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高臺土地資源豐富,光照強,日照時數長,有效積溫高,降雨量偏低,種植釀酒葡萄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高臺祁連葡萄莊園于1999年開始引種栽培釀酒葡萄,其中的部分葡萄園產量低、品質差,效益不好,生產經營呈現虧損態勢。實踐證明,這類低產園通過土壤改良、品種更換、樹形改造、樹體復壯等技術措施很好地實現了改優增效,現將其技術經驗總結如下。
1 形成低產園的原因
1.1 晚霜凍、低溫凍害頻繁發生 高臺縣祁連葡萄莊園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屬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氣溫較低,春季寒潮天氣多,特別容易發生低溫凍害和晚霜凍害。自釀酒葡萄建園至今,2004年、2008年、2012年分別發生了嚴重的晚霜凍害,2007年11月、2021年11月葡萄苗木還未埋土防寒時氣溫驟降,最低溫達到-24℃,嚴重的晚霜凍害、低溫凍害導致芽苞凍傷、部分根系凍死,葡萄植株生長勢弱,葡萄基地出現缺株斷行,部分地塊缺苗比較嚴重。
1.2 土壤肥力不足,葡萄園管理不善 高臺土壤以沙土或沙壤土為主,土層相對較薄,水肥滲漏嚴重,保水保肥能力較弱,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鹽堿較重,肥力嚴重不足,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同時由于生產操作不規范,抹芽定梢不合理,副梢處理不及時,冬季修剪結果母枝選留量過大,造成樹形混亂,生長偏弱。
1.3 部分品種栽培表現差,品質低劣 剛建園時,引進栽培了佳美、佳麗釀、白羽等釀酒葡萄品種,通過多年栽培觀察,這些品種在本地區栽培表現相對較差,具體表現為抗病性差、品質不良等,尤其在葡萄成熟期出現果實著色差、易霉爛現象,效益低下,市場前景黯淡。
2 低產葡萄園改造關鍵技術
2.1 改良土壤,加強水肥管理 采取更換土壤、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措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狀。生長期加強葡萄園水肥管理,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促進枝條生長,生長后期以磷、鉀肥為主,確保果實著色,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時促進花芽分化和枝條成熟。灌水結合施肥進行,每次施入肥料后及時灌水,全年灌水6~8次,葡萄成熟前20天控水,防止裂果霉爛。
2.2 改優品種 針對品質差、銷路不好的葡萄要更換品種,一是可將原來的葡萄植株挖除,栽植新的品種;二是將原來葡萄植株在冬季修剪時平茬處理,待第2年新梢萌發半木質化時進行嫩枝嫁接。改良品種可選擇在當地適應性強、品質優的梅鹿輒、蛇龍珠、西拉、馬瑟蘭、黑比諾、貴人香等。
2.3規范整形修剪 根據架形和樹形,結果母枝實行短梢修剪。傾斜式獨龍干形(廠字形),剪留1個主蔓,根據生長勢強弱選留結果枝組,生長勢強的品種1 m主蔓留4~6個結果枝組或8~12個結果母枝,生長勢弱的品種Im主蔓留3~4個結果枝組或6~8個結果母枝,結果母枝短梢修剪,留1~3芽。無主干多主蔓規則扇形,每株留2~3個主蔓,每個主蔓留2~4個結果枝組或4~8個結果母枝,結果母枝短梢修剪,留1~3芽。2.4補齊苗木對于缺苗嚴重的地塊,可在缺苗區域補栽嫁接苗或扦插苗,一般補植品種要與原栽植品種一致,否則會造成成熟期不一致,給采收帶來困難。對于缺苗量少的地塊,可通過當年新梢或1年生枝條壓條補缺株,當年新梢壓條一般在新梢生長達到缺株部位時挖坑壓下,新梢頂部露出地面;1年生枝壓條需要在前1年冬季修剪時剪留足夠長的成熟枝條,待第2年苗木出土后在缺苗處挖坑壓入。
2.5 做好自然災害、病蟲害防控 河西走廊氣候干燥,降雨量相對較少,容易發生低溫凍害和晚霜凍害。要根據氣溫變化情況,及時采取防御措施。日常生產中,尤其是在花前、花后等關鍵環節,要提前噴藥預防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葡萄葉蟬等病蟲害。
參考文獻
[1]白耀棟,王元元.2020年春季甘肅高臺釀酒葡萄晚霜凍害調查[J].西北園藝(果樹),2020(06):50-51.
[2]郝燕,張坤,甘肅河西走廊釀酒葡萄晚霜凍害成因及補救措施[J].甘肅農業科技,2013(02):60-61.
[3]崔萍,汪澤鵬.寧夏釀酒葡萄低產園改造關鍵技術[J].果農之友,2008(07):19+29.
[4]劉效義,李樹勛,寧夏賀蘭山地區釀酒葡萄低產園改造[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06(06):28+31.
[5]韓華.劣質葡萄園綜合管理改造技術[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農業產業化,2005(03):54.
[6]馬愛紅,郭紫娟.低效葡萄園改造更新技術[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07):26-28.
[7]韋秀永,吳祥.低產水晶葡萄園改造技術[J].農技服務,2014,31(03):32+34.
【基金項目】:2021年省級財政林業資金(甘財資環[2021]34號)甘肅河西走廊釀酒葡萄樹形優化及機械化配套技術示范推廣項目。
王文琳,甘肅省南華生態建設管護中心,郵編734300(高臺)。
收稿日期: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