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繳350元的是啥醫保,能得到哪些保障?”“為什么居民醫保繳費今年又漲了?值不值得繼續繳?”9月起,湖南各地陸續啟動了2023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簡稱“居民醫保”)繳費工作。繳費標準逐年提升,有些居民表示不解,也有不少人詢問參加醫保能享受怎樣的報銷待遇。
居民醫保為什么年年“上漲”?據醫保部門介紹,醫保費用上漲有多種原因。首先,隨著經濟發展、新藥和新醫療技術的使用等原因,醫療成本、醫療價格也在上漲,為了適應醫療服務的價格提升,醫療費用也在上漲,醫保的報銷費用也在上漲。
其次,保障待遇水平在不斷提高。現在的居民醫保整合了原有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兩項制度,主要針對沒有工作、沒有單位的人群。在新農合10元保一年的時代里,保障水平是住院一年只能報幾百元,門診不能報銷或者只能報10元、20元。隨著繳費標準的上漲,醫保基金池比原來充裕,醫保基金運行更平穩,保障也更充分,報銷金額不斷上漲,報銷范圍不斷擴大。例如,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從2018年的65.6%提高并穩定在目前的70%左右,是新農合建立之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35%的近兩倍;居民醫保的用藥保障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基本醫保藥品目錄數量自2017年起每年開展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數量從1500多個增加到2800個。
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個人繳費標準提高的同時,國家對城鄉居民參保給予的財政補助標準也同步提高,2023年湖南居民醫保籌資標準不低于960元/人,其中財政補助不低于610元,財政補助額一直保持在個人繳費的1.5倍以上。
繳費350元后,群眾能夠享受的醫保補助有哪些?具體來說,參保人可享受以下醫保待遇:
門診統籌:參保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通門診和43種慢性病、特殊疾病門診,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不設起付線,限額內報銷比例70%,年度限額由各市州結合實際制定。
“兩病”用藥保障:參保的高血壓、糖尿病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時,“兩病”藥品政策范圍內費用不設起付線,限額內報銷比例70%,年度最高報銷高血壓360元、糖尿病600元,達到慢特病門診保障準入標準的最高報銷1800元。
住院保障:參保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起付線是鄉鎮衛生院不低于200元、縣級醫院不低于500元、市級醫院不低于1000元、省級醫院按上年度住院次均費用的10%左右確定(1500元至2300元)。報銷比例則是鄉鎮衛生院不低于80%、縣級醫院不低于70%、市級醫院不低于60%、省級醫院不低于50%(分50%、55%、60%三檔)。住院報銷年度最高限額15萬元。
此處,還有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
(摘自《長沙晚報》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