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萊·阿不都古力
(哈密市伊州區種業研究開發中心,新疆 哈密 839000)
近年來,苗用型大白菜因生育周期短、口感良好,受到種植者和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在生產中,部分菜農為了提高其產量而大量施用化肥。大量研究表明,大量的化肥投入,會使土壤質量下降、蔬菜品質下降等。相關專家對白菜生產中的肥料使用,尤其氮、磷肥的使用方式和用量對其生長的影響已有研究,但在苗用型大白菜上的相關研究尚未見報道。另外,大白菜主要收獲葉片,若氮肥使用不當,會造成植株徒長進而影響白菜的耐儲性。苗用型大白菜是指以鮮嫩組織為產品的不結球的快速生長型白菜,其因生產周期短、復種指數高而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探究苗用型大白菜栽培中的尿素最佳用量,選用京研快菜作為試驗材料,設置不同的尿素施用量梯度,研究不同尿素施用量對其生長發育的影響,以期為苗用型大白菜高效生產提供理論基礎。
2021年4月20日至5月28日,筆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陶家宮鎮黃宮村進行試驗。試驗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3.6 g/kg,堿解氮含量 53.3 mg/kg,速效磷含量17.5 mg/kg,速效鉀含量 187.7 mg/kg。試驗地采用覆膜滴灌栽培方式,膜寬1 m,1膜3管6行。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行株距 15 cm×10 cm,每667 m栽植44 000株。試驗共灌水6次,定植前(4月23日)每667 m滴灌150 m,定植后每7 d(4月25日、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和5月23日)滴灌一次,每次每667 m滴灌 45 m,收獲前7 d不再澆水。
苗用大白菜品種選用京研益農(北京)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京研快菜。該品種生育期28~30 d,株高29.2 cm,單株平均質量130 g,耐熱、耐濕,高抗病毒病、黑斑病,抗霜霉病。
試驗設置3個尿素施用量梯度(667 m):10 kg(處理1)、20 kg(處理2)和30 kg(處理3),以不施用尿素作為對照。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個重復為1個小區,小區長、寬分別為8、3m(面積24 m)。各處理將60%尿素作為基肥在定植前隨水滴施,剩余40%作為追肥在定植時一次性隨水滴施。定植前,每667 m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 000 kg作為基肥。
1.4.1 主要農藝性狀測定。生育期內,各小區隨機選取5株植株進行標記,每次滴灌前1天(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5月15日和5月22日)使 用鋼卷尺測定植株高。
1.4.2 干物質質量測定。在苗用型大白菜收獲期(5月28日),在各小區隨機選取長勢一致的5株白菜,分別放置于信封中;將信封連同樣品置于 105 ℃烘箱內,經3 h殺青后,溫度調至80 ℃烘8 h后取出稱質量,即為干物質質量。
1.4.3 單株質量和凈菜率測定。在收獲期,將各小區標記植株全部拔下,稱取5株質量(kg),并得出單株質量,再將無法商品化的葉子全部除去后,再次稱取質量,并得出單株質量,最終得出凈菜率(%),計算公式為

1.4.4 產量測定。在收獲期,在各小區中間位置選1 m、白菜長勢一致的地塊,收取全部白菜并稱質量(kg),然后折算得出每667 m產量(kg),并根據凈菜率計算出經濟產量,計算公式為

所有數據統計整理及制圖均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
如圖1所示,處理1、處理2、處理3條件下苗用型大白菜全生育期內的株高均要高于對照。在生育前期,各處理的苗株高度差異并不明顯;但在生育中后期,各處理的株高明顯表現為對照<處理1<處理2<處理3。這說明施用尿素整體上可以促進苗用型大白菜生長,且隨著施用量的增加,尿素對苗用型大白菜的生長促進作用越明顯。

圖1 不同尿素施用量條件下苗用型大白菜生育期內 株高變化
不同尿素施用量對苗用型大白菜干物質質量的影響如圖2所示,處理1、處理2、處理3和對照處理條件下苗用型大白菜收獲期的干物質質量分別為4.02、4.10、4.79 g和3.69 g/株。處理1和處理2條件下苗用型大白菜干物質質量差異不明顯,但高于對照,低于處理3,不同尿素施用量條件下的干物質質量表現為對照<處理1<處理2<處理3。這說明增施尿素可以增加苗用型大白菜干物質質量。但葉菜在相同質量條件下,干物質質量高,其含水量可能會有所降低。因此,該試驗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增施尿素可以增加苗用型大白菜產量,但可能不利于其良好口感的形成。

圖2 不同尿素施用量條件下苗用型大白菜干物質質量差異
隨著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苗用型大白菜的產量表現如表1所示。隨著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單株質量存在差異,且在處理3條件下最高,處理2次之,對照最小,而平均產量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且凈菜率亦表現為同樣趨勢,最終667 m經濟產量在處理2條件下最高。按照京研快菜市場價格0.4元/kg計算,處理2經濟效益最高,相較處理1、處理3、對照分別提高4.32%、10.62%、14.34%。因京研快菜生長周期短,以1年種植3茬計算,在處理2條件下,每年每667 m產值可達6 244.2元。

表1 不同尿素施用量條件下苗用型大白菜產量
苗用型大白菜因生長周期短,口感相對大白菜更好,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和種植者的喜愛。但在其生產過程中,若不能合理施肥,將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此研究顯示,隨著施用量的增加,尿素可以促進苗用型大白菜生長,但尿素施用量過多不利于其良好口感和產量的形成。黃素平等通過研究指出,過量施入氮素會對大白菜品質產生不利影響。早在1997年,黃元仿等研究指出,氮素施入過量即使能使大白菜形成較高產量,但凈菜率會降低,最終不利于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在此次研究中,隨著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處理3最終每667 m產量和經濟產量低于處理2、處理1,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對照處理的凈菜率也不高,這可能與其長勢過弱有關,不利于苗用型大白菜形成較好的抗性。此外,因京研快菜生長周期短,以平均1年種植3茬計算,在處理2條件下,每667 m產值可達6 244.2元,相較其他處理有很大提升。因此,在苗用型大白菜栽培過程中,尿素施用量應介于處理1和處理2之間,每667 m施入尿素10~2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