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明
東豐縣畜牧總站,吉林東豐 136300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引起,該病也被稱為藍耳病,這種病毒常記為PRRSV,屬于RNA 病毒。PRRSV 病毒變異性強,有歐洲型病毒,也有美洲型病毒,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差異。對于同一類型的病毒,會有多種分離株,其相互間也有較大差異。近些年來,隨著研究人員的努力,PRRSV 弱病毒疫苗得以出現,在多方努力下,這種疫苗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也導致了藍耳病的暴發,免疫壓力作用下,疫苗毒株增強,并發生突變,使得PRRSV 病毒變異性增強。隨著病毒的變異,新的菌種出現,也形成了新的病毒亞群,隨之而來的,毒株遺傳更加多樣,不同的毒株會有不同致病性,致病性差異更加明顯,病毒變異之后,宿主免疫清除作用難以有效發揮,病毒便可以繼續存在于宿主體內,以此擴大流行。
豬感染PRRSV 病毒之后,中和抗體會被誘發,對于血液中的病毒而言,低滴度中和抗體難以清除。在病毒的作用下,病毒與抗體的復合物會產生,利用抗體的Fc 片段,病毒可以和其受體的陽性細胞結合,該細胞主要包含巨噬細胞,比如PAM 等,通過這種方式,病毒能夠更便利地進入細胞,之后產生感染。血液中,病毒存在時間,通常至少會存在150 d,有時也會存在更長的時間,這就使得藍耳病能夠持續存在。
豬養殖過程中,若管理不當,引進了傳染源,藍耳病就會發生。豬場引進種豬的時候,若種豬帶有PRRSV 病毒,那么藍耳病就會在養殖場內傳染。養殖過程中,若工作人員使用了帶毒的精液,病毒也會傳播,同理,使用帶毒的其他東西也會造成病毒傳播。感染藍耳病死亡之后,對于病死豬的處理不當,同樣會造成病毒傳播。不同的毒株致病性不同,若毒株致病性高,那么對于非免疫的易感豬,感染之后會死亡,同樣,對于低免疫的豬,感染病毒發病之后也會死亡,染病豬死亡之后,若不科學處理,會形成傳染源,也會污染環境。
豬養殖過程中,為避免病毒的傳播,養殖人員應規范養殖,嚴格管理,做好檢疫工作,避免病毒傳入豬場。引進種豬的時候,養殖人員需要依據檢疫標準對其進行檢疫,檢測PRRSV 病毒,同時采取隔離措施,觀察60 d,確保豬健康之后,再將其引入豬場。為避免病毒的滋生和傳播,豬舍應保持清潔,養殖人員需要定期打掃、消毒,除了豬舍的衛生之外,飼養工具同樣需要衛生。豬舍需要有較好的通風條件,同時還要有足夠的光照,豬舍飼養密度過大,豬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豬患病的概率就會增加,因而,養殖人員也需要降低飼養密度,避免病毒滋生和傳播。
對于斷奶的仔豬,養殖人員可以使用PRRSV 活疫苗,對于后備母豬也可以使用該疫苗,免疫之后,養殖人員應將這些豬隔離飼養,隔離時間應為8 周。對于豬群的免疫狀態,這種方法能夠使其穩定,并且風險較低,對于斷奶的仔豬,這種方法也能夠降低其病毒血癥。由于PRRSV 病毒具有較強的變異性,因而一種疫苗難以預防全部毒株,所以養殖人員選擇疫苗的時候,應了解豬場流行的毒株,選擇與之相匹配的疫苗。豬養殖中,養殖人員需制定科學的飼養方案,在保育豬圈中,養殖人員可以放置一根粗壯的繩索,并使其存放5 d,這段時間內,斷奶的仔豬看見繩索之后,會咀嚼繩索,也會用其玩耍,這個過程中,病毒便會附著在繩索上。放置時間到了之后,養殖人員需拿走繩索,將其放于后備豬圈中,這個時候,后備豬也會咬食繩索,此過程中,病毒會傳給后備豬,使原本沒有感染的后備豬,接觸豬場毒株,以提高免疫力。養殖人員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將其他物質當做疫苗使用,比如扁桃體拭子。這樣的方法具有一定危險性,因為容易傳播其他疾病,所以養殖人員需要慎重考慮。
凈化PRRSV 病毒的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掌握豬群中病毒的情況,以此為基礎,確定凈化的方法,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豬群感染PRRSV 后,不同的豬會有不同的癥狀,經過一段時間后,育肥豬群病毒也許會消失,同樣母豬群病毒也會消失。這個時候,在3~12周齡的豬群中,PRRSV病毒還會流行。對此,養殖人員需要采集血樣,采集的對象不僅包括母豬,也包括育肥豬與仔豬,通過血樣的采集和分析,便能夠確定豬群的病毒感染情況,根據實際感染情況,養殖人員可以采取針對性的凈化方法,以此實現病毒的凈化。
豬養殖中,養殖人員可以通過清潔、消毒避免病毒的滋生,也可以利用清群的方式避免病毒的傳播,還可以用未感染病毒的豬重建豬群。清群的成本較大,因而需要科學清群,避免盲目清群造成豬場損失。清群之前,養殖人員需要了解病毒的傳染源,明確病毒從哪里來,并依據養殖情況,評估清群的效果,在有一定把握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清群處理。重建豬群前,養殖人員同樣需要考慮一些因素,比如氣候因素,冬季氣溫較低,低溫環境中,病毒存活的概率較大,37 ℃的環境中,PRRSV 能夠存活24 h,若環境溫度為20 ℃,PRRSV 可以存活6 d,若環境溫度為4 ℃,PRRSV 能夠存活1 個月,因而,低溫環境下不宜重建群。
總體而言,由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有較強的變異性,養殖場管理不當,引入傳染源之后,該病就會持續存在。要避免該病毒傳播,就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采取綜合的防控措施。日常養殖中,養殖人員應嚴格檢疫,做好清潔工作,為提高豬群免疫力,應科學免疫。對于已經感染的豬群,養殖人員應采取凈化措施,避免病毒進一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