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紅升
2022年7月27日下午,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之際,“八一勛章”和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部隊官兵和文職人員代表整齊列隊,氣氛莊重熱烈。持槍禮兵正步入場、佇立兩側,頒授儀式開始,全場高唱國歌。
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等獲得“八一勛章”的同志依次上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他們佩掛勛章、頒發證書,同他們合影留念。
對于杜富國和聶海勝,大家不陌生,前者是排雷英雄,后者是“英雄航天員”。但關于錢七虎,許多人或許并不了解。
解密之前,他的名字和地下國防工程一起,都是最高機密。直至近年來,人們才知道,他用畢生心血,為中國鑄就了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
“愛黨信黨跟黨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

錢七虎
錢七虎一直在辦公室里擺放著周恩來總理的個人照片。1960年,因成績優異,在哈軍工學習的錢七虎被選派到蘇聯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學習深造。第二年,周恩來總理赴蘇聯參加蘇共22大會議,其間接見了中國留學生,并合影留念,勉勵大家努力學習,回國后更好地建設新中國,錢七虎就是其中之一。
“我非常尊敬周總理。他鞠躬盡瘁為人民,毫無私情。他一生為黨為國的高貴品質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這是錢七虎的親身感悟。“我這個鄉下的窮孩子,能翻身解放,過上如今的好日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全靠黨和國家。”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臨近上海的江蘇昆山陷入戰亂,百姓們被日本侵略者逼得流離失所。那一年,母親在逃難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家人期望他有顆英雄虎膽、驅寇降魔,又因他在家中排行老七,故給他取名“錢七虎”。“在那條小船上,母親怕我的啼哭引來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淚水。”錢七虎忘不了在日軍鐵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時光,“我們小時候常常看見日本的‘啪啪船’去農村搶軍糧。”“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錢七虎解釋道,“因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工作時會啪啪作響。”每當這時,村里每家每戶的門被肆意砸開,找糧食、抓牲口、搶雞鴨,到處雞飛狗跳、雞犬不寧、一片狼藉。
那時,錢七虎所見所聞都是慘不忍睹的日軍暴行和人民群眾苦難經歷。“這是因為我們國家不強,軍隊不強。”炮火和危難,激蕩著少年樸素的愛國心潮。
1954年,新中國成立第五年,依靠政府的助學金,錢七虎完成了中學學業。作為優秀學員,他原本有直接選派到蘇聯學習的機會,但這時消息傳來:國家急需一批軍事人才,新成立不久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準備招生,他被視為好苗子。錢七虎說:“組織叫我干啥就干啥,愛黨信黨跟黨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他毫不猶豫選擇去哈軍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衛國,不管犯我中華者是哪里來的“啪啪船”,都要讓它有來無回。在這里,他與防護工程專業結緣,走上國防事業生涯,用一生的時間做一件事——為國家鑄就“地下鋼鐵長城”。
當時,哈軍工有五個系,都是保密專業,其中有兩個專業是絕密的,包括防護工程專業。錢七虎正好被分配到這里學習。隨著學習研究的深入,錢七虎對這個專業重要性的認識日益深刻。抗美援朝結束后,學校組織高年級學生赴朝鮮參觀了上甘嶺戰役的坑道,錢七虎切身感受到坑道防護工程可保護部隊不受炮彈炸彈轟炸打擊,確保部隊安全。百聞不如一見,他與所學專業建立起越來越深厚的感情。
在哈軍工學習的6年里,錢七虎沒有游覽過哈爾濱之冬晶瑩剔透、五光十色的冰雕冰燈,沒有觀賞過松花江初春冰面漂亮的裂紋冰縫,沒有感受過淺綠色冰塊飄浮于藍色江水之中的美景。
新中國成立初期,現代化國防建設基本都是從零開始。在哈軍工,錢七虎學習所用的教材大多來自蘇聯,教材內容還只是防炮彈、炸彈的,不是防核武器的。后來,組織安排錢七虎到蘇聯留學,主要學防核武器的理論。
在莫斯科學習的4年里,錢七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專業所學中,從沒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多年之后赴俄羅斯的一次學術交流活動中,錢七虎才去了列寧墓,彌補了當年的遺憾。“為國家科技進步發熱發光,是我一生的夢想。”錢七虎說,“我是中國的軍事工程科學家,我的學習機會是國家給的,我的學習生活是很多中國農民用辛勤勞動供養的。我要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1965年,錢七虎從蘇聯學成回國后,到新成立的西安工程兵工程學院擔任教員。那時,錢七虎正準備結婚,卻二話沒說,馬上去了西安。直到兩個月后,他來北京參加學術會議,才趁會議間隙趕去結了婚。工作之余,他沒有放下自己在蘇聯就學期間就開始思考的問題——核爆炸及防護理論。
“堅不可摧的國防工程也是重要的軍事威懾力量!”
20世紀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騰,中國某個核武器爆炸試驗成功。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便冒著巨大核污染風險迅速進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他們在做實驗,觀察和解決飛機洞庫門在核爆沖擊下的質量問題。
兵之上者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當對方想用矛來攻的時候,我們有盾在防。如果說核彈是軍事斗爭中銳利的矛,那么防護工程則是一面堅固的盾。錢七虎認為,只有鑄牢防護工程這面堅固的盾牌,才能確保我國首腦指揮工程和重要戰略武器工程的安全。防護工程被譽為一個國家的地下鋼鐵長城。
那時,30多歲的錢七虎受命設計空軍飛機洞庫門。與很多從事絕密工作的科學家一樣,由于參與核爆防護工程等任務,錢七虎不得不與愛人分居16年。出發前,他只給家人留下短短6個字:“我有任務,走了。”
為了找準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他專門到核爆試驗現場調查研究。他發現,飛機洞庫的防護門雖沒有被炸壞,里面的飛機也沒有受損,但防護門發生了嚴重變形導致無法開啟。“門打不開,飛機出不去,就無法反擊敵人。必須找出問題,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這不是一扇普通的門,它不僅要保護里面的飛機免受破壞,還要在遭受核彈沖擊后能再次開啟,讓戰斗機飛出去反擊敵人。”
這是錢七虎遇到的第一個重大挑戰。為此,他自己翻譯整理了10多萬字的外文資料。為了方便研究,他經常睡在辦公室,就這樣堅持了兩年多,在核空爆防護工程理論與設計方法領域進行開拓性研究,研制國內第一套核爆炸壓力模擬裝置。1975年,錢七虎終于成功設計出當時國內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飛機洞庫門,相關成果被編入國家規范。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軍事強國開始研制新型鉆地彈、鉆地核彈,動輒數十米的鉆地深度,威力巨大。為此,錢七虎創造性地提出建設深地下超高抗力防護工程的總體構想,帶領團隊開始了艱難攻堅。經過十多年研究,他和團隊攻克一個個難關,為抗鉆地核武器防護工程的設計與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
“越是和平年代,越要重視國防工程建設。與撒手锏武器裝備一樣,堅不可摧的國防工程、完善發達的防護系統也是我們重要的軍事威懾力量,可以給潛在的敵人以警告:一旦發動侵略,必然會付出沉重代價。”錢七虎說,“防護工程兩個方面,一個是國防工程,一個是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就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兩個方面都建設了,那對敵人來說,就撈不到便宜了”,“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進攻武器,沒有強大的防護工程,一切威懾都沒用了。”
錢七虎始終放眼國際前沿,急國家之所需,制定了我國城市人防工程防護標準,提出并實現全國各地地鐵建設兼顧人防要求;2000年,他參與撰寫了我國第一部關于城市地下空間利用方面的專著——《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2004年,他開創了城市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規劃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探索,先后組織編制了全國20多個重點設防城市的地下空間規劃,有力促進了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提出能源地下儲備、核廢物深地質處置等戰略建議,為國家戰略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全心全意把青年人培養好,把更好的機會留給年輕人”。
“遠大的志向成就偉大的事業,巨大的動力來自于偉大的目的、遠大的志向、遠大的理想。只有把個人的志向和祖國、民族、人民的命運結合起來,才是遠大的理想!”
前不久,在陸軍工程大學大禮堂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該校教授錢七虎圍繞“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主題,為第七屆全國學生軍事訓練營的參訓學生們舉辦專題講座。
錢七虎結合自身從教從研的人生感悟,以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勉勵大家:“立志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志向、抱負是成才的萌芽,我們要想成長成才,就必須立志。”他告誡同學們,志大才疏成不了大事,實現理想要腳踏實地,做到肯學、會學、善學。他說自己在蘇聯留學時,最愛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一個人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正因為具有高尚的家國情懷,錢七虎甘為人梯,積極為國家培養人才。“全心全意把青年人培養好,把更好的機會留給年輕人”,這是錢七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理念。
生活上,錢七虎對學生十分關心照顧,但是在學術上,錢七虎的要求嚴格到近乎嚴苛。提起師從錢七虎的經歷,很多學生都說那是“痛苦而有收獲的煎熬”,至今“心有余悸”。作為知名專家、學科帶頭人,不管工作有多繁忙,錢七虎都不忘擠出時間,親自授課,指導選題。有一次,弟子心疼他的身體,提出代上研究生新生的專業基礎課,他當即有些不悅地說:“我們不搞代師授徒那一套,把青年人招進來就得全心全意地把人家培養出來。”
錢七虎這一生培養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傳身教,把“不怕艱難、不怕挫折、不怕干擾”,“培養高尚情操,勇于自我批評;善于學習、勤于工作;決不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追求短平快”等人生格言傳授學生。“愛這個國家,就要愛人才;愛人才,就要讓他們堅持這樣的狀態。”學生們眼中,錢七虎就像永動機一樣,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從不停歇。他把這種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狀態,視為最大的幸福。
錢七虎曾這樣告誡弟子:“寫論文不僅僅是為了拿到學位,科研成果是要運用到實踐中去的,不得有半點馬虎,理論和技術都要經得起實踐檢驗。”
在獲獎排名時,他總是推讓,不讓將他排首位,有的甚至根本不讓排上他的名;學生們有時寫的文章要署他的名字,他也規定:凡是署他名的文章必須經他審閱,凡非他執筆的,一律不許署他第一。
錢七虎創建了中國防護工程的學科和人才培養體系,先后指導博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40余名,幫帶國家級科技人才10余名,其中有多名被評為“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勘察設計大師”。多年來,在錢七虎領軍的團隊里,70%的科研項目由年輕人“挑大梁”。
2019年1月8日,年逾80的錢七虎獲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錢七虎的學生得知導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詞,高度概括了錢七虎科技衛國、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精神:
耄耋之年自有狂,固北疆,戰南洋。磨劍數載,建萬里國防。黃卷青燈伏書案,披繁星,戴驕陽。
三尺講臺八千日,傳師道,育儒將。十步芳草,立中外首榜。謀無不當舉有功,鑄利刃,斷金剛。
“作為黨員就要一心為民,作為科研工作者就要關注人民的需要!”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襲來,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打響。錢七虎聞訊向組織表示:
“國家獎勵的獎金還剩下多少,捐給武漢!全部捐給武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那么多醫護人員上前線了,前方需要大量醫療設備和藥物,需要建設方艙醫院。”錢七虎告訴記者,“我是共產黨員,我宣過誓,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我人去不了前線,我的心要去。”
650萬元,第一時間捐贈給了武漢抗疫前線。在錢七虎眼中,他與醫護人員是同行,努力的目標都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只不過醫護人員防御的是病毒,他防御的是來犯之敵。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時刻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科研工作者就要關注人民的需要!”這是錢七虎的親身感悟,并終生踐行。
20世紀80年代,隨著防護工程和民用地下工程向地下更深部位開拓發展的需要,錢七虎意識到,中國必須建立并大力發展自己的巖石力學。在他的不懈開拓下,無論是理論巖石力學,還是地下巖石工程方面,中國在國際范圍內都處于領先地位。
如今的珠海沿東部海岸向東南眺望,茫茫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如彩練般凌波飛舞,橋上車輛川流不息往來三地。40多年來,從邊陲小鎮到魅力之城,珠海經濟特區始終勇立潮頭,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前行者和探路人,作為工程學方面頂級專家,錢七虎發揮自身特長為珠海的發展作出杰出貢獻。
1992年,珠海機場擴建迫在眉睫,卻被炮臺山攔住去路。炸掉它,是最佳方案,但一撥撥團隊來了又走,都沒能力接這個任務,因為無論是爆破總方量、定向定時要求還是安全系數難度實在太大,成了無法跨越的障礙。而錢七虎認為,對于科研來講,沒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艱險,敢于挑戰,敢于創新,才能取得成就。錢七虎當即立下軍令狀,炮臺山不破不休,讓心灰意冷的人們重拾信心。經過錢七虎與技術人員的努力,炮臺山爆破在全國人民的注視下成功實施。隨著一聲巨響,成功了! 它如沖鋒號吹響了珠海特區改革發展的新號角,也炸出了我國爆破技術新的應用領域。這場爆炸當量相當于二戰時期美國投放廣島原子彈60%的爆破,時至今日,它還被稱為“亞洲第一爆”。
2017年7月,港珠澳大橋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背后同樣有錢七虎的貢獻。他作為專家組成員,綜合考慮洋流、浪涌、沉降等各方面因素,對施工中的難題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最終,海底沉管順利完成最后對接。
錢七虎一生獲獎無數,其中一項格外特別: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南京長江隧道工程建設一等功臣”稱號。非常之獎,緣于非常之功。21世紀初,錢七虎建議在長江上修建越江隧道。這個工程因地質條件最復雜、技術難度最多和施工風險最大,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隧”。錢七虎任專家委員會主任,反復論證建設方案,攻克盾構機突發故障停工等一系列重大難題。2010年5月,南京長江隧道全線通車運營。當年,這項工程獲魯班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10多個獎項。
2011年,瘦西湖隧道修建工程在蜀岡-瘦西湖景區內破土動工。該隧道是揚州市區文昌路以北一條貫穿東西的通道,處于揚州著名景區瘦西湖及古城遺址地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揚州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城建項目、工程量最大的市政工程。“錢七虎院士曾擔任瘦西湖隧道建設專家組組長,在瘦西湖隧道建設過程中,曾經六下揚州,察看工程進展,幫助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攻克了在全斷面老黏土地層中推進泥水盾構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創造了超大直徑盾構機在全斷面黏土地層平均日掘進4環8米、最快日掘進6環12米的兩項世界新速度,為瘦西湖隧道高速、高質建設提供了保證。”談起錢七虎院士,時任瘦西湖隧道工程負責人、總工程師的揚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建設處副主任余郁回憶說。由于在工程文保、環保、水保等方面的優秀表現,2013年,揚州瘦西湖隧道工程入選第三批“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2017年,獲得國家魯班獎。
從黃河、青島、廈門隧道,到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雄安新區建設等一系列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大國工程,都留下了錢七虎不知疲憊的身影。
“烈士把頭顱鮮血獻給國家了,我還有什么不能貢獻呢?”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錢七虎一生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偉業。近年來,隨著錢七虎所從事工作的解密,他的事跡感動中國,面對來自社會的贊譽,他說:“我總覺得黨給我的榮譽太多了,我必須活到老、學到老、革命到老,繼續為經濟和社會建設作貢獻!”
因此,在許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紀,他還像“空中飛人”一般奔波,基本不閑著,白天開會、鉆研項目,晚上給學生上課、批改論文。
榮獲2018年度最高科學技術獎后,他第一時間把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在昆山成立助學基金,資助更多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子女,讓他們有學上、上好學。
江蘇省后來又給了他800萬元配套獎勵,他也一分沒留:100萬獎勵給年輕科研人員,50萬捐給他的母校上海中學,650萬捐給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漢。
有人問他:“您就沒想著給家里哪怕留一點?”錢七虎答:“因為我感覺到我吃、穿、用已經夠了。我不需要再買什么豪華的別墅,過奢侈的生活。”“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烈士把頭顱鮮血獻給國家了,我還有什么不能貢獻呢?我要把一生獻給我們的國家和人民。”
其實,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錢七虎就長期資助烈士子女和貧困學生。他成立了瑾暉基金——瑾暉二字是從他母親和愛人名字中各取的一個字,由專人管理,每年都從他的獎金或工資中拿出3萬元,2萬元用于資助青少年學生,1萬元用于幫助孤寡老人。
“一個人,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黨和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值。”談及自己的人生歷程,錢七虎目光堅定,“為祖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是我的畢生追求,也是我的事業所在、幸福所在!”
近年來,軍事偵察手段不斷更新,高技術武器與精確制導武器相繼涌現,防護工程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別是精確制導鉆地彈的出現,更是給防護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脅。
“‘矛’升級了,我們的‘盾’就要及時升級。”面對一項項世界級國防工程的防護難題,錢七虎帶領團隊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經過10多年的研究,他率隊建立了防護工程抗高速鉆地彈打擊計算方法,研發了新型防護材料和高抗力復合結構,并應用于諸多重要軍事工程,為中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不僅能防當代最先進的鉆地彈攻擊,而且還能防未來可能的戰略核武器打擊,打造出二次核反擊的“最后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