汪志

小梅和方某是二十年的夫妻。小梅開了一家服飾店,方某在一家公司當部門經理。
最近,小梅無意中在老公的“微信轉賬”記錄中發現,老公曾在5月20日那天,給一個叫“春暖花開”的網友紅包轉賬520元。小梅頓時有了不祥的預感:老公外面有女人了。再往下翻,她又發現老公給對方轉賬過很多次,金額有1314元、888元等。
在小梅的追問下,方某坦白了。原來,“春暖花開”是他的女下屬,兩人在一次酒局后好上了……
當晚,小梅向方某提出離婚,可方某死活不同意,一個勁地認錯,并發誓跟那個女人斷絕關系。心軟的小梅猶豫了。
過了幾天,小梅正在店里忙碌,來了一個漂亮女人買衣服,付款時,那女人主動要求添加小梅為微信好友,用微信付了款。加客戶微信,小梅倒是樂意,因為有什么新款服飾可以發到朋友圈,客戶看見,說不定立馬就在線下單了。
等忙碌完,小梅翻看手機,不禁愣住了:剛才那個加她微信的漂亮女人昵稱叫“春暖花開”。接下來,“春暖花開”在微信里說話了:“你就是小梅吧,我和你老公的事,你應該已經知道了。他對你已經沒有感情了,你們趕緊離婚吧!我喜歡他,你就把他讓給我……”
什么?這世上竟有這樣不要臉的人,小梅氣瘋了。
緊接著,那女人又發給小梅多張微信截圖,都是她跟方某之間的聊天記錄。小梅發現,方某總是給那個女人發紅包,數額不小。
女人炫耀道:“這一年多來,他都發給我七八萬紅包了……”
離婚,堅決離婚!小梅下定了決心,可方某為表決心,立即跟公司辭了職,并另找了一份工作,不再跟那女人有糾纏。這種情況下,小梅又收回了離婚的打算。
一轉眼,這事過去了好些時候。這天,一個女同學來小梅這兒買衣服,兩人聊了起來。小梅把老公出軌的事說了,女同學問:“他發給對方的紅包要回來沒有?”小梅說:“就當喂了狗!”誰知女同學說:“別呀,不能便宜了對方!”
想著還沒有刪掉那女人的微信呢,小梅立即給她發消息:“把我老公那七八萬紅包還回來。”對方當然不樂意,又不是借款,憑什么還?
“不還,我就告你!”
小梅立即訴至法院,要求第三者全數返還老公所贈紅包,并提供了微信截圖等證據。
庭審中,雙方對于往來款項等事實并無異議,但第三者辯稱,她收到的紅包都是方某贈予的,屬于你情我愿。最后經審議,法院當庭宣判:由于沒有充分證據證明方某處分的是其個人財產,法院認定所贈紅包款項源于夫妻共同財產,方某擅自處分了夫妻共同財產。
故事涉及的一個法律問題,即夫妻共同財產平等處理權。
根據法律規定,夫妻雙方負有互相忠誠、互相尊重的義務。對于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處理權。
故事中,方某因出軌把數筆金錢以紅包形式轉賬給了第三者。? 這紅包里的錢款顯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一部分。方某未經小梅同意和認可,擅自轉給第三者,不僅有違公序良俗,也有違法律,當屬無效贈予。
(發稿編輯:陶云韞)
(題圖:張恩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