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熊天霞
燈光亮起,飛行學員朱金柱站在了舞臺中央。身著一襲青衫,手中握著一本會議章程,朱金柱在臺上開始講述中國革命故事。他背后巨大的屏幕上,靜臥著一艘紅船。
在海軍航空大學某團“信仰·信念·信心”情景黨課上,朱金柱與同學們演出的情景劇《初心》,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啟航”時的歷史風云,引得臺下掌聲陣陣。
“真沒想到黨課還能這樣上!”聽著學員們熱烈的討論聲,有著30多年黨齡的飛行員王進感慨萬千。
在王進的記憶里,有的年輕學員會把“黨課”和“高深”一詞聯系在一起,對黨課教育有一種天然的距離感。而這一次的黨課,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話題,都引起學員自發鼓掌。
活動負責人、該團政工處主任楊旭明說,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網生代”青年學員獲取知識量大面廣,需要悉心引導他們將黨課教育與所看、所學、所思有機結合起來,得出自己獨特的感悟。
因此,楊旭明決定來一次大膽的嘗試:既然學員們視野開闊、緊跟潮流,就讓他們當主角,把黨課的形式交給他們來構思打造,教員則負責黨課內容的嵌入、設計和升華。
“之前總感覺教員開展一次黨課教學很簡單,但沒想到,自己親自來做竟然這么難。”“00后”飛行學員王文浩是情景劇《永不回頭》的主演,一開始,他認為參加這樣一項活動很簡單,只要表達流暢,把臺詞念完即可。然而,當王文浩第一次走上舞臺彩排時,同學們卻“不買賬”,認為他的肢體和語言表達沒有感情,很難被打動。
王文浩臉紅到了脖子根。下臺后,他趕緊查閱書本資料、搜集視頻素材,把那段歷史從頭到尾認真學習了一遍,然后對照史實逐句修改劇本,仔細琢磨語言動作。
在這個過程中,王文浩的心情一點點沉靜下來。他不僅細細雕琢自己的臺詞,還幫助同學改進劇本編排和內容設計。
演出那天,王文浩的一舉一動緊緊牽動著觀眾的心。精彩的演繹與燈光舞美完美交融,現場觀眾時而神情肅穆,時而熱淚盈眶。
“要想感動觀眾,一定要先感動自己。”王文浩說,當自己成了黨課教育的參與者、呈現者,再看之前的黨課教育素材,感覺已經截然不同。每一次翻閱書本、準備表演,對黨的認識就更進一步,對黨的感情就升華一層。
王文浩的認識轉變,正是楊旭明想要的效果。除了傳統的誦讀紅色經典、重溫入黨誓詞、講述英模故事等形式外,他又把尋找身邊榜樣、創作勵志歌曲、演示組織生活等內容作為情景黨課的自選動作,發動學員集思廣益,讓黨課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黨課有了“意思”,英雄就不再只是書本里的一段簡介,而是有血有肉的身邊人;信仰就不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行動自覺。
“這就是真學真信的感覺。”王文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