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林某通過某購物網站在陳某經營的店鋪內購買了一部內存為512G的蘋果手機。然而收到手機后,林某發現,配套的充電器、數據線等配件并非其宣稱的原裝正品,且手機使用過程中出現卡頓、耗電快、卡屏等問題。林某通過蘋果官網查詢,顯示該手機已激活,保修及技術支持已過期。隨后,林某又撥打蘋果官方客服電話查詢,確定涉案手機為64G改512G,且非國行手機。由于雙方溝通無果,林某向山東省招遠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某退還貨款5345元,并支付三倍經濟損失即16035元。
招遠法院認為,林某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其確系從被告陳某處購買的涉案手機,雙方由此建立網絡購物合同。林某支付了與國行正品價格相差無幾的購機款,陳某理應按照約定交付原告全新國行正品手機,卻發給林某人為改裝的非國行正品手機,其行為已構成欺詐。結合查明事實,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規定,按照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賠償損失。
法院最終判決陳某返還林某貨款5345元,賠償林某經濟損失16035元,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