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陽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為保證鋼琴演奏的藝術效果與音樂價值,在提升鋼琴音色時,需要分析與其相關的影響因子,并找到具體的影響方面,采取科學合理的控制對策,以保證鋼琴演奏的整體效果。
鋼琴總計有88 個琴鍵,涵蓋了低音、中音、高音等各個音域,使得鋼琴樂器的音域較為寬廣,且從最弱音到最高音的階梯增強變化非常明顯,音色獨特清晰,音樂藝術表現力非常強,在現代音樂發展過程中,鋼琴發揮了巨大的價值與作用。演奏者基于琴鍵的觸碰,產生特殊的音符樂曲,表現出鋼琴音樂作品的藝術價值與現實魅力。
在展現鋼琴音色時,演奏者可基于觸鍵的動作方式、力量大小、觸鍵技巧等,實現鋼琴音色的預期表現效果。由此可見,在實際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觸鍵方式,與鋼琴表現出的音色存在一定關聯性,即觸鍵方式的準確性與靈活性,將直接影響到鋼琴音色的整體藝術表現效果。為此,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應當突出觸鍵方式的合理掌握,使得鋼琴的整體演奏效果得到提升。如部分鋼琴演奏者,對觸鍵方式不夠重視,沒有加強對觸鍵方式的科學訓練,在實際鋼琴演奏過程中,就無法實現對音色高低、強弱的準確控制,進而導致鋼琴演奏時,展示出的音色呆板生硬,不具備音樂藝術鑒賞價值。
通過對部分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彈奏音色效果進行傾聽可知,演奏者靈活控制自己的雙手,實現指尖與黑白鍵的準確觸碰,進而展現出鋼琴音色的藝術魅力。為有效控制指尖,保證觸鍵方式的科學靈活,演奏者需要保持放松的心態,不可使得手臂、手指的肌肉過度緊繃,要對觸鍵的力度進行合理控制,保證每一次觸鍵都準確無誤。通過雙手十指的靈活配合,表現出預期的音色效果。筆者認為,在鋼琴觸鍵時,為保證觸鍵的準確有效,并發出優美的音色,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才可不斷彌補觸鍵的不足,不斷提升演奏者觸鍵的藝術造詣。與此同時,在鋼琴作品演奏時,應當特別注意樂譜中的旋律線,找出樂譜旋律的強弱、高低、轉換音域等,保障鋼琴演奏的整體藝術效果。為保證演奏者鋼琴觸鍵的準確性,并發揮出優美的音色,則可以采取以下的鋼琴觸鍵訓練方式。
其一,手指觸鍵部位的合理調整,演奏者從指尖到指面進行控制時,應當在手指觸鍵時作出一定的調整,而手指觸鍵部位的微小調整,都將對音色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手指立的較高時,將給琴鍵以直接的力量,產生的音色更為響亮。若演奏者以指面觸鍵時,則會在觸鍵時減少力量的傳遞,音色相對較為柔和。因此此,演奏者應當根據樂譜的旋律變化,靈活開展觸鍵練習。
其二,在調整手指觸鍵高度時,演奏者應當明確,手指觸鍵的高度越高,觸鍵的速度則越快,使得音色具有顆粒性。在需要以柔和連續的音色進行彈奏時,則需要手指與琴鍵保持平穩貼近,保證鋼琴演奏的藝術效果。
其三,演奏者調整手指觸鍵速度時,需要根據演奏樂曲音色的特點,對觸鍵的速度進行合理控制。觸鍵速度將直接決定音色的強弱,如觸鍵速度較為緩慢時,則音色柔和平緩,而觸鍵速度加快時,則會使得音色更為清亮。在對音色的剛柔、明暗等進行控制時,演奏者同樣可以通過調整觸鍵速度的方式來實現。
其四,鑒于鋼琴觸鍵的特殊性,在實際觸鍵練習時,演奏者需要不斷加強手指第一關節、第三關節的牢固度。在手指第一關節與第三關節活動時,關節的柔軟度、發出的強度,將直接影響到觸鍵的力量,進而對其音色進行調整控制。
其五,為保證鋼琴觸鍵演奏的有效性與可行性,需要對指尖豎度進行合理調整。因為,在實際觸鍵過程中,指尖的松緊度,將直接影響到觸鍵的速度與力量,進而對鋼琴發出的音色產生直接影響。
其六,鋼琴演奏者為不斷提升演奏水平,需要基于鋼琴觸鍵與音色的關聯性,不斷提升觸鍵技巧。為有效把握鋼琴觸鍵的力度、強度,就需要演奏者進行長期的訓練,促使相關觸鍵部位產生肌肉記憶,夯實演奏者的鋼琴演奏基本功。在控制鋼琴音色時,必須基于演奏者上臂、下臂、手指、手腕的協調運動,使得按鍵受到一定的觸摸按壓。琴鍵受力的大小與強弱將直接影響到琴弦的振幅,對鋼琴發出的音色產生一定影響。為此,演奏者需要進行科學有序的練習,才可不斷提升演奏水平。如在觸鍵時,可采用水平方向用力、垂直方向用力的結合,使琴鍵得到穩定持續的按壓力,保證鋼琴音色的純正清脆。
由此可見,演奏者在尋找觸鍵與音色的關聯點時,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觸鍵練習,改變自己的錯誤觸鍵方式,形成良好的按鍵演奏意識與習慣。在長期有效的訓練下,使演奏者形成演奏的肌肉記憶,避免肢體出現多余的演奏動作,提高肢體的協調性與靈活性,保證鋼琴演奏的整體藝術效果,達到音色增強的訓練目的。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靈活科學地運用踏板,能夠使得鋼琴的和聲效果更為突出,有效強化鋼琴演奏的整體音樂節拍。由此可見,鋼琴演奏時,演奏者需要根據鋼琴作品,合理地運用踏板,進而使得踏板的藝術價值得到充分發揮。部分演奏者錯誤地認為,踏板不能獨立地發揮出音樂效能,為此踏板在鋼琴演奏中,不具備較大的價值,屬于“雞肋”的功能設計。通過對鋼琴演奏技巧分析可知,美妙的鋼琴音色,鋼琴音調的高低強弱,都與踏板存在著一定的關聯。為此,在鋼琴演奏時,需要探究分析踏板與鋼琴音色之間的關聯性。
筆者認為,演奏者進行鋼琴彈奏時,靈活地配合踏板的使用,能夠為鋼琴的音色賦予獨特的藝術氣息,提升鋼琴演奏的音色感染力與藝術魅力。基于踏板的靈活應用,可使得鋼琴的和聲更加多樣化,進而使得鋼琴的音色更加醇厚,為聆聽者營造藝術的殿堂。通過對鋼琴踏板的運動模式分析可知,踏板的使用方法非常多,且十分靈活,可基于演奏者的鋼琴彈奏習慣、鋼琴音樂作品的旋律特點,對踏板進行靈活應用,以保證鋼琴演奏時發出預期的音色效果。演奏者進行鋼琴彈奏時,為增強鋼琴音樂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發揮出鋼琴彈奏的音樂張力,要求演奏者具有敏感的聽覺感知力,可基于鋼琴演奏的旋律變化,準確無誤地控制踏板。在手腳協同并用下,保證踏板踩踏的力度恰到好處,展現出預期的鋼琴演奏音色效果。由此可見,踏板運動的方式,與鋼琴音色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性,演奏者對踏板的靈活準確控制,使得踏板的運行松弛有度,進而配合手指彈奏的節奏,使得鋼琴的音色更加準確、穩定,有效避免出現音符延遲問題,影響到鋼琴演奏的整體藝術效果。在踏板、觸鍵的靈活控制下,演奏者傾注自己的情感,表現出鋼琴音樂作品的文化底蘊與精神追求,進而發揮出鋼琴樂器的演奏藝術價值。
通過對鋼琴音樂作品進行解析可知,每一首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使得鋼琴演奏過程中,有效展示出鋼琴作品的音樂魅力,演奏者需要格外注意鋼琴踏板的運用。在實際演奏鋼琴作品時,演奏者需要對作品進行深入的了解與認知,如鋼琴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具體時間,以及作曲家的人生經歷、藝術風格等,保證演奏者準確把握鋼琴音樂作品的藝術定位與思想高度,有效利用踏板,使得鋼琴的音色得到有效展示。
例如,巴洛克時期創作的鋼琴音樂作品,演奏者進行作品演奏時,并不能過于頻繁地使用鋼琴踏板,進而影響到音樂作品的音色效果。若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作品,演奏者為更好地展示作品的音色,在實際演奏階段,可靈活應用鋼琴踏板,提升鋼琴音色的藝術表現力。如在同一個和弦進行彈奏時,為保證彈奏的音色,應當在低音區盡量少用踏板,而在高音區進行演奏時,可合理應用鋼琴踏板。鑒于鋼琴踏板使用的特殊性,初學者進行鋼琴演奏時,為盡快掌握演奏技巧,不建議初學者使用鋼琴踏板,應當穩扎穩打地開展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
筆者認為,鑒于鋼琴踏板與鋼琴演奏音色的特殊關聯性,演奏者在實際使用踏板時,為保證鋼琴踏板使用的有效性與可行性,需要進行綜合考量,如鋼琴演奏的場地、音響效果、傾聽人群、周邊環境等。在演奏者使用鋼琴踏板時,可基于演奏時的情感變化、思想狀態,對鋼琴踏板進行合理的利用。例如,演奏人員期望表現出厚重、連貫的音色效果,則可以采取延音的技巧,靈活使用踏板。若演奏人員期望表現出靈動、縹緲、曼妙的音色藝術效果,則可以采取弱音的方式,合理使用踏板。在鋼琴踏板使用過程中,可基于演奏的音色表現需求,靈活準確地踩踏鋼琴踏板,如在快速抖踏的處理下,能夠有效增強音效,表現出清脆的音色。
綜上,筆者以鋼琴演奏為例,重點闡述了鋼琴演奏技巧與音色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對鋼琴的觸鍵方式、踏板的靈活運用,可有效提升鋼琴的音色藝術效果。今后,在演奏者進行鋼琴訓練時,應當循序漸進地開展觸鍵練習、踏板練習,在由易到難的階梯進步過程中,夯實演奏者的鋼琴基本功,為演奏者今后的鋼琴作品彈奏鋪墊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