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垚竹
(撫順市順城區生態環境服務中心,遼寧 撫順 113006)
無土栽培在蔬菜生產安全性和高效性方面具有土壤栽培不可比擬的優勢,已成為實現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穴盤育苗通常用草炭、蛭石、珍珠巖等作為育苗基質,用不同規格的穴盤作為育苗容器進行育苗,其特點是省工時、省力氣、成本較低、效率較高,而且便于規范育苗管理。草炭是在濕地環境下,由死亡的動植物殘體等有機物沉淀,在缺氧和偏酸環境下不完全分解堆積而成的。草炭中有機質含量高,富含植物生長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而且質地疏松,透水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是目前育苗的主要栽培基質。
育苗是蔬菜栽培的重要環節之一,秧苗質量會直接影響蔬菜的生長和產量。因此,為保證秧苗質量,選擇適合的基質尤為重要。育苗基質的作用如同土壤一樣,能夠起支撐作物、為作物提供養分的基本作用,但又有別于土壤,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優于土壤。不同的育苗基質含有的營養成分各不相同,對幼苗的株高、莖直徑、植株鮮質量和干質量等指標有重要影響,會對幼苗移栽后的生長發育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影響作物的產量,進而影響經濟效益。為了對比不同基質對辣椒幼苗的影響,筆者采用5種基質配方進行育苗試驗,觀測各處理幼苗在不同苗齡時期的形態指標,包括株高、莖直徑、地上部分鮮質量和干質量以及地下部分鮮質量和干質量,從而計算出壯苗指數,以期為遼寧省撫順市蔬菜工廠化育苗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及技術參考。
試驗在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河北鄉東華村試點地1棟棚室(溫室A)進行。
供試辣椒品種是在撫順市順城區順連植保技術服務部購買的麻辣三道筋。育苗容器為50孔PVC穴盤。試驗基質為草炭、蛭石、珍珠巖,均為遼寧中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根據不同的基質配比(體積比),設5個處理:基質1(T,草炭∶蛭石=2∶1)、基質2(T,草炭∶蛭石= 3∶1)、基質3(T,草炭∶蛭石∶珍珠巖=3∶1∶1)、基質4(T,草炭∶蛭石∶珍珠巖=7∶2∶1),對照基質5(T)為農家常用蔬菜育苗土,即過篩細土和農家有機肥(土∶有機肥=20∶1)均勻混合,3次重復。
將不同配方的復合基質混合攪拌后,分裝到50孔育苗穴盤中,每穴播1粒種子,播種深度為 0.5~1.5 cm,播種后覆蓋復合基質,然后澆透水。播種后30、45、60 d,分別從每個處理中隨機取樣10株辣椒幼苗,測定辣椒幼苗的形態指標,包括株高(從莖基部到植株頂冠的距離)、莖直徑、地上部分鮮質量和干質量以及地下部分鮮質量和干質量,求平均值并記錄在表中。根據測定的數據計算出壯苗指數。株高和莖直徑分別用卷尺和游標卡尺測定;稱量辣椒幼苗的根系和地上部分質量。鮮質量的稱量:鮮樣洗干凈后自然風干植株表面水分,用千分之一天平準確稱量。干質量的稱量:把稱量后的鮮樣放入試驗紙袋中,將其放到100~105 ℃的烘箱內烘干,10 min后把烘箱的溫度降至70~80 ℃,烘干至恒重,用千分之一天平準確稱量。壯苗指數=(莖直徑/株高+根干質量/地上部干質量)×全株干質量。
株高是反映植株生長快慢的一個重要指標。由表1可知,生長30 d時,處理4的幼苗株高最高,為 6.29 cm,與對照(5.74 cm)有明顯差異,其次是處理3(5.82 cm)略高于對照,其余各處理的辣椒幼苗株高均低于對照。生長45 d時,處理4的辣椒幼苗株高最高,為7.00 cm,略高于對照6.90 cm,其他處理均不如對照。生長60 d時,處理4的辣椒幼苗株高最高,為7.20 cm,與對照有明顯差異,處理3(7.00 cm)與對照(7.09 cm)幾乎無差別,其他處理均不如對照。

表1 不同基質、不同時期辣椒幼苗的株高 cm
在此試驗中,生長30、45、60 d時,處理4的辣椒幼苗株高均為最高,說明處理4更有利于辣椒幼苗生長,利于培育壯苗;處理3與對照的辣椒苗各項指數無明顯差異,也可作為培育辣椒幼苗的基質。
莖直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植株的健壯程度。由表2可知,在各生長期(30、45、60 d),處理3(草炭∶蛭石∶珍珠巖=3∶1∶1)的辣椒幼苗莖直徑均為最大,分別為0.22、0.23、0.25 cm;其次是處理4(草炭∶蛭石∶珍珠巖=7∶2∶1),分別為0.21、0.22、0.24 cm,與對照有明顯差異。綜合比較結果可以看出,處理3和處理4的辣椒植株健壯程度比處理1、處理2更好。

表2 不同基質、不同時期辣椒幼苗莖直徑 cm
由表3、表4可知,在辣椒幼苗苗齡30 d時,處理4的整株鮮質量最大,為0.311 6 g,其次是處理2,其余處理差異不明顯;處理4的整株干質量最大,為0.145 7 g,其次是處理2。在辣椒幼苗苗齡45 d時,處理4的整株鮮質量最大,為0.462 0 g,其次是處理5;處理4的整株干質量最大,為0.240 3 g,其次是處理3。在辣椒幼苗苗齡60 d時,處理4的整株鮮質量最大,為0.456 0 g,其次是處理5;處理4的整株干質量最大,為0.264 7 g,其次是處理2。綜上所述,處理4的基質配方更有利于辣椒幼苗生物量的增長、鮮物質的積累和植株健壯生長,其次是處理2和處理3。

表3 不同時期、不同基質辣椒幼苗鮮質量 g

表4 不同時期、不同基質辣椒幼苗干質量 g
壯苗指數是反映幼苗質量的綜合指標。由表5可知,處理4(草炭∶蛭石∶珍珠巖=7∶2∶1)的辣椒幼苗壯苗指數最高,3個苗齡的指數分別是 0.063 3、0.091 8、0.118 0,其次是處理3(草炭∶蛭石∶珍珠巖=3∶1∶1),3個苗齡的指數分別為0.055 3、0.088 2、0.111 7,與對照指數(0.038 3、0.043 6、0.042 9)相比有明顯差異。處理3和處理4的辣椒幼苗壯苗指數明顯高于對照處理的辣椒幼苗壯苗指數,其余處理與對照無明顯差異。綜上所述,基質配方3和基質配方4有利于促進辣椒幼苗生長,有利于生產壯苗。

表5 不同時期辣椒幼苗壯苗指數
不同基質對辣椒幼苗質量的影響可用辣椒幼苗的形態指標來衡量。幼苗期是辣椒植株根、莖、葉生長及花芽分化十分活躍的時期,對營養反應敏感,是生長的關鍵時期,因此,育苗基質必須有豐富的營養、良好的理化性狀。選擇好基質是培育壯苗的基礎,育苗基質直接影響辣椒幼苗的質量。上述試驗結果表明,處理4(草炭∶蛭石∶珍珠巖=7∶2∶1)辣椒穴盤育苗效果優于其他處理,辣椒幼苗的株高、莖直徑、鮮質量及干質量等指標是最優的,其次是處理3(草炭∶蛭石∶珍珠巖=3∶1∶1)。這說明處理4(草炭∶蛭石∶珍珠巖=7∶2∶1)和處理3(草炭∶蛭石∶珍珠巖=3∶1∶1)比較適合辣椒幼苗生長,有利于生產壯苗,可作為撫順市順城區辣椒栽培育苗基質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