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耶倫正對印度進行其就職以來的首次訪問。據《印度教徒報》11日報道,耶倫當天出席印美第九次經濟與金融伙伴關系會議時稱,美國致力于加強與印度的雙邊經濟聯系和協作水平,促進兩國經濟穩定增長,“全力支持印太地區經濟繁榮”。同樣出席會議的印度財長希塔拉曼表示,印度將持續強化與美國的密切合作,以更具協同性的方式,通過多邊機制應對全球經濟挑戰。
希塔拉曼在講話中還突出強調了印美在諸多領域的“共同語言”,以此來闡明“美國始終是印度值得信賴的伙伴”。此外,她也試圖為美提出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和“印太經濟框架”背書,“(上述機制和框架)進一步擴大了我們的合作,并成為(兩國)在多個領域強化合作的重要平臺”。
在訪問微軟位于新德里的印度開發中心期間,耶倫在表達“歡迎印度成為強國”的同時,沒忘渲染中國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威脅”。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耶倫認為,美國與印度都“有興趣”在“某些國家將貿易作為地緣政治武器”的國際環境中強化供應鏈合作。她舉例稱,美國金融開發機構決定向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制造商提供高達5億美元的融資,用于支持其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建廠,“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印度的生產能力,還使供應鏈得以遠離中國”。她還稱,“美國的策略是不斷地豐富供應鏈,以對沖過度集中的風險”,“西方公司正建設中國以外的多元供應鏈”。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本月早些時候出席活動時表示,開放應該是雙向的,合作應該是互惠的。個別國家熱衷搞小圈子,鼓動“脫鉤斷鏈”,構筑“小院高墻”,推行“友岸外包”,建立“芯片聯盟”,編織排他的經濟框架,妄圖拉幫結伙遏制打壓中國,給世界經濟正常發展和全球供應鏈安全造成嚴重沖擊,對華打壓只會適得其反。
分析認為,盡管耶倫的印度之行被認為是美國主動“擁抱”印度,但印美在鋼鐵關稅領域的貿易爭端、印對美產哈雷摩托征收報復性關稅、數字貿易、數據本地化規則等方面的分歧近年來從未間斷甚至愈演愈烈,因此印美關系走向仍有待觀察。▲(胡波波 王逸)
環球時報20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