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專家:趙卓青
(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寫作任務。(60分)
來自熱線88643111:越城區孫端街道的上亭路上有棵香樟樹,因樹干大幅度彎曲,呈“歪脖子”狀。“這棵行道樹造成的傷害可不少,一些司機停車時,沒有留意到它,結果車尾撞上‘歪脖子’。”近日,上亭路上的一些商家打來電話,希望有關部門能及時處理這棵行道樹,別讓車主再“中招”。
記者隨后采訪了各方人士。在路邊開店20多年、看著香樟樹長大的談師傅表示,希望移走這棵樹保留車位;附近的盧師傅在樹上掛了塑料袋,寫了“小心停車”;街道辦接到市民反映后,采取了臨時警示措施并研究后續處理方案;園林專家表示,如果用扶正的方法,樹木會面臨死亡風險……
(《紹興晚報·熱線通》2022-5-16)
任務一:以“熱線通”內容為素材,結合生活體驗,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篇記敘性文章。可立足現在,也可回望過去,亦可設想未來;可用樹的視角,也可用談師傅等人的視角,亦可用其他視角。
任務二:這棵樹的境遇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生活中有類似的現象嗎?你如何看待?把你的聯想與思考寫成一篇議論性文章。
要求:(1)任選其一寫作;(2)題目自擬;(3)不少于600字;(4)不出現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本題為基于真實問題的情境任務型作文,選材關注“社會生活”,設題關注語文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以《紹興晚報·熱線通》的真實報道,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真實問題;繼而進一步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結合自身體驗并展開聯想,分析同類社會現象,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根據不同任務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任務設置關注了語文的多樣性與學生的個體性,兩類寫作任務指向明確、具體。學生可根據任務要求與個體特長,選擇合適的文本樣式,確立不同的中心,記錄經歷、見聞和體驗,表達感受、認識與觀點。
任務一遵循“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等課標要求。提示語中,以“現在”“過去”“未來”,從時間上拓寬聯想、思考的長度;以“樹”“談師傅等人”“其他”,從視角上拓寬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寬度。比如以樹、樹上生活的鳥兒、旁邊的樹、日月星辰等自然之物的視角講述故事。物與樹的關系不同,會有不同的故事側面。也可以談師傅、園林專家、司機、孩子等人類的視角講述故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感、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提示語亦引導學生大膽靈活創新,嘗試創作文學作品,引導學生成為“有創意的表達者”。任務設置關聯七上教材《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學會記事》《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發揮聯想與想象》,七下教材《抓住細節》《怎樣選材》,八下教材《學寫故事》,九下《布局謀篇》《有創意地表達》等寫作板塊的學習。
任務二指向議論性文章寫作。引導學生由“熱線通”新聞聯想到其他類似現象,由點及面思考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材料中包含情感、生命、社會等方面多個思辨觸發點:居民與樹的關系可聯想到人與自然的相處;車位與樹保留哪一個可以聯想到選擇與取舍;城市規劃時歪脖子樹下劃車位可以聯想到做事的細節;歪脖子樹能不能扶正可以聯想到問題解決的時機;對樹的不同看法可以聯想到多角度看待問題……學生通過材料閱讀、信息梳理,展開聯想后對生活中的同類具體現象進行分析、評論,思考問題解決方法,進行書面表達。合乎課標“辨析態度與立場,辨別是非、善惡、美丑”“圍繞社會熱點問題,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參與討論”“辯證地思考問題,有理有據、負責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等要求。關聯八上教材新聞活動探究單元內容和九上教材《觀點要明確》《議論要言之有據》《論證要合理》,九下教材《審題立意》等寫作板塊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