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媛,李前榮,陳小龍
(永寧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寧夏永寧 750100)
春小麥新品種寧豐1號是永寧縣農作物種子育繁所與武威豐田種業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寧夏永寧縣育繁所試驗基地以高代穩定材料永820為母本、永3388為父本進行雜交,采用系譜選擇法,經多年北育南繁及抗性、適應性鑒定選育而成的高產抗倒廣適春小麥新品種。其于2022年4月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甘審麥20220001。
寧豐1號屬春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 101~103 d,較對照寧春4號早熟2~3 d。幼苗形態直立,葉色深綠,分蘗力中等。株高85~88 cm,株型緊湊,抗倒性較好。抽穗后旗葉短中平展,整齊度優,穗層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穗長9.5~10.6 cm,結實小穗 18~21個。籽粒中等,卵圓形,硬質。區試平均有效穗數625.50萬·hm,穗粒數39.6粒,千粒重44.6 g。
2019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籽粒容重828.0 g·L,蛋白質含量 12.65%,濕面筋含量25.2%,穩定時間4.7 min,吸水率62.6%,最大拉伸阻力281 EU,拉伸面積79 cm。該品種屬于中筋品種,適于做饅頭、面條等食品。
2019-2020年該品種參加甘肅省西片水地春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產量為8 084.55 kg·hm,比對照寧春4號增產3.52%。2019年區試平均產量8 057.55 kg·hm,比寧春4號增產3.40%;2020年區試平均產量8 111.40 kg·hm,比寧春4號增產3.64%。2021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7 556.25 kg·hm,比對照寧春4號增產6.18%。2017-2018年參加甘肅省多點試驗,五點均增產,其中2018年平均產量7 737.00 kg·hm,較對照寧春4號增幅 12.18%,增產性突出。
該品種適宜在甘肅河西區及寧夏、內蒙同等生態條件下春麥區種植。3月中下旬播種,播后及時耱田保墑。每公頃播有效粒600.0萬~ 675.0萬粒,每公頃保基本苗570.0萬~600.0萬株,每公頃保收獲穗570.0萬~600.0萬。科學施肥,保氮增磷補鉀,一般每公頃施純N 225.0~300.0 kg、PO150.0~180.0 kg和KO 75.0 kg。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頭水宜早灌灌足,二水宜控勿趕,后期適當灌水。及時防治蚜蟲,預防銹病、白粉病的發生。7月20日前后適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