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霞,葛 雯,吳滿德,阮鐘衛
(臺州蜂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浙江 臺州 317525)
目前,國內的林下養蜂產業已經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要確保養蜂產業的成功,建立起產業鏈,同時也要確保養蜂產業不會對森林的環境造成損害,從而實現林業和蜜蜂養殖業的雙贏。目前養蜂業是當今畜牧業的支柱行業,是一項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的行業,要讓蜜蜂的生產更加的高產,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要做到大規模生產,必須要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有一個自動化的過程,這是一個轉折,也是一個很大的革新,可以更好地帶動林業的發展。但目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這給我國的林下蜜蜂產業帶來了風險增加、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等問題,必須盡快制定相應的對策。
蜜蜂是人們的好朋友,不但可以為人們供應大量的名貴蜂蜜,而且對維持環境的穩定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蜜蜂的傳粉可以極大地提高糧食產量。經過蜜蜂傳粉的作物不但獲得了高產,品質和口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蜜蜂為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利益,按美國的方法說明,蜜蜂其授粉帶來的商業價值比蜂業的商品貴了147倍。蜜蜂的傳粉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現代農業的一個主要環節,是提高農業產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二是蜜蜂的傳粉是保證農業生產的一項主要措施,因為其本身的生物學特性,使得傳粉植物可以得到最佳的傳粉時間,提高農作物的健康成長概率,提高其本身的抗性,而且在授粉過程中,純天然,從而降低了對果實的傷害。因此,在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中,蜜蜂養殖已經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手段。當今世界各國,蜜蜂養殖已經不再以獲取蜜蜂的商品為主,而是以授粉為主,把蜜蜂當作增加糧食和經濟作物生產和品質的一種重要手段,稱之為“農用之翼”。蜜蜂不與種植業爭奪土壤、化肥、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的污染,是一項環保、經濟效益優良的工業。它可以說是一種“百利無害”的產業,它滿足了節約能源和環保的目標,蜂類制品也是一種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的自然食品。它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營養價值,已經被人們普遍認識,同樣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可以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例如蜜蜂養殖、草藥栽培等,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是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推行的一種新的扶貧方式。目前,森林年經濟產出在很多地方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涉及森林種植、育種、景觀開發等方面。林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一畝土地”能夠有效地開發利用已有的生態環境,實現“兩用”用地的生產,從而為脫貧開辟新的道路。近幾年,各地林業部門大力推行了“聯盟+公司+扶貧協會+農戶”的經營方式,成立了大量的公司或合作社,促進了每年的農業產量,促進了蜂業的發展,幫助了蜂農,幫助了申請和登記從事蜜蜂養殖的貧窮人家,使得蜂農的收入大幅增長。從自2018年起,由于供不應求,今年的成交量創下了新紀錄。蜂農銷售蜂蜜,已經是一項新興產業,也是我國蜂業發展的一個新領域。
近年來,我國在林業發展過程中,蜜蜂產業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蜜蜂養殖是一個高技術行業,技術對于蜜蜂的健康成長和繁殖更多的蜜蜂至關重要。因而,開展技術培訓對于提高我國農業的產量和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加強蜂業的規范化生產、培育效益、引入現代林業技術、完善病蟲害防治技術等,以達到降低蜜蜂蟲害風險和改善蜂類品種的目的。樹林是蜜蜂的天堂,不管是在樹穴中,或是在樹上樹枝和灌木之間,都蘊藏著大量的蜜蜂。林中蜜源植物品種繁多,產量高,儲藏能力強,是蜜蜂生存的重要資源。根據研究,在一片森林中,能結出蜂蜜和花粉的植物,至少有幾百種,甚至上千種。云南省目前能產的蜂蜜和副食蜂蜜的種類有132種,在林地內有86種,很多都是優良的蜂蜜來源。一棵有濃密樹葉的椴樹,刺槐,桉樹,等在生長良好的時候可以產蜜510kg,而森林蜜源的可以產蜜1500~2000kg/m。另外,林間的防旱、防雨,可保證蜜源植株的生長和穩定性,保證了蜜蜂不會為食物發愁。在林下發展蜜蜂,不僅有益于森林,而且有利于樹木的再生與繁殖。每到春季,這些植物都會綻放出五顏六色的花,香氣四溢,甜美的蜂蜜;蜜蜂們被吸引到這里來采集鮮花和蜂蜜,在不經意間,它們就可以把花粉傳播給樹木,讓它們長出果實和種子,為森林繁衍生息,也為人類帶來了更多的蜂蜜。
在林業經濟中,發展蜜蜂產業就是要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并使其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我們國家森林遼闊,具有優良的養蜂環境,可在任何地方都能采到野蜂,甚至在少林地區,在植樹造林時,也可以有系統地興建桉林、刺槐、椴林等樹種,增加蜜蜂的產量,把綠林變成甜蜜的海。在林業發展中,發展蜜蜂產業可以使農業生產更加多樣化,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的產品,從而使農業生產更加多樣化,農產品在市場上的供給變得更為多樣化,從而使農村的收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當前,在我國的林業經濟區,已有了初步的試點進行蜜蜂養殖,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從整體上講,目前我國林業產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首先,就是疾病的控制。由于蜂農大多是農戶,在防控上沒有掌握好的技術手段和觀念,所以沒有及時地檢測和控制,從而造成了更多的經濟損失,增加了養蜂的危險。
近幾年,我國蜜源受到各類自然災害的沖擊,蜜源產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此外,由于石油漲價,蜂業的運價上升,蜂業及蜂業器具及器材的價格及運輸量的增加,使蜂業的成本增加,使蜂業的市場變得不穩定。此外,由于地理、運輸等因素的制約,使得相關的林產品的流通受到阻礙,使得交易費用增加,從而使蜂農的市場面臨更大的危險。另外,有些地方對于林下蜜蜂產業的認同程度較低,在發展林業產業和發展中,龍頭企業的地位較低,資金來源較少,無法真正發揮其帶動效應。
我國的蜂農受教育水平較低,管理水平較低,對蜜蜂的認識還不健全。由于目前我國蜜蜂養殖規模較小,蜜蜂養殖的核心技術難以得到廣泛的推廣,普遍采取常規的養殖方式,造成了生產效益低下。大部分的養蜂人都是業余的,其實他們對林下養蜂的認真并不是很深,再加上四五十年的技術都是以傳統的方式飼養,沒有學會新的技術,也沒有掌握新的技術,所以蜂群的更新和培育工作都比較落后。此外,我國林業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生產和養殖產品單一,市場競爭力不強,科技推廣緩慢,科技推廣隊伍不強等問題,已經不能適應林業發展的技術需求。
目前我國養蜂產業發展面臨著嚴重制約,林下養蜂場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當地的農牧業、林業產業的發展和補助,另外一部分則是國家提供的。但是,這筆錢的補助金額比較低,不能完全適應蜜蜂的大規模生產。由于缺乏經費,在我國的蜜蜂養殖中,沒有配備相應的機械,也沒有現代的蜜蜂養殖技術,而蜜蜂養殖則是以人工進行管理和維護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經營方式也相對分散,林下蜜蜂養殖的效果不好。
當前,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導致了我國養蜂業的收入減少,在我國的蜜蜂養殖中,很容易產生大規模的流行病,如果爆發,將會給蜜蜂養殖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害。因此,廣大養蜂人應提高對養蜂疾病的意識,并定期監測、以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降低疫情造成的危害。針對這一情況,在養蜂過程中要重視對關鍵時期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全方位的排查,然后根據情況進行分析,制訂相應的處理方案,以保證疫情的防控工作能夠得到及時、高效的控制。比如,在二、四月份,天氣非常不穩,很可能會發生倒春寒,因此,蜜蜂養殖人員要做好內外保暖工作。比如,在初春季節,如果不適當的保溫,蜜蜂太多,很可能導致“爛子病”的迅速蔓延。要迅速發展壯大養蜂業,尤其是要在蜜蜂選育、蜜蜂飼養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注意,可以推廣“蜂農+基地+合作社+公司+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政府+科研+企業+農戶”的“四合一”培養方式,對我國養蜂行業發展有一定的示范意義,是一種很好的經驗。
在林業生產中,蜜蜂的傳粉與其生長、繁衍有著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補充,如果把這種技術運用于林業的建設之中,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森林的生態,而且可以降低森林中的病蟲害,增加森林中的各種作物的生產,從而對森林的環境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要做到蜜蜂的天然授粉,減少其他有害生物的危害,就必須采用相應的傳粉技術和方法來提高蜜蜂的傳播效果,這就要求提高蜜蜂的傳粉能力,提高它們的作用。
蜜蜂對自然界有許多益處,能使各種樹木、植物和植物保持濕潤,并且能有效地促進植物的繁衍和保護植物種群。要使蜜蜂的自然利益最大化,提高其繁殖能力,推動生態林業的發展,就需要保證其科學的選育。在選擇蜂房時,要綜合考慮不同的環境條件,特別是在氣溫、濕度等條件下,進行科學的選擇。在密閉繁殖中,保證蜂群的養分是非常關鍵的,但也必須通過增加傳粉介質的數量來保證它們的含水量和糖含量,從而促進森林的健康發展。
養蜂是一門技術活,在許多林區、農村,由于缺少專業的技術和防病技能,使其成為一種比較困難的工作。為了促進農村經濟、林業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的精準脫貧,各有關單位要積極開展蜜蜂養殖技術培訓班,并聘請有關專家、教授講學。對農村林業經濟管理人員、貧困戶、養蜂戶、有意養蜂戶等進行了集中培訓。養蜂人要以養蜂的實際工作為基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他們解釋養蜂相關的常識和要點,同時還要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他們懂技術、懂養蜂、能致富。要做到教學內容多樣,專業人員的用詞要淺顯易懂,典型案例要真實可信,才能提高農戶對蜜蜂的信心和決心。抓住機遇,抓住林業產業發展的機遇,將所掌握的技術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從而使養蜂人發家致富。自2018年起,隆林家興種豬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廣大蜜蜂農戶免費開展8期技術培訓班,指導農戶1000多人次。試點推行“一帶一動”的推廣方式,就是由社員向林下經濟經營人供應蜂群,教他們技術和日常經營,養蜂人照看,收益(蜂蜜)合作社和貧困戶對半分成,如果養蜂戶沒有銷售渠道,合作社負責回收養蜂戶的蜂蜜,對養蜂戶來說無任何養蜂風險。
要將發展林業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一項重大措施,將林業產業發展列為重點,加強對林業產業的扶持和扶持,促進農民規?;?、集約化發展。實行財政補助,堅持性質不變、渠道不亂、獎補、財政貼息等方式,以引導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實行財政補助,推動我國蜜蜂產業的良性發展。國家制定《蜂業補助計劃》,組建了工程驗收小組,對蜂農的養蜂工作進行了全面的檢查。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規模的養蜂農戶提供了相應的補助。另外,為擴大蜂農的銷售渠道,延長林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提高林業產品的經濟效益,實現山區農民脫貧攻堅和小康全面勝利,重點抓好舊院黑雞、板角山羊、珍珠花菜、核桃、中藥材、富硒農產品等產品的開發和轉化,形成品種齊全、價廉物美的觀光產品系統。統一商品品牌,統一市場運作,統一服務范圍,使特色生態商品的最佳化和利益最大化。
在林業經濟條件下,蜜蜂養殖既要生產口味各異的蜂蜜,又要增加蜜蜂的繁殖力,對林業和農業發展的影響不可忽略。當前,我國的森林綜合經濟效益相對較低,此時引入林業森林養蜂,既能為蜜蜂找到的自然繁殖地,又能為林業發展指明新的發展道路,進而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