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張新波
近年來,我國為實現數字經濟與數字產業規劃目標,各行業迅速與信息技術接軌,不斷加強信息技術建設。因此,市場對5G、云計算、數據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整個行業呈供不應求狀態。四川地區的氣候優勢及低廉電價對數據中心的運營有利,但其多山特點對數據中心的建設構成挑戰。因此,必須對坡地場地數據中心的豎向設計進行研究,促使項目順利推進。對坡地建筑而言,豎向設計是總圖設計的核心之一,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豎向設計和建筑總體布局同時展開,且需綜合各種豎向設計限制因素,統籌協調。
中國云(雅安)5G云基地IDC項目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經濟開發區,東至楊家山路,規劃建設用地面積51803.76m2,規劃總建筑面積84220.26m2,其中數據中心建筑面積77573.97m2,運維樓建筑面積4846.29m2,柴發平臺1800.00m2;一期建筑面積44655.96m2,建設內容包括數據中心1、數據中心2、運維綜合樓、柴發平臺及成品崗亭;二期建筑面積39564.3m2,建設內容包括數據中心3、數據中心4、柴發平臺及成品崗亭。園區內共設置機動車停車位159個,非機動車停車位201個(見圖1)。

1園區總平面
項目東側緊鄰楊家山路,北鄰京昆高速,周邊路網發達,交通便利,配套成熟。基地距區政府1.8km,周邊園區氛圍濃厚,開發空間廣,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規劃范圍內現狀用地為工業用地,位于雅安大數據產業園內,西側雅安大數據產業園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設中,產業園初具規模。
項目設計定位為:打造5G智慧云數據產業園區,發揚雅安城市文化,塑造城市新形象——“五雅”,打造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未來數據產業園示范地(見圖2)。

2園區建筑效果
1)場地設計 基地內部北高西低,地勢陡峭,最高標高643.720m,位于基地北側;最低標高619.930m,位于基地西側,最大高差約24m,屬于典型的山地地形。基于此,總圖建筑布局及景觀設計應充分結合地形,體現山地建筑特色,并減少土方量,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2)單體設計 數據中心工藝復雜,對運行環境要求嚴格,眾多設備管線排布難度較大,室外存在蓄冷罐及柴油發電機,管線復雜。如何在大坡度場地情況下實現豎向設計是項目考慮的重點。
在總平面規劃中需使數據產業園區與配套區既相對獨立又聯系方便,實現“動”“靜”分區。運維綜合樓配套區鄰近楊家山路。廠區由東、西兩大分區組成,分別為西側數據中心及東側運維綜合樓配套區。建筑總圖由兩大景觀軸線貫穿,分別為南北向園區主景觀軸線與東西向次景觀軸線。運維綜合樓前布置景觀活動廣場。
基地主要設置南側與西側2個出入口,辦公及服務人員從南側主出入口進出基地,基地次出入口開設在西側,2個出入口遠近得當。機動車由園區出入口進出基地,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車分流,體現廠區的人性化及安全性的設計理念。
場地東側為市政道路楊家山路,其標高為631.170~632.300m,而場地最西端現狀標高為619.930~620.670m,高差約12m,平均坡度為5.2。場地西側、南側及北側外的設計標高已定,需關注場地內外的高差銜接問題。由于場地高差較大,如何減小工程挖填方與降低造價是研究重點。同時,雅安地區多山地,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山地建筑特色及地域文化是設計師重點研究的內容。
3.3.1 豎向設計思路
場地東側為市政路楊家山路,標高已知。場地其余三面與雅安大數據產業園相鄰,故項目豎向設計需考慮的因素包括內、外兩方面。
1)外部因素 與東側楊家山路的高差關系,雅安大數據產業園豎向設計已定,故本項目豎向設計應重點考慮與其銜接。
2)內部因素 貨車行駛及運輸要求、消防登高場地坡度限制要求(坡度不宜大于3%)、機動車停車位坡度要求(參照停車庫斜樓板式停車區域的樓板坡度不應大于5%)、場地土方平衡、使用便利性等。
本項目豎向設計采取由外到內的設計策略,外部因素已定,不可更改,故只能將外部因素作為豎向設計的起點和切入點,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優化豎向標高,內外因素結合考慮,最終達到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結合最佳的狀態。
3.3.2 主要區域設計標高
結合場地現狀及場地外已有標高,場地設計標高總體呈東高西低、南高北低趨勢。
運維綜合樓室內地坪絕對標高為629.400m,室內外高差0.3m。考慮沿街面的良好景觀,故場地地坪不宜較市政路過低,同時應消化東西向高差。場地東側以運維綜合樓為核心,運維綜合樓南北側分別為景觀綠化和停車場,通過緩坡實現場地的連續性。4棟數據中心的室內標高分別為629.100,631.350,627.400,626.300m,自然平緩地消化東西向及南北向高差。
在項目現狀條件下可采用臺地方式解決場地高差,基于場地空間限制,臺地之間只能通過擋土墻銜接。考慮到雅安當地雨季期逾200d的氣候特征,給擋土墻施工造成障礙,導致施工工期增加,故項目采用多斜面平坡式布置方式。
基于4棟數據中心單體與場地高差關系,局部采用掉層處理。數據中心1室內±0.000m對應的絕對標高為629.100m,較室外地坪最高處高0.6m,較室外地坪最低處高3.4m。低處設置補水池,補水池底板結構標高為-5.400m,頂板標高為±0.000m,可有效利用空間,使單體設計與場地豎向設計有機結合。建筑各出入口合理設置臺階踏步以解決高差,通過計算增加樓梯梯段,從而解決出入口與室外地坪的高差(見圖3)。

3建筑與場地剖面
場地東側道路與楊家山路之間呈倒三角形,高差為1~5m,東北角高差較大,可通過擋土墻與植物放坡相結合解決高差問題;場地東側邊界的南段高差約2m,可通過植物放坡解決高差,植物放坡與景觀設計相結合,保證沿市政道路界面形象,同時彰顯場地原始山地特征,塑造項目在地性,控制工程造價。考慮雅安本地氣候條件,場地東側土質護坡主要采用階梯式高差種植手法,既滿足海綿城市雨水涵養要求,又緩解短時強降雨造成的洪澇問題。
在坡地建筑豎向設計中,設計之初需充分調研基地現狀特點,了解特殊限制條件并進行統籌考慮。本項目豎向設計采取由外至內的設計策略,外部因素已成定局,不可更改,故只能將外部影響因素作為豎向設計起點和切入點,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優化豎向標高,實現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結合最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