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劍
(成都惟尚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我國正在快速進入老年化社會,養老地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政府、地產開發商、保險投資公司等都開始積極參與開發建設,復合型養老社區為老人提供“一站式”養老服務,其模式需要開發者和設計者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本文對前海人壽成都幸福之家進行分析總結說明養老社區建筑設計要點。
本項目為前海人壽投資開發,項目位于成都市溫江區國際醫學城,醫學城目前是亞洲規模最大、功能布局最為完善的現代醫療健康產業園區,醫療設施配套齊全,可以提供專業醫療補充。
項目定位為可持續護理養老社區,是一種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設施和服務的老年社區。作為“一站式”、全方位、綜合性的養老社區,可以為全年齡段(活力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老人提供照料護理。為老人建設優質的居所環境、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老年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和身體狀況下的需求都可以在社區里得到滿足(1)。
前海人壽希望“養老生活照護、文化娛樂養生、醫療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具備生活服務、健康管理、學習娛樂、休閑旅游、旅居養老五大服務功能的養老社區,打造一個高品質的標桿養老項目。
項目用地面積約49 181.6m2,總建筑面積128 962.19m2,容積率1.8。由7棟活力樓、1棟護理樓、1棟配套樓及1棟綜合服務中心組成。項目規模適中,易于后期的運營管理。
項目立足打造一個高品質養老社區、一個持續照料型全年齡化的活力養老社區、一個綠色生態的花園式養老社區(圖1)。

圖1 總體鳥瞰圖
布局充分考慮周邊道路情況,鄰西側城市主干道設置項目主要出入口及社區服務活動中心,東南角次級道路設置護理樓,中部布置活力樓,并通過風雨連廊將各功能有機聯系,形成充滿豐富互動的活力社區(圖2)。

圖2 功能示意
社區服務中心位于主出入口,可以為項目提供良好的形象展示,通過風雨連廊活力樓老人可以便捷的到達,同時兼顧對城市開放接待、參觀、日間照料等使用功能,實現共享運營理念;活力樓位于中部可以便捷地到達社區配套,同時采用正南向布置,戶型以南向為主,滿足老年建筑日照要求并提供了良好的景觀環境;護理樓位于東南角,鄰次級城市道路,減少對活力老人的干擾并提供便捷的后勤通道。
通過總圖布局形成中央景觀和院落庭院2個層級的室外公共空間(圖3)。中央景觀呈十字形,東西向尺度開闊連通綜合服務中心、活力樓及護理樓,形成具有儀式感的禮儀空間;南北向延展面長與組團庭院相互交織,形成層級豐富的空間感受。庭院中結合景觀設置健身、棋藝等空間,具有較強的安全感和歸屬感,為老人提供親近自然的室外交流休憩場所。

圖3 景觀分析
建筑面積約1萬m2,是社區的康體中心、娛樂中心、文化活動及飲食中心,采用院落式的布局方式,共設置大小7個中庭將各功能有機聯系,營造了一個充滿陽光和綠色,具有生機、活力的老年人活動場所,以滿足長者日常生活休閑娛樂的需求。文化活動中心設置老年大學,讓老年人在新的環境中自我完善、實現價值,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豐富的互動保證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品質。
是為具有自理能力老人提供的居住場所,首層設置架空層(圖4)通過布置公共活動用房和灰空間,提升鄰里空間品質,為老人提供多層次的活動場地和交流場所;平面采用北側單廊式布局,保證戶型朝南的同時為老人創造寬敞明亮的歸家路徑,廊道局部擴寬為老人提供就近休息交流空間;戶型采用單間和套房相結合的布置方式,戶內走道衛生間等尺寸滿足全屋無障礙設計需求。

圖4 活力樓首層平面
呈L型布局,以保證盡可能多的房間獲得足夠日照,可為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老人提供完善長期的專業護理。首層設置醫療中心、康復中心及餐廳。醫療中心主要提供定期體檢、心理咨詢、失能失智老人醫護、慢性病康復等一系列服務;標準層設32個標間(圖5),居中轉角位置設置護士站,可方便觀察所有公共區域,每層鄰護士站設置公共休閑廳,為活動不便老人提供就近休閑空間,并有醫護人員有效看管公共活動廳,能對突發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圖6)。

圖5 護理樓首層平面

圖6 護理樓標準
主要為機動車庫及后勤用房,車庫共設3個出入口,南側坡道為貨物出入口,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下部結合下沉庭院設置員工辦公及中央廚房,提升地下空間品質的同時提供了最便捷的服務動線。
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采用石材、鋁板、玻璃等立面材料,塔樓部分基座層以石材為主,標準層為真石漆及質感涂料。整體色調以米黃色和深灰色為主,材料以石材為主,意圖通過打造典雅靜謐的立面造型給人以自然、溫暖的感覺。
老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下降,對外部環境適應能力減弱,為保證老人活動安全,從室內到室外都需要充分考慮適老化設計。項目從室內外高差、公共走道、電梯及戶內走到衛生間等位置充分考慮了無障礙需求,利于老人通行及活動,同時設置緊急呼叫系統保證老人應急需要[2]。
本文從項目總圖布局及功能設置等多方面分析養老社區設計要點,建筑師需要綜合考慮開發運營模式、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總結出滿足各方需求的設計策略,才能更好地提升養老建筑的設計及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