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鳳平
(浙江浙能金華燃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金華 321025)
某燃機電廠1號機組由一臺三菱M701F4型燃氣輪機、一臺NG-M701F4-R型余熱鍋爐、一臺TC2F-35.4型高中壓合缸/雙排汽/單軸再熱凝汽式汽輪機和一臺QFR-480-2-21.5型全氫冷發電機組成。機組為同軸布置,設有8個支持軸承,燃機排氣側為#1軸承,發電機位于機組末端,汽端、勵端分別由#7軸承、#8軸承支撐,每個軸承有兩個振動測點,功率輸出方式為冷端輸出[1]。機組開機、停機時,#7瓦轉速在375 r/min左右存在振動逐漸增大的現象,且頻譜分析中以2倍頻為主。
2021年3月25日,對修前機組啟、停機及帶負荷運行的振動數據進行了采集,在3 000 r/min、1 921 r/min和368 r/min轉速下,各瓦的振動數據如表1、表2、表3所示,其中7Y測點的振動隨時間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表1 修前正常運行(3 000 r/min)時振動數據

表2 修前轉速1 921 r/min時振動數據
(1)將汽輪機低壓缸、發電機連接靠背輪的16顆螺栓脫開,螺栓S110螺桿直徑80 mm,扭矩如表4所示。

表4 靠背輪螺栓脫開扭矩
(2)螺桿取出、損壞情況:
螺桿取出困難以及有拉毛磨損的有:1號、2號、3號、7號、13號、16號;螺桿取出比較容易,不存在拉毛的有:4號、5號、6號、8號、9號、10號、11號、12號、14號、15號。
1號、2號、3號、13號、16號螺栓均存在咬死情況,螺桿取出困難。通過千斤頂加銅棒敲震取出,取出時前半段銷子不存在拉毛情況,后半段螺桿銷子拉毛,如圖2所示。
(3)機組修前聯軸器找中心數據如表5所示。

表5 修前聯軸器找中心數據 單位:×0.01 mm
(4)機組復裝情況:
1)低發對輪螺栓更換兩個咬損的螺母后,其余打磨修理后復裝。緊力以第一個螺栓達到額定拉伸長度的扭矩為標準,均達到8 500 Psi[2]。
2)低發靠背輪對中數據如表6所示。

表6 修后聯軸器找中心數據 單位:×0.01 mm
(5)修后機組振動情況:2021年10月24日至10月25日#1機組開機,對C修后啟、停機時的振動數據進行了采集。機組兩次啟停過程中,振動重復性良好。正常帶負荷運行的振動數據如表7所示,7Y帶負荷運行的振動趨勢如圖3所示,發電機振動較小且平穩,以1倍頻為主,1倍頻相位穩定[3]。

表7 正常運行時振動數據
7X、7Y振動隨轉速變化趨勢分別如圖4、圖5所示,可見振動波動主要發生在啟停機階段,存在兩個波峰。最大振動對應轉速為1 980 r/min(二階臨界轉速),高于該轉速則振動立即下降,振動分量以1倍頻為主,是典型的轉子過臨界不平衡現象。1 980 r/min轉速下的振動數據如表8所示[4]。

表8 轉速1 980 r/min時振動數據
7X、7Y在367 r/min處存在第二個波峰,此時1倍頻分量很小,以2倍頻分量為主,如圖6、圖7所示,該轉速下振動數據列表如表9所示。本次測量還采集了#7瓦振數據,如圖8所示。

表9 轉速367 r/min時振動數據
#7瓦重點轉速下振動情況修前、修后對比如表10所示,可見C修大幅降低了過副臨界轉速367 r/min時的峰值振動,整個啟機過程中#7瓦振動情況相比于修前都有所改善。

表10 修前、修后臨界轉速對比
該機組在正常帶負荷運行時,振動情況良好,振動相位穩定,說明轉子整體連接、支撐及動平衡狀況較好。此次處理過程中,修前對中數據偏差較大和靠背輪螺栓緊力不足是造成#7瓦在副臨界轉速振動大且2倍頻分量高的主要原因。#7瓦修后啟機振動曲線變化趨勢與修前一致,存在兩個明顯波峰,對應轉速分別為367 r/min和1 980 r/min。前者主要是由于過副臨界轉速(第一階臨界轉速755 r/min的一半),存在明顯2倍頻振動,后者1 980 r/min為第二階臨界轉速,以1倍頻為主,過臨界通頻振動121 μm,仍在標準允許的范圍內[5]。接下來在機組運行過程中將繼續跟蹤,重點監視機組振動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分析、處理,以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