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濰坊濱海國際放飛場成功放飛“中國空間站”主題風箏,慶賀神舟十三號飛船航天員歸來。
“中國空間站”主題風箏把傳統扎制技法與現代數字技術結合,歷時兩個多月制作完成,逼真地展現了神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以及航天員出艙行走的景象。
該風箏總長160多米,主體以天宮空間站原型縮比制作,分天和核心艙、神舟飛船、龍尾3部分,高6米、寬3.5米;后面龍尾采用傳統濰坊風箏龍頭蜈蚣的腰身,總長約150米,其中前30件腰片還展現了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美對接,依賴傳統工藝“風箏碰兒”。風箏中帶有附屬機關,只要將“風箏碰兒”放到風箏線上,它就會隨風自動與風箏對接。此外,風箏中還涉及了諸多機械和電子原理,如航天員出艙即通過電機+杠桿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