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夢迪,王筱莉,張 靜,陳淑琴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管理學院,上海201620)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知識逐漸成為企業商品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性資源。根據知識可被編碼的程度,Polanyi[1]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指能夠進行編碼并且可以用正式的語言轉移給他人的知識,而隱性知識是指不易用語言表達也不易轉移給他人的更深層次的知識。在企業的知識總量中,隱性知識占據了絕大部分,是企業創新的重要基礎[2]。相關研究表明,隱性知識可以借助員工之間的互動交流在企業內部進行傳播,并逐漸形成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3]。因此研究企業內部隱性知識傳播動態,建立有效傳播模型對企業知識管理以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隱性知識及其傳播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而企業知識庫的構建和管理是企業進一步發展和實現持續競爭優勢的保證[4]。在復雜的經營環境中,企業通過知識庫的建設,有效地將不同來源、不同層次和不同內容的知識進行整合,可使單一、零碎的知識有序流通,提高企業內部知識的傳播利用率[5]。當前知識庫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推動作用已經在眾多研究中得到了共識[6-7],但較少有研究將隱性知識傳播與企業知識庫放入同一模型進行探討。事實上,隱性知識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知識庫為知識的傳播和流動提供了便捷,那么知識庫的存在能否促進企業中隱性知識的傳播?如果能,企業該如何充分發揮知識庫對知識管理的促進作用?這些問題亟待深入研究。
由于隱性知識不易編碼,其傳播往往需要面對面進行,這與傳染病的傳播有著相似之處,因此許多學者基于SIR模型對隱性知識的傳播進行研究。如段哲哲等[8]基于SIR模型研究“S”型變化遺忘率對企業隱性知識傳播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網絡科學的興起和發展,復雜網絡成為學者們對真實系統進行簡化表示的主要工具[9]。朱宏淼等[10]對某企業員工社交網絡的拓撲性質進行研究,發現員工交流的網絡結構特征與無標度網絡相似。Lin等[11]在不同網絡中對知識創新和擴散過程進行研究,發現知識的增長和傳播效率在無標度網絡中最高。綜上可知,無標度網絡與企業員工交流的網絡結構相似,可以更好地刻畫企業隱性知識的傳播過程。
雖然學者們對隱性知識傳播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在定量研究中,較少研究考慮到企業知識庫的存在對隱性知識傳播的影響。知識庫是影響企業隱性知識傳播的重要因素,有助于知識在企業中的流動,促進隱性知識在員工個體間的轉移。因此,為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SIR模型,考慮企業知
識庫因素對隱性知識傳播的影響,在無標度網絡中對企業隱性知識的傳播過程進行研究;利用微分動力學和下一代矩陣方法,計算模型的傳播閾值,并用MATLAB軟件對模型進行仿真分析,探討知識庫存在下企業內部隱性知識的傳播規律。
本文針對某一隱性知識在企業中的傳播,以企業中員工個體為節點,員工之間的隱性知識交流為節點的連邊進行模型構建,由于企業員工之間的交流是相互的,可將以員工為節點組成的社交網絡看作無向網絡。結合企業知識庫對隱性知識交流與傳播的影響,本文以經典的傳染病模型為基礎,提出SSeIR-B模型。根據員工在隱性知識傳播中所處階段的不同,將企業員工節點分為S、Se、I、R四種狀態,同時,在模型中加入企業知識庫B,具體含義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類型節點的具體含義
在SSeIR-B模型中,考慮知識庫的企業隱性知識傳播各節點的轉化規則如下:
(1)未知者S可利用知識庫進行自主學習,并以自學率p轉變為潛伏者Se。同時,未知者S也可通過與傳播者I接觸進行隱性知識的學習,以傳播率λ1轉變為傳播者I。
(2)潛伏者Se通過與傳播者I接觸,以傳播率λ2轉變為傳播者I,由于潛伏者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其傳播率將高于未知者,因此有λ2〉λ1。
(3)傳播者I因知識淘汰或升級以免疫率γ放棄對該隱性知識傳播變為免疫者R。
(4)企業可通過獎勵機制促進員工隱性知識的共享,假設企業獎勵強度為α;同時知識庫的知識也會隨著技術進步而被淘汰,假設企業知識庫中知識的淘汰率為β。
由上述轉化規則,可得到該模型的節點狀態轉移圖,如圖1所示。

圖1 考慮知識庫的企業隱性知識傳播模型示意圖
根據圖1建立該模型的微分動力學方程,得到系統(1):

其中,k為節點的度,1≤k≤Δ,Δ為節點最大的度,Sk(t)、Sek(t)、Ik(t)、Rk(t)、B(t)分別為在t時刻度為k的無知者、潛伏者、傳播者、免疫者、知識庫的密度。同時,為無標度網絡中未知者遇到傳播者的概率,p(k)為無標度網絡的度分布為網絡的平均度。
本文用下一代矩陣方法計算系統(1)的傳播閾值。考慮系統(1)的平衡條件,可知存在一個無知識平衡點對于系統(1),只有隔間Ik(t)、B(t)會導致未知者發生知識感染,因此,得到這兩個隔間的新感染和轉移如下所示:


矩陣f、v在E0處的雅克比矩陣為:

傳播閾值R0可通過FV-1的譜半徑計算得到,即R0=ρ(FV-1),可得出:


令Z′=L-1ZL,其中矩陣L為:

計算得到Z′的特征方程行列式如下:


傳播閾值R0表示在傳播初期企業中只有一個
其中,二階矩傳播者時能將這一隱性知識傳播給其他員工的最大數目。由式(10)可知傳播閾值與傳播率λ1和λ2、自學率p、免疫率γ以及網絡結構密切相關,這些因素對隱性知識能否在企業中傳播具有重要影響。當R0〈1時,傳播者數量將逐漸減少最后變為0,即隱性知識無法在企業中傳播開來;當R0〉1時,隱性知識可以在企業中傳播開來[12]。
本文使用MATLAB軟件對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數值仿真分析。參考已有的研究文獻[13],將無標度網絡的度分布設置為:p(k)=2m2k-3,其中,最小度為m=3,網絡節點總數N=1 000,初始傳播者I0=1,時間周期t=10。考慮到無標度網絡節點度的差異性,為避免偶然性的影響,本文選取50次不同初始傳播者進行研究,并取其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圖2展示當α=0.02,β=0.025,γ=0.5,λ1=0.3,λ2=0.6,而p為0.1、0.5、0.9時節點密度的變化趨勢。由圖2(a)可知傳播者密度的峰值隨自學率p的增大而增大。由圖2(b)可知,知識庫中知識的含量也隨p的增大而增大,這是由于自學能力是一種重要的個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知識交流的效率[14]。增大自學率使得更多的未知者轉換為潛伏者,在與傳播者進行隱性知識交流時,因其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更容易學習到隱性知識,從而使得傳播者和知識庫的密度有所提高。由此可知,提高自學率能夠促進知識庫中的知識在企業中的流動,從而促進企業中隱性知識的傳播。

圖2 自學率p的變化對節點密度的影響
圖3展 示 當β=0.025,γ=0.5,λ1=0.3,λ2=0.6,p=0.5,而α為0.02、0.04、0.06時節點密度的變化趨勢。由圖3(a)可知α的變化對傳播者密度影響不大。由圖3(b)可知隨著α的增大知識庫中的知識含量顯著增加。由此可知獎勵強度僅對傳播者有顯著影響,增加獎勵強度只能鼓勵更多的傳播者將知識共享到知識庫中,而未知者和潛伏者不會因為獎勵強度的增大而努力成為傳播者。這是由于傳播者本身擁有隱性知識,其受到獎勵機制的激勵只需將隱性知識進行共享,而對于未知者和潛伏者來說其付出的努力和成本將遠高于傳播者,因而獎勵強度的提高對未知者和潛伏者有較小影響。

圖3 獎勵強度α的變化對節點密度的影響
圖4展示 當α=0.02,β=0.025,γ=0.5,λ1=0.3,λ2=0.6,p=0.5時,SSeIR-B模 型 和SIR模 型 中 各 類節點密度的變化趨勢。通過圖4(a)和(b)對比可知,SSeIR-B模型中未知者人數下降得更快,同時傳播者達到峰值時的密度和時間都有所提升,最終穩定狀態下免疫者密度增加。因此,企業知識庫可以使隱性知識的傳播速度變快,傳播范圍更廣,知識庫對企業隱性知識傳播有促進作用。這是由于在企業隱性知識流動過程中,知識庫為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15],員工通過在知識庫中自學,獲得一定知識基礎,從而有效提高了隱性知識傳播率。因此企業應重視知識庫系統的構建與管理,充分利用知識庫系統提高隱性知識在企業中的傳播。

圖4 不同模型各類節點的密度變化
本文基于經典SIR模型,建立考慮知識庫的企業隱性知識傳播模型,提出鼓勵員工將隱性知識共享到知識庫的獎勵機制,使得模型更加符合現實中企業隱性知識傳播規律,應用下一代矩陣法推導出某一隱性知識在企業中傳播與否的閾值條件,并在無標度網絡中對模型進行動態仿真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企業知識庫可以提高企業中隱性知識的傳播速度,擴大隱性知識的傳播范圍,知識庫的存在對企業隱性知識傳播有促進作用;(2)企業獎勵強度的提高可以增加企業知識庫中知識含量,即企業獎勵強度對傳播者有較大激勵作用,但對未知者和潛伏者的激勵作用較小;(3)自學率與企業傳播者密度呈正相關,提高自學率可以增加企業中傳播者以及最終穩定狀態下免疫者的數量。
本文研究對企業中隱性知識的有效傳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根據以上研究結論,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企業應重視知識庫對隱性知識的促進作用,加強企業知識庫的建設和管理。企業知識庫能夠推動隱性知識的編碼化程度,實現知識的無障礙交流與共享,企業應積極開發和完善知識庫系統,并隨著知識的更新步伐不斷更新知識庫中的知識,為員工提供實時且高質量的知識。
第二,企業應建立完備且多元化的知識共享獎勵機制,根據員工分享到知識庫中知識的質量以及層次的不同,提供如獎金、聲譽、職位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獎勵,為員工提供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激勵措施。同時企業應定期公布高質量共享的員工排名及相應獎勵情況,提高其他員工共享知識的積極性。
第三,企業應提高員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員工通過自學構建知識體系,增強知識吸收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保持持久學習。同時企業應營造具有良好學習氛圍的企業文化,加強各部門間緊密合作,促進員工間交流配合,充分調動員工傳播隱性知識的積極性,促進隱性知識在企業中的傳播。
本文在模型構建時僅考慮知識庫中與某一隱性知識相關的知識對隱性知識傳播的影響,而在現實中企業知識庫內有許多不同的知識,未來將對知識庫中不同類型的知識對隱性知識傳播規律的影響進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