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李紅婷
憑借發展清潔能源的需求以及對環境保護的要求,電動化已經成為汽車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近年來,東盟國家等新興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迸發出無限的活力與潛力。
對于制造業投資活躍的越南而言,新能源汽車產業也被認為是越南實現汽車工業發展彎道超車的“黃金機遇”。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浪潮來襲之際,越南能否抓住風頭正勁的新能源造車機遇?其產業發展現狀、消費情況如何?發展前路上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呢?
在汽車制造領域,越南其實是一個相對后起的國家,直到1991年越南汽車工業才真正形成,比東南亞其他國家晚了大約30年,這不僅導致越南汽車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市場上更是難覓其蹤影。
但晚起步也讓越南幾乎可以跳過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軌跡,直接換擋駛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賽道。蓬勃發展的工業園、大量的勞動人口以及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讓越南具備了新能源汽車產銷的土壤。而2017年越南本土造車新勢力VinFast 的誕生,更讓人們眼前一亮,看到了越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能量。
VinFast 在2022年年初宣布全面摒棄燃油車,成為純電動汽車企業。作為越南歷史上第一家有量產能力的民族汽車品牌,VinFast 的“純電之路”也標志著越南汽車工業步入了新的轉折點。
而從成立之初就將目光瞄準國際市場是VinFast不同于許多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重要特點之一。早在2018年7月,VinFast 就在法蘭克福設立了德國分公司,不久又在法國巴黎設立了歐洲分公司;購買了霍頓在澳大利亞的前試驗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設立了開發其電動汽車所需新技術的中心、在洛杉磯設立了美國總部,還將在北美建設第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廠,投資額高達40 億美元。2022年,VinFast 啟動赴美上市計劃,據路透社報道其估值為6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22億元)。此外,VinFast 還是全球各大車展和消費電子展上的???。
VinFast 的全球化戰略無疑是成功的,其定價并不便宜的首款純電動車VFE34 在全球的預訂量目前超過了2.5 萬輛,兩款全新電動SUV VEF8 和VF9 已獲得超4.5 萬份訂單,Vinfast 更是提出了未來每年銷售16 萬~18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目標,計劃到2026年將電動汽車的產能提高到95 萬輛,而與歐盟自貿協定的生效也從宏觀層面利好越南純電動汽車進一步開拓世界市場。
被外媒稱為“亞洲特斯拉”的VinFast 的崛起并非偶然,我們從中可以看到越南對發展本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雄心壯志,以及對本土“造車夢”的渴望。
早在2014年7月,越南政府總理頒行審批了《越南至2025年和遠景展望至2035年汽車工業發展戰略》,其中就提到越南政府明確鼓勵生產環保汽車(節能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生物燃料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等)的目標,并提出既要滿足排放標準發展汽車產業,同時也要保障同步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的要求;2018年,越南財政部將新能源環保車零部件進口關稅歸零;2021年提出修改特殊消費稅法,各類純電動汽車稅率將在現行水平基礎上降低3%~12%;2022年初,越南政府辦公室在文件中指出:“要引導大型投資者進入越南進行電動汽車產業的投資和注資?!边@些政策性的支持不僅使得越南發展新能源汽車之路有跡可循,也足以看出越南對布局相關產業的殷切期望。

01/第19 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的越南展區(圖源:中國—東盟博覽會官網)

02/VinFast 車型樣圖(圖源:VinFast 官網)
目前,越南給予有實力的外資企業非常寬松的投資開放政策,以“求賢若渴”的態度引進外資,希望外資的進入能助力其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提速,而越來越多外資的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也開始向越南轉移。2022年5月,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與越南最大企業集團Vingroup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前沿技術,越南可借此獲得軟件、芯片、平臺和流程等核心技術的開發經驗來培育本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和市場。
致力于發展本民族電動汽車品牌的越南無疑具有難得的勇氣與魄力,但目前越南只有VinFast一家電動汽車制造企業,盡管相關政策明確了方向,其整體的電動汽車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
在謝凱文律師事務所胡志明市分所商務經理陸典谷看來,越南發展電動汽車產業存在以下四大問題:一是在電動汽車設計、制造及配套基礎設施技術標準上基本屬于空白;二是進口電動汽車價格昂貴、本土電動汽車性價比不高,購買力較弱;三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匱乏,在越南58個省和5 個直轄市中只有數百個充電樁;四是沒有針對電動汽車消費者出臺免購置稅等補貼政策,一些人認為這會導致地方財政收入減少。越南工業和貿易部在提交給政府的報告中也體現出了這一點,目前越南新電動汽車僅享受15%的特殊消費稅優惠,遠低于傳統汽車35%~50%的水平,這種支持還不足以使電動汽車價格具有吸引力。
就此,越南最大私營企業Vingroup,VinFast 的母公司、越南汽車生產聯合會和越南機械企業協會先后分別向越南政府建議對車企生產電動汽車實行類似泰國和其他國家的特別優惠稅收政策。越南汽車專家阮明東也認為越南需要學習泰國、印尼發布越南電動汽車發展路線圖,其中要包括充電站位置規劃、充電站的充電設備、容量等詳細規劃。VinFast 則表示要向中國造車新勢力學習,以成立“電池銀行”的方式來降低消費者購買其汽車的首付。
但制造業畢竟不是空中樓閣,最關鍵的還要回到電動汽車制造技術和工業體系的基礎上來。越南目前在電動汽車的相關制造技術上還不存在優勢,這張幾乎空白的圖紙,又何嘗不是中國新能源車企與越南方面“共繪藍圖”的機會呢?
中國與越南接壤,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目前VinFast 在電動汽車的制造方面非常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除了國軒高科的電池外,飛龍股份、行易道、珠海英博爾、威騰工業、硅能科技等中國企業都是其供應商或合作伙伴。而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相關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在區域內逐步降低,將有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擴大對越南出口,進一步緊密雙方在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合作關系。此外,購車成本、充電便利度等都將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在完善越南當地充電樁、換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教育市場方面,在構建更高效的產業鏈方面,其實還有很多合作空間值得包括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內的中資與越南方面共同“做大蛋糕”。
說到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是一場時代之戰,背后所代表的遠遠超出了汽車本身。相比于人口數量,越南的電動汽車銷量和購買量占全球的比重小得多,但這也正是越南的機會所在,這個擁有1 億人口、經濟持續增長的地區未來有充足的發展空間,越南對發展電動汽車工業躊躇滿志,世界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