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王際娣
茶山鎮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擁有著800年歷史的南社古村落、以原始生態林為特色的牛過蓢古村落、千年古廟東岳廟、蘊含紅色文化的寒溪水古民居等特色文旅資源,以及茶園游會、南社齋醮等特色民俗活動,是東莞深厚文脈的重要一支。
近年來,茶山鎮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打造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為目標,積極推動古村活化利用和非遺文旅開發,加強公共文化建設,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力量。
張燈結彩、鑼鼓喧天、獅龍齊舞,男女老少看表演、品美食,其熱鬧程度不亞于過年。這正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茶園游會。據了解,茶園游會是當地的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今年,茶山創新模式,推動云上茶園游會H5上線,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讓群眾更加多樣化參與這一民俗盛會。云上茶園游會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僅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甚至還吸引了不少海外鄉親“共話鄉愁”——身處加拿大的茶山鄉親分享了打卡云上茶園游會H5的主題海報并配文說:“好懷念大茶山的特色茶園游會,好想到現場各種玩各種看各種吃,現在線上解饞。”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時代印記,更是相連的血脈。
當前,優秀傳統文化日益融入時代,不斷賦彩經濟社會發展。茶山鎮對此有著深刻的實踐,該鎮黨委書記黃錦發介紹,茶山鎮充分發揮人文底蘊深厚這一優勢,依托茶園游會,將明清古村美景、紅色文化品牌、食品產業等多個亮點串珠成鏈,聯動非遺傳承人、文藝協會及社會力量,組織開展傳統大巡游、鄉村游、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動,為群眾持續提供高質量傳統文化盛宴。
茶園游會是茶山鎮打造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的縮影。記者了解到,該鎮積極探索發展“非遺+”工作模式,打造非遺保護利用工作新格局,以“非遺+課堂”“非遺+宣講”“非遺+展示”“非遺+旅游”“非遺+文創”等多種形式開展文化活動,強調非遺活態傳承,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目前,茶山鎮共有1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項目4個、市級非遺項目5個,以及省級非遺傳承人2人、市級非遺傳承人5人,市級非遺傳承基地1個、市級非遺工作站1個、鎮級非遺制作基地2個。

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茶園游會,是當地的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圖為茶園游會現場
2月11日,文化強省建設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提出要奮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茶山鎮作為大灣區腹地的歷史文城古鎮,打出“1+4+N”的文旅組合拳,即以南社作為一個核心,融入非遺傳承、文化展演、文創美食、民宿體驗等四大要素,串聯轄區寒溪水紅色景點、牛過蓢古村落、華美工業景點、上元稻田公園、東岳公園等N個網點,使文化非遺與旅游發展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文化要用起來才能更好地傳下去。據茶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文旅融合方面,該鎮緊抓南社古村寫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發展契機,以文旅資源整合開發和項目招引為抓手,引入專業文旅企業,打造灣區傳統文化活態體驗區。該項目分三期進行,先后打造非遺主題民宿、非遺博物館、非遺廣場及非遺集市,推動南社深入打造為灣區傳統文化旅游目的地。
與南社古村的“非遺+旅游”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要數寒溪水村。該村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實現了從“臟亂差”到“高顏值”的蝶變。豐富的紅色文化成為該村的特色,不僅打造了集紅色教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紅色文化公園,還打造了羅氏革命史跡陳列館。
該陳列館記載了寒溪水村革命先烈的光榮事跡,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寒溪水村還盤活紅色資源,打造“賣懶文化節”、粵劇體驗館,整合編創紅色革命歌曲,推出“賣懶書童”形象IP及“不懶傘”等文創產品,開展“紅團”制作活動等,使其入選東莞的紅色旅游線路。
茶山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撐。茶山鎮已構建“1個實踐中心、18個實踐站、11個示范實踐點和44個校園實踐點”的“1+18+N”服務陣地體系,統籌建立起“1個總隊+18個支隊+12個特色分隊”的志愿服務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實現點線面聯動、陣地全覆蓋。
不僅如此,茶山全面完成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村一級特色圖書館、文化館全覆蓋;大力推動文化分支館、協會、機構與村(社區)、企業、學校締結幫扶共建,打造“館企”“館校”“館站”公共文化服務聯盟,并打造7個城市閱讀驛站(含4個“粵書吧”、2個“兩中心融合”試點),構建起“15分鐘文化服務圈”,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作為廣東省首批兩中心融合試點之一,南社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努力探索“兩中心融合”與“城市閱讀驛站”“粵書吧”特色品牌運營新模式,既為遠道而來的游客和本地群眾提供多功能、一站式的綜合文化旅游服務,也成了對外展示東莞、茶山城市形象,以及深厚嶺南文化底蘊的特色窗口。今年,計劃在南社村舉辦的各類文旅活動超過200場。
依托豐富的文化陣地、場館,近年來,茶山主動與國家、省、市合作共建,打造“茶花杯”“茶園游會”“鄉村春晚”“張穆杯”非遺親子嘉年華、南社傳統文化季、“火柴盒”東莞城市藝術time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動,提供服務超5000場次,覆蓋群眾近300萬人次,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參與度、活躍度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也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