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亮亮
(安徽東林生態環境設計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
從總體上講,可持續發展觀念是由綠色觀念萌芽而來,它與環境保護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環境保護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人類的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森林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森林資源在人類社會中具有巨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因此,要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必須結合林業的現實情況,對其進行可持續的管理。
在管理學上,可持續管理是指可持續籌劃,是一個連續的,無限期地持續經營。通過可持續的管理,可以對未來做出精確的預測,而且不會因清算、解散等原因而被抹殺。森林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資源,它對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對森林資源進行可持續管理,既能有效地促進林業的發展,又能防止人為地濫砍濫伐,使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另外,透過推行可持續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地減輕因森林毀壞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因此,可持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實現對林業工作的有效升級,使其在實施森林資源保護時,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其進行全面的調查,并利用網絡技術,保證其在林業經營中的作用,從而切實推進森林資源的管理。同時,林業部門在實施工作時,通常采用集中式的資源管理方式,以達到對森林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保證了在實際工作中,利用其管理系統,使其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此外,在目前的階段,要保證森林資源的科學管理,并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
總體上來說,綜合管理模式不僅可以促進林業管理的科學化,而且可以真正實現林業管理的遠見性,特別是在資源管理方面,遵循社會主流的發展方式,可以達到森林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通過使用數字繪圖技術,對森林資源進行綜合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在林業工作中,要想使森林管理得到充分的實施,就必須擴大資源管理的范圍,加大對林地的測量,只有這樣,才能使會計工作更加的規范,從而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對森林資源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
森林系統是森林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綜合利用多種技術方法,進行規劃,組織,監督,執行,控制,協調等來完成管理工作。在傳統的森林資源管理中,往往過分注重保持和提高森林資源的總體品質,而忽視了其各個環節的作用和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有時,連森林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都被忽視了。雖然人們對森林資源的變化有所關注,但往往忽視了整個森林體系的恢復能力所帶來的外在影響。
雖然傳統的森林管理模式可以穩定森林的蓄積量,或者保持森林覆蓋面積,但這往往需要改變森林系統的結構,破壞系統要素及其可持續發展。因此,這種靜態的、孤立的森林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解決新形勢下出現的各種問題,難以適應當前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林業可持續發展環境中,從森林資源角度進行管理,必須及時轉變現有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管理模式。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對現有森林資源進行可持續的管理。其理由是:
一方面,從傳統發展模式出發,反思人口激增、資源危機嚴重、環境惡化等問題,可持續發展是最明智的選擇。因此,要妥善處理森林資源危機,尤其是國內“兩危”林業,必須重視可持續發展問題。另一方面,森林資源所依賴的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往往會影響到氣候、環境、系統穩定。因此,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除了持續滿足社會需求外,還應促進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全面發展。
總之,要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從森林資源的角度來考慮,實行可持續經營的方針。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還可以解決森林資源的危機,還可以改變落后的林業面貌,促進林業的長期發展。
從全國的林業發展情況來看,總體上,森林資源的分布與發展并不均衡,尤其是在區域分布上,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我國的森林資源以西南、東北等山區為主,其中如大小興安嶺這樣的東北地區森林資源質量較好;西南森林資源雖豐富,但林地質量不好;我國中、西北地區森林資源相對貧瘠,森林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分布最為薄弱。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亂砍濫伐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態系統失衡,氧氣供應減少,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實施森林資源可持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隨著世界范圍內的人口數量的增加,人類對全球資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反思也逐漸浮出水面,而可持續發展之路則是解決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因此,應采取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化解森林資源的危機。
森林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一旦森林系統被破壞,將會引起全球環境與氣候的改變,從而對全球自然環境和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產生不利的影響。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不僅要維持當前的資源開發,還要滿足子孫后代的需求。因此,森林資源對人類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已在林業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制定了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制定了有關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這些舉措使森林資源監測體系發生了變化。我國森林資源在5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為全國提供了大約50億m的木材,而且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的8.5%增加到現在的16.5%。隨著世界范圍內的森林資源不斷萎縮,我國的森林資源仍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目前,我國林業管理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有困難,濫砍濫伐,圍林開荒、毀林開荒等問題仍然存在,給我國森林資源造成了巨大損失,造導致生態環境被破壞。
部分廠家僅關注于眼前的利益,忽視了長期的經濟效益,沒有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發展理念,以及對環境保護意識的薄弱。在某些林區,有的企業出于利益而從事林業生產,卻忽略了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大量的土壤、河流污染和土壤侵蝕,使生態環境惡化,對周邊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導致森林資源效益沒有發揮出來,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一句空話。
當前,由于我國的森林資源法規不健全,導致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著管理法規不配套、有法不依、有法難依的問題。此外,在解決林業資源問題上,由于缺乏對權力、責任、國家、集體、個人等因素的協調,造成了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不平衡,從而導致了利益的損失。
在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即管理體制還不健全。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建立了森林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制,但由于各單位的責任劃分不清,各林業主管部門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采用了傳統的森林保護技術,使其管理過程過于形式化,不能適應我國對森林資源的管理要求。
目前,我國林業部門大多沒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林業管理計劃,造成了部分森林采伐不能及時解決,也不能有效地保護森林資源。
長期以來,病蟲害和火災是影響林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要從根本上杜絕上述隱患,必須加強自身的管理,加強火災急救和病蟲害防治。利用科學的方法和自然的發展規律,對高質量的樹木進行管理,盡量減少病蟲害和火災。另外,應該加強對社會大眾的教育,使大眾更加了解生態資源的重要意義,并動員工人參與到保護中來,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系統。
可持續森林管理概念是以保護森林功能和完善森林結構為基礎,以保持森林動態的內部循環平衡,防止對森林的多樣性造成破壞,使森林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森林的可持續經營理念的核心是保持森林的可持續發展,這主要表現為森林合理的結構功能、正常的狀態、有效地開發和使用。鑒于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狀況,必須從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理念入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首先,要確保全面實施森林資源管理,就必須建立一個森林管理制度,以便在實施一系列措施時,確保其自身的管理責任得到提高。同時,運用科技手段,也可以保證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先進性,使其在各種經營活動中運用法律法規和科學技術,達到對森林資源的有效清查。其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首先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然后運用科技手段,以提升其測量精度,從而保證在系統的實施下,提高其資源管理的效能。同時,有關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要保證在數據計量工作中,充分發揮監督作用,使其工作更加合理,從而提高數據應用的可信度。最后,在進行森林生態資質評價時,必須根據地方林業規劃部門的內部規范進行評價,以達到增強其信息應用的全面性。
要不斷完善執法工作的長效機制,以科學、全面的監督機制來保證執法工作的合法、合理、高效。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努力打造一支作風過硬、業務熟練、紀律嚴明、人民滿意的綜合執法隊伍。通過嚴格的法律體系和嚴格的監管手段,對非法販運珍稀樹木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另外,在森林保護區中,應該建立一個統一的保護區規則,禁止在森林的保護區里任意捕殺。對于某些地方不宜設立保護區,也要特別指出管制森林的法規和特定的禁獵期。上述違法違規行為,已經對我國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應當重視運用刑法,重點處理違法者,及時提醒罪犯的行動。
森林資源的保護對于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宣傳,利用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對森林資源進行全面的宣傳,增強公眾對濕地的整體意識。要積極營造一個有利于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良好環境。
要加強對集體林權的引導,不斷擴大集體林權改革的成果,健全林權流轉、按揭等制度,完善林業管理服務體系;培育健全集體林權的良性發展機制,進一步實行產權制度,穩定承包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集體林權公開、公平、有序流轉,推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和推進林果工業,促進林果工業轉型升級,使林果業成為優勢果品示范區,向集約化和高效化方向發展。
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是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目前,可持續發展思想已深入人心,目前關于“生態紅線”的劃定和各項政策的頒布,無不表明了政府對林業的高度重視。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一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大規模地濫伐林木,給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的后果,并對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損害。因此,要與時俱進,深化林業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執法,培養高素質的森林資源管理隊伍,在實踐中,我們要積極地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職工提供更好的工作條件,以提高森林資源的管理水平,維護生態平衡,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人民營造一個綠色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