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輝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物流與電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淘寶村是指大量網商聚集在某個村落,以淘寶網為主要交易平臺,以淘寶生態系統為依托,形成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的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集聚現象。截至2021年10月,我國淘寶村數量達到7 023個,呈現出裂變式擴散、集群化發展的趨勢。淘寶村的興起對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傳統產業電商化轉型升級、推動數字鄉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然而,在淘寶村的發展過程中,既有部分淘寶村突破發展瓶頸朝著可持續、高質量的路徑發展,也有部分淘寶村由于產業優勢降低、產品特色不明顯、整體交易額下降等原因,導致達不到阿里研究院的認定標準而消失。為破除淘寶村的發展障礙,促進其更快更好發展,有必要從理論層面分析淘寶村是如何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的。
目前,學術界對淘寶村形成過程與驅動機制的研究較為豐富,對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的研究相對薄弱。對于淘寶村的形成,學者主要有2種觀點:一種是從勞動分工、規模經濟、交易費用等方面對農村地區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進行研究;另一種是從創業家、創業活動、機會識別與利用等視角對農村產業集群進行研究。但是,在上述研究中,淘寶村內部的合作與聯系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合作是淘寶村內創業項目與隱性知識傳播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合作能夠彌補淘寶村網商的規模劣勢,從而建立差異化專有資產與突破發展瓶頸。鑒于此,筆者以農村網商的合作為研究視角,對淘寶村的形成與高質量發展機制進行理論分析。
對于傳統村莊而言,電商項目是一種新的知識資源。將電商項目引入村莊,本質上是一種農村網商知識合作的過程。他們從外界獲取新的知識資源,并在村莊范圍內傳播知識,最終促進知識融入生產經營體系。
1.1.1 農村網商知識獲取與電商項目引入。我國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數字鴻溝與知識勢差。電商項目作為一種知識資源通常由城市擴散到農村,且主要通過3條途徑來實現:一是農民工在互聯網企業或城市網商處工作、學習之后,將電商項目引入村莊,開展電商創業;二是大中專畢業生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選擇返鄉創業,將電商項目引入村莊;三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由第三方服務機構扶持形成淘寶村,將電商項目導入傳統專業村,如河南省洛陽市平樂鎮的平樂村就是在當地政府與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合作下共建的平樂牡丹畫電商孵化基地。
農村網商開設網店不僅需要其具備店鋪設置、產品分類、客戶服務、發貨物流等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其具備產品及網店定位、商品標題優化、店鋪推廣與活動策劃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傳播速度是由農村網商間的合作聯系與社會網絡共同決定的。農村網商間知識合作越順暢,知識的傳播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淘寶村的形成。
1.1.2 農村網商知識傳播與電商項目擴散。當電商項目被某個農村網商率先引入,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之后,將在村內引發關注與模仿。這種相互模仿是知識初級合作的表現形式,如信息與經驗的交流促進開設網店所需知識得以傳播。另外,開設網店所需知識以農村網商掌握的經驗與技能等隱性知識為主。隱性知識需要通過特定的行為模式才能傳播,并需要多個農村網商發生社會互動,而合作是社會互動的重要形式。由此可知,合作促進了隱性知識的傳播,使得隱性知識通過農村社會關系網絡傳播擴散,從而加速了淘寶村的形成。
農村網商知識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同樣決定著淘寶村的形成速度。在網商知識傳播初期,農村網商與親友、鄰里發生合作,促進了網商知識在村域內擴散。在羊群效應與雪球效應的作用下,此后知識合作范圍不再局限于親友與鄰里,而是通過網絡社群吸納更多村民參與電商項目,加速了網商知識的擴散,直至達到一種飽和狀態;合作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初級合作,逐漸出現了合作開店、合作訂單、聯合采購等多種合作形式,從而促進網商知識在淘寶村得到迅速普及,開設網店的技術瓶頸也得以快速突破。農村網商的合作頻率越高,知識溢出的效果越好、范圍越廣,淘寶村產業的競爭力也就越強。綜上,農村網商間的信息與經驗交流、互助幫工、技術協助等影響著網商知識的傳播擴散,從而影響淘寶村的形成速度。
電商項目在村莊加速擴散之后,村莊資源在橫向與縱向上的集聚程度將會得到提高,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1.2.1 農村網商的傳統渠道合作與地理空間的集聚。電商項目在村莊地理空間中,通常是以最初引入項目的農村網商為中心點向外擴散。實際上,農村網商在淘寶村內部的發展并不均勻,即大量農村網商聚集在村中的特定地理空間,在村莊的其他地理空間卻是零星分布的。例如,農村社會中的“差序格局”,這也同農村網商通過傳統渠道進行信息與經驗交流息息相關,同他們之間的縱橫交錯、互幫互助的合作關系息息相關。由此可知,農村網商在特定地理空間的集聚,同樣受到農村網商合作關系的影響。農村網商的居住場所往往在空間上局部集中。例如,在江蘇省睢寧縣東風村,農村網商的集聚區主要集中在孫朱(孫莊—朱廟村)路沿線的北段地區,在村莊的其他地區僅有少量分布。
1.2.2 農村網商的網絡渠道合作與網絡空間的集聚。移動通信設備與網絡社交工具的便利性使信息成本得以有效降低。農村網商不僅在地理空間上集聚,同時通過網絡社群(QQ群、微信群、釘釘群等)在網絡空間中集聚。農村網商通過網絡信息渠道,突破了傳統村莊地域的限制,便于他們與不同村莊范圍內的網商群體進行信息與經驗交流,傳播網商知識。這也解釋了淘寶村為何能夠連片發展,最終形成淘寶鎮或淘寶產業集群。農村網商通過網絡渠道開展具有明顯功能特征的合作,有以信息交流為主的合作,有以推廣活動為主的合作,有以采購為主的合作,使其空間集聚的規模與范圍逐步 擴大。
1.2.3 農村網商的合作訂單、聯合采購與淘寶村產業集聚。無論是產銷一體化的農村網商,還是以代銷模式為主的農村網商,他們之間的合作行為都將提高淘寶村產業的集聚程度。農村網商的合作越緊密,淘寶村的產業集聚程度就越高。農村網商的合作緊密程度也決定著淘寶村內部的專業化分工程度。農村網商的合作聯系越緊密,相互間的模仿程度就越高,淘寶村內的專業化分工程度也就越高。雖然同村網商在經營產品大類上具有同質性,但是在產品結構與細分上卻存在一定的差異。受資源與能力限制,為彌補自家生產經營產品的單一性,豐富網店產品結構,合作訂單在淘寶村中是普遍存在的。淘寶村內的專業化特征,也使得農村網商之間產生更為緊密的合作聯系,形成信任的共同文化,降低了他們之間交易的不確定性。面對公共的供應商與物流公司,他們開始開展聯合采購與合作議價,從而降低交易費用。綜上所述,農村網商通過合作訂單、聯合采購及其他緊密的合作,提高了淘寶村內產業橫向與縱向集聚程度。
淘寶村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由第三方電商服務商、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培訓機構等構成的外部配套體系給予支持,需要物流、包裝設計、攝影攝像等內部配套體系給予支持。
1.3.1 農村網商的合作組織與外部配套體系的協同支持。以農村網商為主體的合作組織,既可以是基于行業性質的專業協會,也可以是面向網絡銷售的電商協會。農村網商的合作組織與外部配套體系的協同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合作組織積極獲取第三方電商服務商的營銷活動支持;引入金融機構在村莊設置服務網點,開展信貸業務;獲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入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進入村莊開展業務;引入培訓機構,促進村內相關知識體系持續 更新。
1.3.2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內部配套體系的協同支持。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能夠提高淘寶村產業資源的共享程度。農村網商通過合作采購,同生產商與供應商開展業務談判,增強了他們的市場談判能力,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從而提升了合作績效。隨著農村網商數量與規模的擴大,以及合作程度的深入,部分農村網商會發現新的商業機會,轉而為其他網商提供物流服務、包裝設計、攝影攝像、電腦配件等附加支持服務。
淘寶村高質量發展是指村莊在系統層面具有高創新性、高協同性、高開放性的價值創造與價值共享,以及具備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發展能力的目標狀態或發展范式。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不僅有助于淘寶村的形成,而且能夠提高淘寶村的發展質量,即產生提質效應。
在系統結構層面,淘寶村是產業鏈上相關經濟組織的空間集聚體,是由大量農村網商、供應商、中間商、配套企業及其他相關利益主體所組成的,具有整體性、動態性和創新性。
2.1.1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整體性。合作能夠提高淘寶村系統結構的整體性。首先,合作使眾多不同規模的農村網商成為一個整體,使淘寶村能夠以整體的形式同外界競爭。地理上的集中性及傳統信息渠道與網絡信息渠道并存,使有關產品的價格、商業機會、市場風險等信息通過農村網商之間的合作進行快速傳播,使農村網商成為緊密聯系的統一體。其次,高質量淘寶村猶如一個完善的商業生態系統,其內部農村網商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在合作過程中,農村網商對其自身業務范圍不斷優化調整,填補利基市場,使淘寶村能夠在特定產業范圍內提供相對完整的產品與服務。
2.1.2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動態性。首先,合作加速了知識與信息在淘寶村的傳播,使農村網商能夠獲取有關新產品、新技術及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的知識與信息。農村網商對新知識與信息的學習與應用,使淘寶村產業具有動態競爭力。其次,通過合作網絡,農村網商能夠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及不同等級的產品與服務,滿足利基市場的消費需求。由于合作發生在村域內,農村網商熟知合作伙伴的經營現狀,能夠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快速獲取資源,向客戶提供精準、有效的產品與服務。最后,柔性化生產能力是高質量淘寶村動態性的重要體現。柔性化生產能力既可使單個農村網商獲取具有伸縮性的產能,又可提高他們的風險抵御能力,促進淘寶村穩定與健康發展。農村網商開展深度合作是獲取柔性生產能力的重要途徑。
2.1.3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創新性。合作的異質性越高,越有助于提升淘寶村的創新性,優化其系統結構質量。首先,異質性體現在合作主體的規模差異上。規模不同說明農村網商擁有差異化的知識資源與創新能力。不同規模的農村網商開展合作,加速了知識資源與創新技術在淘寶村中的傳播與擴散。在淘寶村中,公司型農村網商通常率先開拓新市場或采用新的網絡營銷技術,家庭型農村網商則通過合作進行模仿式創新。其次,合作形式多樣化有助于提升淘寶村的創新性。在聯合采購中,農村網商不僅能夠節約交易成本,而且能夠聯合驅動原材料供應商逆向變革。在合作訂單中,農村網商能夠分享有關產品的生產知識,以更新產品功能或開發新產品,從而向客戶提供精準、有效的產品與服務。
農村網商間的協作效率直接影響淘寶村的高質量發展。農村網商間高效的組織協作關系主要反映在有效的信息分享、協調運作及監督反饋等方面。
2.2.1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信息分享。良好的信息氛圍、多元化的信息渠道知識合作是保障高質量信息分享的前提條件。首先,電商市場打破了地域限制,隔離了同村網商間的直接競爭,相應改善了村中的合作氛圍。在內外因素的刺激下,農村網商產生合作動機,分享網店經營知識、技巧及商業信息等。在淘寶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某些農村網商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在村中具有一定的權威,從而進入信息網絡的中心節點。處于中心節點的農村網商憑借規模優勢與資源優勢,開展信息分享活動,減少競爭沖突,優化淘寶村的合作環境。在網絡信息渠道下,農村網商選擇能夠平等交流的合作伙伴。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合作關系,有利于淘寶村中信息與資源交換,有利于合作利益的公平分配,從而能夠有效提升淘寶村的組織協作效率。由于農村網商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當電商平臺推出新技術、新方法時,高質量淘寶村中的農村網商往往具有主動性意愿,積極與合作伙伴開展知識交流,以突破知識瓶頸。
2.2.2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協調運作。首先,農村網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有效降低不同主體之間的協調成本,使他們成為具有緊密聯系且統一運作的整體。其次,互聯網的開放性與知識資源的易獲取性,使有關產品、價格、客戶及商業機會等信息能夠通過合作網絡進行傳播擴散。再次,在電商市場中,由于訂單難以準確預測以及網購節所帶來的市場波動,導致農村網商具有周期性的資金需求。農村網商通過資金合作,能夠有效保證電商業務的開展與運作。最后,農村網商的數量、規模越大,越傾向于采用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同物流企業進行協同,實時掌控產品從淘寶村到消費者之間的物流信息。
此外,農村網商之間的人際關系是業務協調運作的潤滑劑,能夠促進合作順利開展,緩解利益沖突,從而提升協作效率。在高質量淘寶村中,除了正式契約所起到的約束作用,非正式的社會關系也能夠對協作起到調節作用。農村網商間的合作不僅基于“業緣”關系,而且基于“親緣、友緣、地緣”關系,這也就保證了他們之間的協作具有一定靈活性,從而提高了淘寶村產業的協作效率。
2.2.3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監督反饋。農村網商通過合作所形成的關系網絡發揮著業務監督與合約反饋的重要功能,能夠起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作用,提高不合作行為的違約成本。任何破壞合作、有損淘寶村發展的行為,都將受到村內輿論的譴責。高質量淘寶村所形成的信任關系有效彌補了正式制度監管的缺陷,從而提升了淘寶村的協作效率與質量。
2.3.1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經濟效益。淘寶村是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和農村傳統產業相結合的產物,具有明顯的互聯網特征。高質量淘寶村必然要求對客戶需求做出快速反應,供應鏈由面向合作伙伴轉型為面向客戶。農村網商的多類型合作能夠有效滿足客戶需求。農村網商的高頻率合作使淘寶村能夠以柔性組織的形式滿足市場需求,即通過聯合生產,不斷優化生產成本,以價低質優的方式提供某類產品或服務,滿足大眾化的消費需求,產生規模經濟。此外,農村網商能夠通過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從合作伙伴與客戶處及時獲取產品的反饋信息,不斷對產品進行改進與升級,向市場提供精準、有效的產品,進而提升淘寶村的經濟效益。
2.3.2 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與淘寶村的社會效益。在社會效益層面,淘寶村高質量發展應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及社會進步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并要處理好村莊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高水平的環境保護。例如,當農村網商擴大經營規模時,必將受到用地規模的限制。農村網商的家庭住所與生產經營場所一體化,雖兼顧了生活與生產的需要,但不利于鄉村環境保護。對此,必然要求科學規劃空間布局,合理規范用地,有效利用空間。
而農村網商的合作使他們成為具有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有機統一體。農村網商共同入駐政府主導建設的產業園區,將有效解決工業用地與農業用地的沖突問題。農村網商合作行為的激勵作用,將提升農村網商的集體意識,維護合作伙伴的經濟利益與淘寶村的社會聲譽。農村網商合作行為的監督反饋作用,使得農村網商產生內在動力,以維護村莊的商業環境、治理環境及生態環境等。
筆者以合作為研究視角,對淘寶村的形成與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理論分析,提出了一個學術觀點:在村域層面,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促進了淘寶村的形成,并提高了淘寶村的發展質量。在淘寶村的形成效應方面,農村網商的信息與經驗交流、互助幫工等初級合作加速了電商項目在村中的傳播與擴散。農村網商通過傳統渠道合作促進了地理空間的集聚,通過網絡渠道合作促進了網絡空間的集聚,并最終促進了淘寶村產業集聚。在農村網商共同合作的作用下,外部配套體系被不斷引入,內部配套體系得以優化。在淘寶村的提質效應方面,農村網商的合作行為提高了淘寶村的系統結構質量、組織協作效率及環境適應能力。
通過對農村網商合作與淘寶村形成、高質量發展關系的研究,得到以下政策啟示:第一,應通過網絡與傳統信息渠道,加強農村網商之間經驗與知識的交流傳播,不斷引入新的知識體系與創業項目,提升淘寶村產業的動態競爭力;第二,應促進農村網商之間的合作朝著供應鏈合作的方向發展,提高農村網商的柔性生產經營水平與產品或服務的精準供給程度,提升淘寶村產業的自組織發展能力;第三,應充分發揮合作組織的實質性作用,完善物流、電信、金融、質檢、研發等配套體系,積極獲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同科研機構與職業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淘寶村產業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