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22達摩院青橙獎名單正式公布,15位青年科學家獲獎,這群人平均年齡僅33歲,六成來自基礎學科,他們將得到百萬獎金及全方位的科研支持。
29歲的白蕊,現在是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她參與并主導了全球唯一覆蓋完整RNA循環的剪接體系列成果,為相關遺傳病和癌癥機理研究帶來新思路。如今,白蕊被導師施一公院士稱為“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對于科研,她這樣看待——“正因為剪接體研究是世界難題,我們才要去做,要是不敢,第一步就輸了”。
“做科研,很難知道終點在哪里”,這句話在清華數學科學中心教授吳昊口中看似輕描淡寫,卻飽含她對數學的獨特深情,她說:“從不覺得女生不適合學數學”。高中時,吳昊同獲數、物競賽一等獎,保送清華,后來師從兩位菲爾茲獎得主,如今35歲的她是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以及數學科學系的教授、博導。
引力物理學家邵立晶,以宇宙為實驗場參與了人類天文史上的壯舉,拍下5500萬光年外第一張黑洞照片;化學物理家楊杰在飛秒尺度給分子“拍電影”,無數次高速拍攝中,他首次發現水分子間的“量子拖拽”……
他們是閃耀自信光芒的新一代科學家,有著“第一就是第一”和“敢于打直球”的銳氣,他們敢想敢為、舍我其誰不斷向世界級科研難題發起挑戰。
(據中青網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