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祺
(陽泉市氣象局,山西 陽泉 045000)
專業氣象服務是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特定和個性化需求提供的氣象服務,是現代氣象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各個領域針對氣象趨利避害的服務的要求和需求愈發增強,傳統的氣象服務主要是氣象基本要素、氣象預報預警等簡單、傳統的服務,服務的形式和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各行各業發展的精細化、個性化需求[1]。
專業氣象服務應與時俱進、積極求變,加強服務的精細化和個性化程度,專業氣象服務需要打破常規的服務方式和形式。
陽泉氣象局自開展專業氣象服務以來,在交通、旅游、煤炭工礦企業、為農服務、社會服務等多方面收獲了一定的效益。然而,隨著社會大眾對氣象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以往的氣象服務科技創新不足、機制創新不足、集約化程度不足、產品針對性不強、人員積極性不足、小散亂現象等問題越來越顯著,導致和社會大眾高標準、精細化需求之間的差距也不斷增大。如何促使專業氣象服務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陽泉市各級氣象部門需要高度重視的課題。
本文介紹了陽泉市專業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分析了陽泉傳統專業氣象服務業務現階段面臨的問題,并且在探究國內專業氣象服務發展趨勢的情況下,對陽泉市專業氣象服務的發展作出了若干思考,以期為陽泉專業氣象服務和各地市乃至全國的專業氣象發展提供有意義的經驗指導和發展思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加速提升,社會大眾對專業氣象服務的標準越來越高,對氣象服務的精細化程度、個性化程度、針對性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專業氣象服務主要是通過短信、電話、郵件和傳真等方式發布常規天氣預報預警,缺乏真正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用戶的需求提供的針對性較強的服務,服務產品單一、精細化水平不高[2]。例如:旅游氣象服務方面,以往的專業氣象服務僅僅提供旅游景點大范圍的天氣預報和大概率的預警信息,根據信息提供的注意事項也相對簡單籠統,只是讓人們注意防滑防澇、帶好雨具等,人們無法根據氣象服務信息作出適時的旅游判斷。隨著客戶的需求越來越高,應提供旅游點精細化、個性化、定制化的氣象服務信息,如旅游天氣指數、穿衣指數、戶外活動指數、觀光攝影指數等,這樣才能使廣大群眾認識到氣象服務的價值。
隨著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氣象科技水平也隨之大幅度提升,具體體現在:①5G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不斷升級,使得信息傳遞的質量和數量大幅度提升,氣象服務可以更加精密、精準、精確;②氣象科技發水平大幅度提升,目前數值預報模式水平已遠遠超出預報員主觀預報水平,氣象衛星和氣象雷達的廣泛應用,氣象產品的制作可以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個性化;③氣象服務與國家發展的大方向相契合,鄉村振興、大健康產業、現代產業的智能化發展,為專業氣象服務的發展帶來了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氣象與經濟社會的融合狀態直接反映了氣象部門在社會中的影響力。陽泉市以往的氣象服務業務雖說覆蓋面廣,服務產品也非常多,但融合程度較差,氣象和服務對象之間銜接不緊密,未構成集約化產品,缺乏服務的精準性,也未取得較好的服務效益。因此,積極發展專業氣象服務,是氣象與經濟社會相融合的重中之重。
陽泉市氣象局自開展專業氣象服務工作以來,近幾年在煤礦、景區、水利、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效益,除了基本的氣象預警預報服務之外,還開展了包括為旅游景區安裝負氧離子站、為水庫安裝雨量站、在省局平臺的基礎上建設新的服務平臺等針對性強、定制化程度高的服務,較之以往有很大的突破。
現有的服務產品包括基礎的預報預警服務、氣象要素監測設備、依托省局的服務平臺等。但服務能力還不能適應市場,領導重視程度不足,專業服務人才不足,專門從事專業服務的人員極少,各部門人員協調配合不夠,制作的產品簡單、單一,沒有開發定制化產品的能力,也沒有市場推廣、產品營銷方面的專業人員,缺乏創新,市場認可度低,專業化不足,沒有核心競爭力。
氣象服務產品主要還是傳統、單一的預報預警,服務方式還是短信、郵件等傳統方式。服務產品中還是大概率、大范圍的服務,服務產品中大量存在局部、部分、有可能等字眼,不能做到預報的精準和服務的精細,如為農服務不能為滿足農戶要求,旅游服務產品缺乏特色等等。
近年來雖然陽泉市在氣象服務產品的研究開發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對于市縣級基層氣象部門來說,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科技含量仍舊較低,有些地區還沒有能力研究制作出精準的、個性化程度高、定制化程度強、適應多領域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導致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單單能夠適應少數行業、市場的需求,而沒有辦法適應更多行業更多群眾的需求。
當前,陽泉市基層氣象部門在專業氣象服務人才方面還十分短缺,人員僅僅是各部門抽調,沒有專業的氣象服務人員,這導致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在深加工、提煉以及制作水平方面較低,最終制作出來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也不盡如人意,缺乏特色,使得專業氣象服務效果也大打折扣。
專業氣象服務需求調研的意識不強,沒有針對市場做積極的需求調研,需求調研的針對性和精準性不足[3]。專業氣象服務領導重視程度不足,導致調研工作遲遲不能有效開展,人才不足導致不能開發適應市場的產品和定制化、個性化服務。
專業氣象服務涉及領域廣,可以為電力、水利、農業、旅游、工礦企業等多領域提供服務,專業氣象服務的實施,需要多部門之間的協作[3]。在具體服務中,往往需要完善的協作機制,才可以促使專業氣象服務更好地開展,單位間合作密切,專業氣象服務水平才能夠進一步提升。然而,陽泉市專業氣象服務方面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還不夠完善,其他部門的人員對專業服務前景不重視、不看好,不能積極配合,在與其他單位部門的跨區域、多部門的協作機制方面還有待完善。
受陽泉地方經濟的制約,人們的思想意識還不夠高。氣象部門從事氣象預報服務的時間非常長,社會各個行業的群體所接受的氣象預報信息服務以往大部分均屬于公益性免費服務范疇,這種公益性服務觀念根深蒂固[2],假如將氣象服務向有償專業氣象服務趨勢發展,那么在較短時間內群眾很難接受。此外,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宣傳普及還不廣泛,大眾對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認知不足,也不夠熟悉,便不會輕易嘗試使用,導致專業氣象服務用戶群眾較少,從而影響到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發揮到的實際效益。
做好專業氣象服務工作需要加強對氣象服務體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細化目標任務,制定實施方案,采取具體措施,明確責任主體,專業氣象服務才能扎實推進實施。主管領導需要加大專業氣象服務的關注力度,構建專業氣象服務平臺,培養一支專業氣象服務隊伍,加大對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研發,盡可能運用有利資源為專業氣象創設良好的氛圍。可以通過局校合作、交流掛職和互訪交流等方式培養引進專業化混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服務專家、領軍人才和業務骨干;以需求為牽引,通過優化崗位設置和管理,聯合多部門、多方面的優秀人才,組建農業、旅游、交通等專業氣象服務團隊,專業氣象服務的技術和能力才能得以發展提升。
專業氣象服務要在氣象監測、天氣預報、災害預警三大基礎服務上積極求變,改變單一的、大概率、大范圍的服務形式和服務方式,只有使監測更加精密、預報更加精準,提供的服務才能更加精細。氣象服務最基礎的就是監測、預報、預警,專業氣象服務就是在此三大基礎服務上求變化、求創新,使專業氣象服務對各個行業具有針對性。
專業氣象服務可以覆蓋到各行各業,針對不同的行業開發不同的產品,產品應包括硬件設備和服務平臺2方面。加強硬件設備的研發,提高數據的可利用率,提升服務平臺的精準度。
專業氣象服務應更好地服務于農業,除了基礎的預報預警服務,專業氣象服務應在氣候可行性論證、論證之后持續的服務這方面加強探索力度。氣象為農服務需要在硬件設備和服務平臺2方面同時加強,通過氣象服務讓農民防御氣象災害,提升農業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專業氣象服務涉及到農業、水利、交通、工礦、企業等方方面面,需加強多部門間的合作,尋求項目合作,融入氣象元素,取得項目資金支持。
氣象部門應與相關單位之間應不斷優化合作機制,開展深入、長期、全面的項目工作,共同建立氣象災害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氣象災害監測信息在各領域的共享互用;聯合開展農業、水利、交通、工礦等相關領域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技術科研攻關;在現有氣象服務的基礎上,聯合研發精細化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提升各個領域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增強相關部門應對極端氣象災害的能力以及氣象災害風險管控能力,為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氣象服務支撐。
為了確保陽泉市專業氣象服務產品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各個領域的精細化需求,氣象單位的氣象人員應積極對市場需求進行調研。要深入各行業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掌握社會各個領域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依據市場調研獲取的數據信息,積極研究開發各行業需求較大的服務產品,真正發揮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在社會各個領域高效率、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強化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宣傳工作,積極在陽泉市各個地區開展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使政府領導、各職能部門、企業、廠礦以及廣大群眾更進一步了解專業氣象服務產品。還需要加強和廣大群眾密切溝通以及交流,讓人們認識到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功能效用,從而提升用戶對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滿意度,并且主動應用專業氣象服務產品。通過專業氣象服務產品有效防御干旱、大風、暴雨、雪災、洪澇、寒潮等各類極端天氣,同時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電能、風能、太陽能、電能等各類氣候資源,更好地挖掘有利的氣候資源,及時防范自然災害,更好地利用專業氣象服務產品來實現更多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農業生產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是極大的,為農服務也是氣象服務的主要內容。陽泉今后的專業氣象為農服務應在以下3個方面積極開展:①開展精細化區域農業氣候區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區劃、農業氣候資源評價、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和氣象保險指數等多方面針對農業生產的氣象服務。特別是氣候可行性論證,對農業生產的氣候適宜性、風險性以及可能對局地氣候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并且在之后的生產過程中提供長期的、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②針對設施農業可以安裝農田氣候站,安裝中小型氣象監測設備,開發氣象應用平臺等方式,將氣象元素融入農業生產,使氣象服務服務于農業生產。③人影工作是氣象服務的重點,陽泉多地種植有大面積經濟林果,遇到一次冰雹災害的損失極大,各種植大戶對防雹工作的效果非常認可,今后應加強人影工作,多增設炮點,多進行防雹作業。
開展交通氣象災害風險調查,制作精細化交通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氣象服務應廣泛服務于交通旅游行業,氣象預報預警對交通旅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專業氣象服務交通旅游行業應從以下4個方面積極開展:①氣象服務交通出行。交通出行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極大,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制定個性化氣象服務,使氣象服務融入人們的日常出行,滿足人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提供多類型、多元素、多方面的氣象服務。②氣象服務物流行業。在物流平臺中加入氣象元素,實時查看氣象預報預警,根據預報預警信息提供及時的物流配送選擇,保證物流運輸的安全性和物流運輸的時效性。③氣象服務旅游行業。針對旅游行業開發多樣化的服務產品,例如旅游穿衣指數、旅游游玩指數、旅游攝影指數等特色產品,使氣象服務融入旅游行業,使旅行體驗更加美好。④通過交通推廣氣象服務。針對公交公司、出租車公司、滴滴快車、共享單
車等交通企業開展氣象服務合作,氣象服務通過企業眾多的交通工具得以推廣。
氣象服務可以融入各行各業,應在社會上廣泛尋求項目合作,為項目注入氣象元素,項目開發前進行氣象可行性論證、項目實施中開展長期的氣象服務,為項目開發氣象特色產品,不僅可以使社會認可氣象產品,并且可以使社會認識到氣象服務的價值。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讓氣象服務能夠得到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開展好專業氣象服務工作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質量變革、動力變革和效率變革為主線,推進專業氣象服務改革,實現專業氣象服務融入式、法治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堅持部門優勢。立足氣象部門科技優勢、資源優勢和行業優勢,提升專業氣象服務能力和水平。
堅持問題導向。以專業氣象服務科技內涵不夠、動力不足,發展無序、部門協調不充分,國有專業氣象服務企業競爭力不強、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為改革重點穩步推進。
堅持創新驅動。創新機制體制,建立有利于促進企業自主經營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科技創新機制,建立有利于激發事業單位發展活力的激勵機制。
堅持協調發展。強化各部門協同配合、科學管理,各服務單位上下協同、左右互補、創新發展、協調發展、整體推進。
堅持創新驅動,依托精細化預報、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和各類新媒體的發展,推動專業氣象服務技術和運行機制創新。
堅持需求導向,細化專業分工,拓展服務空間。
堅持開放合作,加強區域合作,協同發展;按照效率優先的原則,推動專業氣象服務集約化、智能化、規模化發展。
在今后的專業氣象服務工作中,應增強認識,強化專業氣象服務工作,為陽泉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服務保障;積極投入科研資金、技術等資源,大力提升專業氣象服務的精準性以及服務效率;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養與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健全人才體系,優化福利薪酬體系,制定多樣化培養計劃。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陽泉市專業氣象服務的持續、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