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頻
(定西市安定區農村公路服務中心,甘肅 定西 743000)
瀝青路面具有高溫抗車轍性能和低溫抗脆性能,在農村地區的瀝青道路施工期間,瀝青公路路面的類型主要包含瀝青貫入式路面、瀝青表面路面、瀝青碎石路面3種。
瀝青貫入式路面穩定性和抗滑性良好,所以在修建農村地區的公路時十分常見。但是,這種類型的瀝青公路卻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就是在貫入式施工期間,存在著較多的路面孔隙結構,從而造成在路面位置經常性地發生滲水現象,影響路基穩定性。
瀝青表面路面在施工期間,采取的是層鋪法。在修建公路期間,需要將厚度在3 mm以內的瀝青面層均勻地鋪設在路面,這種施工處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和抗滑能力。合理使用層鋪法完成瀝青表面路面施工,可以將簡單的路面進行優化升級,使得農村地區的公路行車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在中等類型的公路當中,瀝青碎石既可以作表層,還可以作底層。在工程具體實施期間,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將瀝青集料和瀝青碎石進行混合攪拌,由此以來,可以使用混合料將路面形成的孔隙進行填補,提高瀝青碎石路面的穩定性。另外,工程施工項目具有較少的原材料成本支出,種種優勢,均可以保證瀝青碎石路面在農村地區的公路施工當中顯著的應用成效,對其普遍推廣使用有著積極意義。
隨著中國在道路建設上的不斷發展,同時機動車輛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為人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在中國農村地區,瀝青路面發生變形的概率也大大提高。農村地區公路瀝青路面發生變形,將導致路面的穩定性結構遭到破壞。在所有的病害類型中,路面變形發生的比例占到5%左右[1]。如果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的沉陷面積過大,將會給過往的車輛帶來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會對人們的出行安全造成危險。根據調研分析,導致農村的公路瀝青路面產生變形的主要原因可分為2種:①在公路修筑時壓實施工階段未能加強質量控制,導致公路路面壓實度低。一旦車輛行駛過多,將在短期內極大地提高公路的載荷,很容易導致路面發生變形[2]。②農村地區瀝青路面使用的時間較長,隨著行駛車輛不斷增多,載荷也越來越大,這就導致農村公路路面的承載能力日益降低,影響車輛的順利通行。除此之外,地下水活動也是導致路面質量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隨著地下水的滲透,水的侵蝕作用將會破壞公路的穩定性,導致局部下陷。
裂縫裂病害問題是農村瀝青公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損傷,裂縫問題的出現會嚴重影響農村公路的正常使用,為過往車輛埋下不安全因素。根據裂縫類病害問題表現的不同特征,可以將其分為橫裂、龜裂、縱裂等。裂縫類病害問題也占路面損害所有病害類型的33%左右。農村瀝青路面如果出現裂縫問題,將會極大地影響到路面的正常使用,甚至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導致裂縫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施工時期,施工人員未能及時地加固軟土地基,導致地基沉降,通行后壓力加大極容易形成裂縫問題。同時,外界環境的溫度變化也會導致瀝青路面發生變形。遇到高溫時,瀝青路面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當溫度降低時,瀝青路面就會變得逐漸僵硬,到一定程度時就很容易產生裂縫問題。除此之外,瀝青路面如果表面出現破損之后未能及時采取修補措施對其進行修護,降水時,水會經過裂縫滲透進路內部加劇對路面結構的破壞。總而言之,路面裂縫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施工過程中材料的使用不當和操作工序不當,除此之外,長時間高負荷的運載也是導致路面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
在農村道路使用的過程中,出現路面松散問題會釀成極為嚴重的后果,甚至會引發交通事故,對人們的出行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路面松散根據不同的表現可分多種類型,其中坑槽、凹陷所占的比例最高,占路面損失的18%左右。如果出現路面松散的問題,極容易導致該路段瀝青混合料脫落,從而對農村公路結構的穩定性產生不良影響。造成路面松散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主要是農村公路行駛的車輛載荷以及降水影響造成路面松散。相較于其他公路段,受損嚴重的大多是橋梁和橋頭處的公路段。由于橋梁處的路面結構更加復雜,同時施工難度也相對較大,因此如果長時間車輛負載過重就會造成瀝青路面嚴重松散。除此之外,如果工作人員在后期維護的工作過程中不重視維護的效果和質量,也會導致路面松散問題的出現。當瀝青路面上若有機油等有機物時,將會對瀝青進行稀釋,從而導致路面的附著力降低,造成瀝青公路骨料的流失。除此之外,在路面上使用千斤頂等工具對中型車輛進行停放和修理時,也會對路面造成損傷,導致松散和塌陷[3]。
在農村公路所有的病害類型中,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是由車轍引起的損傷。這是一種出現頻率高、受災范圍大的路面病害問題。目前,導致農村地區瀝青路面受到車轍損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種:①由于受到自然環境侵蝕以及車輪磨損的影響,瀝青路面的表面會逐漸沉積瀝青骨料顆粒。為了確保公路在冬季具有較高的防滑性,使用防滑材料會在公路長期使用后漸漸擴散,進而對路面造成一定的破壞。②在農村公路的使用過程中,結構測量裝置被全年使用。除此之外,瀝青公路在車輛長期運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壓力增大的現象,進而降低了公路的整體強度,隨著中國農村公路使用時間的增加,就很容易導致公路路面出現車轍損壞。
修建農村地區的公路時,采用瀝青原材料進行施工,其特點集中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瀝青碎石路面具有簡單的類型,在農村地區實施瀝青路面工程,為了降低成本支出,基本上可選擇使用簡單且傳統的瀝青碎石施工類型和瀝青貫入式施工類型。②農村地區的瀝青路面具有比較薄的面層厚度,這種問題出現,歸根結底是受到施工技術和施工資金限制的。③農村地區的瀝青路面施工,無論是流程還是技術,都相對比較簡單。這是因為傳統瀝青路面施工具有比較簡單的施工技術,最后呈現的施工效果也相對較差,相比較于城市路面工程,其表面粗糙度很高,各施工環節也較為簡單。
公路瀝青路面裂縫是農村瀝青公路最為常見的病害類型之一,也是最為嚴重的病害類型。這種類型的病害還可以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劃分成為橫縫裂痕、縱縫裂痕以及龜裂裂痕。這些裂痕出現,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農村瀝青公路使用性能下降,導致安全性與穩定性出現問題,甚至縮短使用壽命,為行車人員的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埋下隱患。導致農村地區瀝青路面出現裂紋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公路在施工建設時,其地基施工相對敷衍,使得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在修建瀝青公路期間,可能會遇到軟土等地質問題,若對處理時間沒有進行合理的控制,提出的解決方案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軟土地基問題,勢必會在后期的道路工程使用期間發生地基沉降問題,嚴重影響瀝青路面質量問題,使路面產生裂紋。此外,溫度應力也會影響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在鋪設瀝青路面的時候,倘若是攪拌瀝青的時間過長,那么瀝青材料將會伴隨著溫度下降而逐漸變得質地堅硬,若是瀝青變硬,勢必會在后期路面鋪設時候產生路面裂縫[4]。
農村地區瀝青路面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以后,將會在不程度上發生變形現象,農村地區的瀝青路面會出現局部沉陷和坑洼現象,對行車舒適性與安全性造成不良影響。導致瀝青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變形問題的原因主要有2個:①在農村地區實施瀝青路面工程期間,很多施工人員對質量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高,導致在施工期間沒有將路基壓實,從而使得農村地區的瀝青路面局部位置出現壓實不足問題,同時受到硬度不夠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瀝青路面出現變形病害;②農村地區對瀝青路面保護力度不足,大量高負重車輛碾壓路面,掉落的雜物沒有被及時清理,都會造成瀝青公路受力過大或者受力不均勻,嚴重破壞路面整體結構受力平衡,誘發變形病害。
瀝青路面松散問題集中體現在瀝青集料表面位置上的瀝青膜逐漸脫落,由于受到外力影響,瀝青路面集料所具有的粘結能力會大幅度降低,從而引起路面松散問題。造成這類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是農村地區瀝青路面在施工與養護期間嚴重缺乏資金,不能在最短時間內解決瀝青路面出現的質量問題,最后使得原本的小坑逐漸變成大坑,對公路瀝青路面的應用性能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
在養護瀝青路面的過程中,要始終秉承著以預防瀝青路面病害為主,以養護瀝青路面為輔的原則,踐行瀝青路面養護措施。若是在養護期間能夠正確處理好預防工作和養護工作,可以大幅度降低損害瀝青路面的程度,隨之也會延長瀝青公路使用年限。所以,在瀝青路面養護期間預防性養護工作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在養護農村地區瀝青路面的過程中,首先,要積極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全面清理農村公路上經常出現的沙礫和石子等垃圾,保證不會對瀝青路面造成破壞;其次,要強化瀝青公路路面養護措施落實力度,徹底排放干凈道路上的積水,及時修整與處理好路容和路肩;最后,相關部門要根據公路養護理念,積極制定完成養護道路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保證順利完成瀝青公路養護工作,堅決杜絕過載車輛碾壓路面,從根本上杜絕瀝青路面磨損與破壞現象。
農村地區的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工作必須要發揮公路管理部門的牽頭作用,主動組織開展公路日常養護工作。首先,要全面考慮路面積水對瀝青路面造成的不良影響,在公路養護期間,除了要經常性地對瀝青路面進行排水處理,還要在最短時間內將公路縫隙之中的雜物清理干凈,對公路老化現象或者是出現的老化裂痕等,進行填補處理。就瀝青公路上的橫向裂縫、輕微裂縫、伸縮裂縫而言,可以采取瀝青灌縫的方式進行處理,并且要保證縫隙處理的時效性。其次,對公路施工建設的各個環節做好全面的把握,監督監管工作要從設計階段展開,見微知著,提升管理力度。瀝青公路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根據項目工程特點制定施工計劃,并且對施工工序做出合理安排,確保每道工序可以緊密銜接,盡可能地降低公路病害發生的概率。此外,還需要注重施工材料的運輸管理和質量檢驗,綜合物力資源、人力資源等,制定出完善的施工工藝[5]。
農村公路的坑槽病害更為嚴重,若是處理不當,將會嚴重阻礙車輛通行,想要提升公路通行質量,就必須要采取合理措施養護公路,避免坑槽擴大。首先,要及時清理公路上的雜亂物質,清理養護好準備修補的路段;其次,對修補的材料質量做好嚴格控制,以瀝青路面裂縫特點作為依據,對出現的坑槽展開全面修補。合理使用各類修補技術,以強化修補力度。在修補期間,嚴格遵循修補養護施工流程,改進優化坑槽修補施工流程,制定針對性措施解決施工期間經常性出現的問題。一方面減少了養護瀝青路面的資金支出,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養護施工質量。
在對農村地區道路進行養護的過程中,應堅持預防為主,養護結合的基本養護策略。針對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這能夠大大降低農村公路的損害程度,延長其使用年限。在大多數時候,采用預防性養護措施能夠對路面的養護工作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及時組織技術人員定期定時對瀝青路面的垃圾雜物進行清理。農村道路上經常會出現沙石等垃圾,當出現這類垃圾時必須及時進行清除和養護。對于道路上的積水,也必須及時地排放。在進行養護的過程中,對道路的路肩和路容進行修整。除此之外,相關部門必須嚴格制定道路養護管理方法,任命養護負責人,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強對農村道路的養護工作。在車輛的通行上,要根據道路的承載力,杜絕車輛超載進入公路。通過這一類措施,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公路病害問題,為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中,農村公路可謂功不可沒,對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有著積極意義。所以,在社會繁榮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農村公路發展質量與當地經濟發展質量息息相關。養護瀝青公路,是保障公路服務質量的關鍵,在后期的管理維護中,工作人員要強化管理措施,提升項目工程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