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
在越來越先進的當代醫療敘事中,藥已經溢出藥的傳統概念,治愈也外溢到非器官的云狀態,當消極情緒堆積在毛細血管,這個時候如果你能夠爆發自主一笑,往往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疏通。閱讀,貌似這樣一種藥。
閱讀沒有藥品的實物形態,不是藥片膠囊針劑,但它應該具有最細微的分子結構,能夠輕易穿過血腦屏障,直接刺激多巴胺分泌:于是,奇效出現——你笑了!隨著發自內心的哈哈一笑,低落頓時獲得提振。這是我的私人經驗。我已經許多次,被閱讀治愈。最神的,是一次最極簡閱讀,發生在某一次嚴重灰暗時刻,那一天終于厭倦到連手機都懶得打開了,連刷屏與聊天都變得無意義了。事后我想,一定是我生物本能中的記憶軌跡,驅動我翻開了一本書:《辭海》。當時我就坐在地板上,背靠書柜,書柜里就有那本厚厚的大部頭《辭海》,我不知道為什么,一瞅之下,我就看中了它,就搬出了它,就翻開了它。我讀的是這么一段,是讀,不是看;是讀出聲來,讓自己聽見,讓聽見震動身體——“人的生物定義:人,是一種靈長目人科人屬物種。人,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一種普通動物。人屬于真核域、動物界、后生動物界、后口動物總門、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羊膜總綱、哺乳綱、獸亞綱、真獸次亞綱、靈長目、真靈長半目、直鼻猴亞目、人猿次目、狹鼻下目、真狹鼻小目、人猿超科、人科、人亞科、人族、人屬、人亞屬、智人種。”一字一頓讀到這里,我笑了!
我已經笑不出來有很長時間了。就這一下子,我把自己讀笑了。噢原來我是個人啊!噢原來我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一普通動物啊!我的生物定義,原來竟是如此恢弘、繞口和復雜!真是讓人費心了!摸摸書,放下書,站起來,看窗外,只見植物的綠,倏忽亮了起來,一派生機,它們不再是灰色,不再對我冷漠。也有很長時間不知道餓的我,突然就餓了!就有食物香氣,憑空升起,裊裊纏繞我。走!出門去,買菜去,我是如此迫切想要為自己下廚,想要吃到我最喜歡的那一口——就這樣,我活過來了。一出門,一采購,與賣菜人各種歡喜問答,眼耳鼻舌身意,都投入食材,嗅到不同蔬菜的鮮香氣息,心里頭漸漸舒暢起來——其實這就是昨天的生活,這也就是以往的生活,生活沒有遠離我,是我走遠了走偏了。蘿卜白菜西紅柿大家好,我回來了——很神奇地治愈不是嗎?
不敢說大話打包票,我完全有可能再次淪陷,再次需要被提拔被救贖,我想我的生物記憶,對于閱讀的經驗,在一次又一次強化以后,如果將來有需要,我應該記得,再一次地,選擇閱讀。感謝上帝,世界上書籍很多。
如果說閱讀僅僅只是學習知識,那太狹隘了。無論是誰,無論誰有多么成功、有多么幸福,人人都有軟肋和缺點,一不當心,就有可能走向抑郁,這是靈魂的疾病。靈魂有多敏感,就有多脆弱,不要問為什么,這就是人生。
當然,拯救自己靈魂,有多種方式。我對閱讀的依賴,或許只是一味偏方。不過它既然對我有用,對我不少朋友有用,那么對更多的人,也許也有用。在這個宇宙中,在這個世界上,神奇是顯然存在的,人類尚不能理解和解釋的更高智慧,顯然是存在的。這是我近年來,通過廣泛閱讀和親身經歷,獲得的感受,也用我的生活包括寫作,在反復探索和見證。因此我相信:閱讀是一種藥。當你讀到與你對路的文字,這些文字一定內含激活因子,在你身上,會使木杖開花。
(源自《作家文摘》)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