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覺珵 陶鑒 劉依琳 柳直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11月5日在上海拉開帷幕:綠色成為展館中出現的高頻色:優衣庫展臺上經典紅色標總變成了綠色,施耐德電氣在展臺中心放置了一棵“樹”……這些展館布置體現出在中國“雙碳”目標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參與到這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之中,它們既希垣抓住其中蘊含著的巨大市場機遇,也有意愿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綠色低碳議題在流行
從汽車展區型號各異的電動和氫能源汽車,到技術裝備展區各家企業展示的減碳技術,再到能源低碳專區聚焦傳統能源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環球時報》記者在進博會現場采訪的幾乎每一家企業,都會主動介紹其在低碳綠色發展領域的實踐與目標,這已經成為本屆進博會乃至外企在華發展的新風向。
恒天然大中華區CEO周德漢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近兩年來,綠色低碳相關議題逐漸在進博會上流行,展示出中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進博會猶如一個“綠色引擎”驅動著企業在華業務增長,還提供與合作伙伴共享共建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雙碳”目標的提出是驅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將推動中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的深層變革。以科技創新支撐低碳發展已經成為業內共識,數字化技將不可或缺。“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西門子在其中看到巨大機遇。”本屆進博會上,西門子展示其在綠色交通領域的最新成果一氫動力列車Micro Plus H,最高速度達每小時160公里,在30年的使用壽命中,一列氫動力列車能比汽車減少4.5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綠色供應鏈與能源技術
去年的第四屆進博會首次設立了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今年這一展區的規模繼續擴大。施耐德電氣已連續5年參展,此次展臺圍繞著“創新”與“生態”兩大主軸,展出了創新的端到端綠色供應鏈建設.舉措,以及無錫“端到端燈塔工廠”、未來工廠等實踐。記者從施耐德電氣處了解到,該公司在全球擁有64家“零碳工廠”,其中有15家位于中國。
該展區內的另一家企業——3M公司展出了多款的綠色高科技全球產品及中國首發的綠色高科技產品。據3M全球資深副總裁兼中國總裁丁泓禹介紹,3M已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2030年前減少25%的工廠用水量,以及到2025年前減少1.25億磅的石油基塑料使用量。
除各家企業外,多個參展國家也將能源發展技術視為重要展示領域。丹麥代表團首次在進博會設立了綠色專題展館,9家丹麥綠色企業亮相該展館。俄塔社5日報道稱,今年的進博會上,在俄羅斯出口中心的俄支持下,29家俄公司參加由工貿部組織的聯合博覽。報道援引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國和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塔季亞娜?烏爾朱姆采娃的話稱:“俄中兩國能源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是石油和天然氣,核能也正成為關鍵領域。在中國,能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俄中的能源發展是我們共同邁向未來的又一大步。”
看好中國優質營商環境
展示綠色新科技,擁抱產業新趨勢,進博會已經成為各國企業探索中國市場的最佳窗口之一。今年首次亮相進博會的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科德寶展?了其在交通行業的創新和可持續解決方案,并帶來多款亞洲和中國首發新品。科德,寶對記者表示,中國對于高質量發展的重視和相關技術路蔑的規劃也讓其看到了在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可再生能源等領域興起的廣闊機遇。2022年上半年,科德寶在上海設立'了一個全新的技術創新部門。第五次參加進博會的全球材料領軍企業AGC集團則展出近40件全球領先的材料產品,包括、面向可再生能源的新材料,以及能降低地球溫室藪應的新型環保制冷劑。
德國奧迪集團同樣是連續5年參加進博會,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博士對記者表示:“對于我們而言,進博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中國市場發展非常快,開放程度非常高,也不.斷地對車企提出新要求。在全球投資相對不積極的環境下,我們仍對中國市場有堅定信心并不斷加大投入。我們今年在長春成立了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小澤秀樹對記者表示:“中國市場的穩定和韌性提供了優質的營商環境,進博會為多層次交流合作搭建了絕佳平臺,也為包括佳能在內的外資企業注入了強大的信心。未來,佳能(中國)將會持續加碼投資,推動在華業務不斷發展,全力支持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環球時報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