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關工委副主任 宋家浩
“紅色基地大家游、紅色歌曲大家唱、黨史知識大家答、黨史故事大家講”,這是今年青少年黨史學習活動月我對廣西各級關工委開展的系列活動的簡要概括。我感到今年廣西區內的青少年黨史學習工作抓住“新”、抓得“實”、抓得“緊”,全區青少年黨史教育工作煥發了新活力,傳承紅色基因工作展現了新成效。
工作方式新。
中國關工委推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網絡地圖,云游打卡、留影紀念、推送轉發成為青少年和“五老”的熱點話題和常規動作。一經推廣,深受青少年的喜歡和推崇。今年5月以來,我們在南寧地鐵1 號線6 節車廂以紅色為主色調,開設“感黨恩 跟黨走”流動黨史館地鐵主題專列,車廂內黨史知識和紅色標語隨處可見,車載電視循環播放黨史宣傳片,乘客進入“沉浸式”體驗中。這也是廣西關工委創新開展學黨史的一個縮影。7月份,我看到了一篇東興市一名青少年參加網絡基地打卡活動的感想。他說:“去東蘭烈士陵園,認識了解我心中的英雄——拔哥(韋拔群),一直是我想做的一件事,但因疫情一直沒能成行。現在可以直接在線打卡了解拔哥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我感到特別興奮!”我想這不僅是一名青少年的心聲,更是千千萬萬名青少年的共同感悟。還有不少青少年在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時表示,某個故事已經在網絡基地上看到,現在看到的事跡脈絡更全更清晰了。同時,在和各基地負責人的交流中也了解到,自推廣網絡打卡活動后,打電話詢問和現場參觀的客流量明顯比往年增多。這充分體現出今年推出的“線上打卡+線下游學”工作形式,不僅讓學習黨史的渠道更方便了,還更增強了學習過程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黨史教育工作實。
活動月期間,最能體現“實”的,一是聯合廣西革命紀念館舉辦的“童心向黨·我們從未忘記”跨省主題研學活動。廣西青少年《民族團結一家親》情景劇和遼寧青少年《革命先烈我想對您說》讀信環節,為活動注入了活靈魂。二是聯合7 所教育基地開展的“紅領巾講解員培訓”活動,以訓帶學,以激發青少年的榮譽感而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對待學黨史這件事,帶動青少年在學中干、在干中學。關工委+教育基地,拓展了教育基地在青少年育人工作中的最大效能,推動黨史教育活動走深走實。三是把全年唱響同一首歌——《領航》活動貫穿始終。當前,“我的家風、家教”主題征文活動和“我向習爺爺說句心里話——2022 廣西少年兒童喜迎二十大歌手比賽”等主題系列活動,正在全區各地掀起熱潮。系列活動銜接緊。
近30年來,我區各級關工委打造了很多黨史教育工作品牌,如“百老進百校 鑄魂護航活動”“關工小站”“文秀課堂”“新三好講堂”“青少年校外學習站”“五老傳承技能工作室”等,使得各類宣傳報告會、讀書活動、征文比賽、文藝演出等在黨史活動月期間常態化開展,全區各地活動精彩紛呈、交相呼應,多量保質增大了廣大青少年接受黨史教育的機會。我區第四屆創新杯“老少頌黨恩·喜迎二十大”主題作品征集活動共收到32436 篇(幅)青少年和“五老”的文字作品、圖片作品、朗誦作品等,表達了他們堅定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的信心和決心。各地關工委也積極響應,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讓“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在全區迅速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