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晶晶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5)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定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總方針。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等有機結合。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完善配套設施。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既為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對鄉村旅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衡陽市作為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常住人口接近700萬人,城區常住人口有200多萬人,人均消費水平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休閑旅游的需求急劇增加。因此,當地鄉村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人們更加希望在附近的地方玩得更好、更安全,因此,催生了大眾在周邊尋找2 h以內車程的旅游地,利用周末閑暇時間享受與家人一起的度假時光。在此背景下,鄉村旅游、近郊微度假成為旅游市場消費熱點。衡陽市 2 h自駕圈覆蓋4 800萬常住人口,加之高鐵出行便利,使得衡陽市可進入性不斷提升。石鼓區作為城區門戶,在南岳腳下,當地千萬級的休閑旅游市場蓄勢待發。
石鼓區鄉村旅游地位于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可達性較高,區位優勢明顯。一方面,石鼓區距離高鐵站25 km,約40 min車程;距離南岳機場35 km,約 50 min車程。衡邵高速公路和南岳高速公路在石鼓區交匯,并設有出入口1個。另外,107國道于此穿過,北二環、蒸湘北路、長豐大道等城市快速路都可以直達。另一方面,通過農村道路提質改造,石鼓區已經形成“旅游環線”。“旅游環線”將石鼓區眾多散布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串聯起來,香樟苑、望夫湖農業、萬佳家庭農場、瀟湘玫瑰園、山水蓮花、青月生態農莊和云飛農業等在沿線次第分布。目前,衡角線、杉旭線和角松線等線路已建設完成并通車。
2020年,石鼓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92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3.8%。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93.67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4.6%。2020年石鼓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 312元,相比2019年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449元,相比2019年增長7.1%。
近年來,石鼓區不斷出臺措施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促進基礎設施改造提質。區域內良好的水、電和通信條件為旅游開發提供了保障。
石鼓區鄉村旅游資源包括農業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等。其典型代表有以蔬果花卉為特色的三星蔬菜基地、山水蓮花、瀟湘玫瑰園、云飛生態農場,兼具瓜果種植與生態養殖的香樟苑、青月山莊,走網紅路線的靈官廟游樂項目,以特色養殖為特色的佳林苗圃、浩林生態農場,以水景觀為特色的青石水庫、杉旭河,以非遺技藝傳承與食品加工為特色的君玲食品,等等。其中,香樟苑入選“衡陽十大鄉村休閑旅游示范點”,山水蓮花入選“2021年度衡陽市游客喜愛鄉村旅游點”。
近幾年,石鼓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香樟苑、山水蓮花、青月山莊、叢林秘境、靈官廟村等景點吸引大量市民到訪。目前,區域內有4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1家、省五星級鄉村旅游景區(點)3家;有休閑農業及觀光農業企業2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4家,家庭農場68家。2021年上半年,石鼓區接待游客196.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69%。
同時,石鼓區先后引進遠翔農莊、云飛農業、青月山莊、志邦生態、四季果園等10余家都市農業項目,根據季節不同,開展采摘鮮果、品嘗農家飯菜、騎行、釣魚、賞花等休閑活動,“旅游+農業”模式發展態勢良好。
目前,石鼓區正全力構建“一圈一帶一環”區域發展格局,著力做大商貿物流、文旅康養兩大主導產業。石鼓區對接衡陽市全域旅游規劃,主動融入南岳核心旅游區和城市中心休閑區,整合區域優質資源,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打造特色明顯、層次清晰、輻射較廣的文化旅游生態圈,積極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因此,分析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宜性,評估其鄉村旅游開發各項指標情況,有助于有針對性地提出當地鄉村旅游發展策略。
首先,構建衡陽市石鼓區鄉村旅游發展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其次,采用熵權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最后,對評價指標的標準值加權求和得到石鼓區鄉村旅游發展適宜性綜合評定值。
假設X為第個年度第個指標的數值,∈[1,],∈[1,],首先將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如果該指標為正向化指標:

如果該指標為負向化指標:

其次,計算每個年度數據對于該指標的貢獻度。假設P表示年份指標占所有樣本總評分的比重,計算公式如式(3)。若比重為0,則定義

再次,計算信息熵,Q表示年份第個指標的信息熵,計算公式為

然后,計算指標權重。設W為第個指標的權重,權重越大,表明該指標更為重要。權重計算公式為:

最后,對于標準值進行加權求和,得到第年石鼓區鄉村旅游適宜性的總和評定值:

旅游業發展需要當地經濟基礎、旅游資源、基礎設施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持,故將經濟基礎、旅游資源、基礎設施及人力資源作為一級評價指標(見表1)。在經濟方面,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體現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及一般公共支出體現地區財政支持,旅游總收入、總人數體現旅游業發展情況。在旅游資源方面,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星級鄉村旅游景區數量、果蔬及養殖基地數量體現石鼓區的旅游資源情況。在基礎設施及人力資源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體現該地基礎設施發展情況,從業人員年末人數體現勞動力資源 情況。

表1 衡陽市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
筆者選取2016—2020年石鼓區相關指標數據(見表2)。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業人員年末人數來自《湖南省統計年鑒》,其余指標數據來自《石鼓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表2 2016—2020年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指標數據
因為選取的指標均為正向指標,采用式(1)計算各項指標數據標準值,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另外,各個指標占所有樣本總評分的比重(P)、信息熵、權重結果分別如表4至表6所示。在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中,各指標權重排序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旅游總收入>果蔬及養殖基地數量>從業人員年末人數>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星級鄉村旅游景區數量>旅游總人數。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權重值最大(為0.189 9),其次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權重(0.158 6),說明評價體系中旅游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指標較為重要。石鼓區應在發展休閑農業的同時配套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提高當地鄉村旅游適宜性。2016—2020年石鼓區鄉村旅游適宜性綜合評定值如表7所示,整體呈現波動趨勢,其中2016年綜合評定值較高(為0.528 3),這是因為該年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較高;2017—2019年綜合評定值呈現上升趨勢,說明石鼓區的旅游適宜性逐年提高;2020年綜合評定值略有下降,可能是因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旅游從業人員數量、旅游總收入、旅游總人數較往年有所下降。

表3 2016—2020年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應性評價指標數據標準值計算結果

表4 2016—2020年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宜性評價各指標占所有樣本總評分的比重

表5 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應性評價各指標的信息熵

表6 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應性評價各指標的權重

表7 2016—2020年石鼓區鄉村旅游開發適應性評價 綜合評定值
要想進一步促進衡陽市石鼓區鄉村旅游發展,需要持續完善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石鼓區旅游環線已經將當地主要的鄉村旅游地連接起來,接下來要統籌規劃、突出特色,逐步建設滿足游客便捷停車、綠色餐飲、生態住宿、土特產品購買等方面需求的基礎設施,為游客提供便捷、衛生、安全的基礎設施保障,增強旅游地的吸引力。
后疫情時期,石鼓區需要全方位提升各項配套服務品質,細化服務內容,引導村民和經營者共同參與旅游消費環境營建,營造健康、生態、環保的旅游環境。此外,當地應大力發展數字化鄉村旅游,借助科技手段和網絡平臺開展無接觸式服務、數字化導覽、線上營銷、直播帶貨等,提升服務品質,吸引游客。
石鼓區應依據“一村一品”“一企一特色”原則開發鄉村旅游,突出區域內農業資源、生態資源與文化資源的開發,挖掘產品特色。同時,應深化“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形成以石鼓區西北部三星蔬菜基地、香樟苑等為代表的農業產業基地核心開發區,聯動周邊鄉村發展,以美麗鄉村旅游環線將各個資源點連接起來。
同時,石鼓區應優化旅游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延伸,著力打造區域內集休閑度假、研學旅游、生態養生、美食體驗、農事節慶活動、網紅打卡等于一體的多元化旅游產品,營造“四季有不同,游玩深體驗”的鄉村旅游環境,塑造高品質的鄉村旅游產品品牌,以滿足游客不同層次的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