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原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石謙飛 于姝亞
晉西磧口古鎮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湫水河與黃河在此處交匯。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主要指以晉西磧口古鎮為中心的聚落群和以湫水河為連接紐帶的聚落群。圍繞晉西磧口古鎮,周邊散布典型的晉西傳統窯居聚落,其位于晉西黃土溝壑中。晉西磧口古鎮是明清時期“糧油故道”的重要節點,晉西磧口水陸碼頭擔負著運輸物資和人員往來的重要功能,既是經濟交流的通道,又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路徑。在其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水陸碼頭后,周圍村落村民開始開墾荒地、修建祠堂、興辦學堂等,整個聚落群至此得以蓬勃發展。同時,湫水河河道穿越多個地理單元,在不同地理背景下,各聚落呈多樣性特征,整個聚落群成為人居環境研究的典型案例。近年來,晉西磧口古鎮的繁榮促進了以磧口古鎮為中心的三交鎮和周邊聚落的旅游區域發展,互補互存,構成自然和人文資源特色鮮明的古村文化旅游圈。
在挖掘自然地理環境與古村旅游之間的內在邏輯基礎上,運用“標記點·連接線·聚集面”的方式研究聚落群的內在相關度,其中“點”是指聚落群中以晉西磧口古鎮為中心的點狀旅游區;“線”是指沿湫水河兩岸的旅游路線;“面”是指在獨特地形地貌下和地域文化下聚集成面的文化基底。基于此,對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區域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進行量化研究。
指標體系構建既要滿足科學性與全面性,又要滿足易操作性的原則。一方面,采用定性法和定量法精確地反映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區域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情況;另一方面,考慮指標量化的可靠性,盡可能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構建依存相關度評價體系首先需識別和篩選評價要素,基于區域古村旅游情況的調查成果,同時聽取建筑、規劃等專業專家意見,結合二者成果,確定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區域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評價體系下的類型層、指標層與其相對應的因子層3個層次。
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區域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評價體系的類型層分為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產業資源3個維度(見圖1)。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結合進行數據分析,層次分析法構建類型層和指標層的權重,熵值法構建因子層的權重,將權重的均值作為指標的最終綜合權重。

1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與區域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評價體系
2.2.1 層次分析法計算類型層和指標層的權重
采用層次分析法將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再對比較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構建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區域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的評判矩陣,計算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見表1)。

表1 標度含義
2.2.2 建立層次分析法判斷矩陣及一致性檢驗
根據準則層指標對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的影響程度,首先對所確定的各層指標建立分層次判斷矩陣,其次構建依存相關度評價體系。體系中準則層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產業資源三者的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指標層中的環境與選址及自然景觀資源、具象景觀與非具象景觀、手工業及農業和旅游業之間的判斷矩陣如表3~5所示。

表2 判斷矩陣A~B(i =1~3)

表3 判斷矩陣B~C(i =1~2)

表4 判斷矩陣B~C(i =3~4)

表5 判斷矩陣B~C(i =5~7)
熵值法是對不確定性的度量方法。信息量越大,不確定性就越小,熵值越小,反之熵值則越大。運用熵值法可最大化避免權重計算中人為因素的不客觀干擾,從而對因子層權重計算更客觀,能更好地反映各指標之間的內在邏輯。
根據熵值法原理,對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得到因子層的20個因子的客觀權重值(見表6)。

表6 熵值法因子層的客觀權重
綜合權重數值由主觀權重和客觀權重組合得到。如表7所示,類型層B中自然資源相關度和人文資源相關度對兩者依存相關度的影響占比較大;指標層C中自然環境資源、具象景觀和旅游業三者對晉西磧口傳統窯居聚落群依存相關度影響較大;因子層D中自然景觀資源對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依存相關度影響最大的是資源數量。相較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和古村旅游的自然環境資源與人文環境資源,產業資源占比較小。故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在發展中應關注與古村旅游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聯系,重視并適度調節產業資源的影響,使產業資源得到更好的發展。

表7 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區域古村旅游依存相關度綜合權重結果
西灣村距磧口古鎮僅1km,依靠黃河船運修建而成,村落位于湫水河尾端,湫水河在磧口古鎮匯入黃河。孫家溝村位于湫水河沿岸,以明清古民居為依托,以中共中央軍委三局和中央機要處的駐扎地舊址為核心,以孫家溝藝術館和農耕文化展覽館為引領,成為晉西磧口傳統窯居聚落群內優秀的古村旅游案例。前青塘村位于湫水河流域的中段,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物產多樣,既是晉西黃土高原的小江南和魚米之鄉,又是晉西磧口傳統窯居聚落群內的游覽勝地(見圖2)。

2 西灣村、孫家溝村和前青塘村地理位置
西灣村、孫家溝村和前青塘村擁有獨特的“點資源”,依次分布湫水河“線資源”沿岸,均是晉西磧口傳統窯居聚落群內典型的古村旅游案例(見圖3)。

3村落現狀3a西灣村3b孫家溝村3c前青塘村
分別調研西灣村、孫家溝村和前青塘村,對各項評價指標進行權重量化,得出其依存相關度的評價得分。西灣村目標層得分為81.795,孫家溝目標層得分為73.388,前青塘村目標層得分為79.294。
西灣村在類型層中自然資源得分較高,得益于其位于臨縣湫水河畔“臥龍崗”山腳旁,避風向陽,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坐西北朝東南,占據上乘風水,背山可抵擋冬季風,面水使得用水方便,與周圍的環境相互協調,整個村落山水格局意象是臥虎山溫暖的手臂將其緊緊攬入懷里。村落整體布局為世家城堡,村落內呈現院院通、戶戶連,村家渾然一體。每個巷道院落有獨立的排洪系統,每個民居院落各具特色,呈現“士農工商”不同的建筑風格。
孫家溝村類型層中得分最高的是人文資源,因村內明清古民居群多且保存完好,2015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8年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落逐水而居,古建筑群總體布局集中,且擁有良好的非具象資源,如以中央軍委和軍委三局機要處舊址為核心的紅色文化旅游點。
前青塘村類型層得分最高的是產業資源,村莊依山面水,位于湫川腹地最平坦寬廣的湫水河西岸。水資源充沛,村南建有4個魚池,水面面積33畝,前青塘村擅種葦子葉,盛產葦子、粽葉、葦席。種植水稻歷史悠久,《臨縣志》記載:“城北宜麻、城南宜桑、稻子青塘獨有。”大部分村民掌握編織手藝,葦稈經曬干、去皮、破解、滾壓、編織、結扎等工序后,制成手工品售賣,還可用于建筑裝修材料。
1)分析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與古村旅游資源依存相關度影響因素,從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產業資源3個維度研究其影響因素,再從環境與選址、自然景觀資源、具象景觀、非具象景觀、手工業、農業和旅游業7個層面進行評判,列出20個影響相關度的具體因子。
2)選用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構建評價體系指標模型,確定類型層、指標層與因子層的主觀權重和客觀權重,將其有機結合確定各指標的綜合權重,既保留單一主觀賦權、客觀賦權法優點,又具備權重值相對科學的特點。
3)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以磧口古鎮為中心發展“點資源”,一方面將湫水河“線資源”作為保護路徑;另一方面以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面資源”為研究層面,不僅是對歷史遺存的時間、功能的空間疊加,而且能完善以磧口古鎮為核心的傳統窯居聚落群旅游路線。晉西磧口古鎮傳統窯居聚落群發展需要順應時代的趨勢,兼備多重功能,既是在晉西溝壑地貌下的自然生態旅游廊道,又是符合山西新時代發展方向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