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楊槐,蔡 毅
1.西安市臨潼區仁宗畜牧獸醫站,陜西西安 710611;2.西安市臨潼區斜口畜牧獸醫站,陜西西安710600
現階段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民眾生活質量對比過去已經有了極大提高,市場對畜禽養殖需求也在逐年增大,農村畜禽養殖已經開始走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模式。但與此同時,部分地區獸醫從業者大多缺乏系統化培訓,所掌握診療技巧以及專業技術方面有著明顯滯后性,很多地方獸醫培訓部門也未有效建立,多是依據自身實踐經驗來對養殖過程中的各類畜禽疾病給予一定治療。這個過程中便會出現各種操作失誤的現象,致使畜禽疾病愈發嚴重,或者是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最終治療效果難達預期,反而造成不可預控的經濟損失。這都對我國獸醫行業乃至畜禽養殖產業的穩定運營發展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現階段我國畜禽疾病防治現狀整體不容樂觀。從養殖業發展層面入手做合理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可以看到,雖然當今我國養殖業發展速度仍在逐年增加,產業規模也在逐年擴大,可在這個過程中畜禽疾病也在進化,畜禽疾病類型對比以往愈發多樣,這無疑對畜禽實際管理期間的疾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要求。而畜禽疾病防治作為整個畜禽產業得以形成可持續化發展模式的基礎依據,其更是保障畜禽養殖過程人身安全、畜禽健康的核心要素,所以我國在這方面也十分重視。近年來政府及相關部門也投入了很多資源,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畜禽疾病預防體系,并依循區域實際發展情況設置了比較完備的畜禽疾病防控方案。可產業市場發展是動態且瞬息萬變的,尤其加上環境因素影響,隨時間推移,畜禽疾病類型的增加,導致實踐期間任意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防治不到位的狀況發生,且在落實相關防治任務階段,需要專業素質過硬的獸醫及相關從業者身體力行的付出實踐,現實情況是,目前我國獸醫在畜禽疾病治療中,受各方因素影響較大,作業過程仍然存在各種問題缺陷,這也造成現階段我國畜禽疾病防治效果難達預期要求的情況時有發生[1]。
目前我國獸醫在畜禽疾病治療中存在問題相對較多,比如缺乏專業系統培訓,獸醫操作期間常有失誤現象,獸醫人員多仰賴自身經驗來進行治療,臨床經驗有限的前提下,治療病患畜禽時,便會出現藥不對癥的狀況。加之很多獸醫文化水平一般,從業只是謀生,缺乏對畜禽疾病的客觀認知,操作失誤的情況時有發生,最終治療效果便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診斷治療方法缺乏科學合理性也是目前我國獸醫在畜禽疾病治療中常見問題之一,畜禽養殖多集中在農村區域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大部分獸醫都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對很多畜禽疾病臨床癥狀表現了解有限。通常是以自身主觀意識來進行診療,沒有完備的科學依據支撐,最終治療效果便難達預期,這都對我國獸醫行業發展帶來較大負面影響[2]。
因為畜禽疾病防治認知度偏低,獸醫從業者臨床實踐水平存疑,往往便會致使獸醫在未能全面掌握畜禽疾病病因的前提下,便直接進入治療階段。比如畜禽腹瀉便直接為其使用止瀉藥、畜禽發熱直接為其使用退燒藥,癥狀消退便立即停藥,癥狀沒有緩解便轉為抗生素治療。但實際上,很多疾病無法借助抗生素來完成治療,有的畜禽疾病使用抗生素后反而會加重病情,后續一旦被人誤食病禽肉,還會影響人體生命健康。
很多農村獸醫不具備完善的專業理論體系,治療過程可能對所用藥物知識存在疑惑,加之沒有經過理論層面指導,對一些病原微生物了解不夠深入,便很難判定畜禽疾病發病特征,繼而很難精準選用正確的藥物或者治療方法來進行治療。尤其部分獸醫,已經養成完全憑經驗行事的觀念,影響最終治療效果同時極易導致畜禽生命安全遭到較大威脅,比如對治療用藥劑量、用法、療程、次數等都不是很清楚,治療期間發現效果較差時,直接加大劑量,致使畜禽應激反應、過敏現象發生風險大幅升高,反而會加速畜禽死亡。
針對獸醫在畜禽疾病治療中的改進措施,實踐期間必須明確現階段我國綜合國力已經得到質的飛躍,畜禽養殖規模全面提升,所以不同區域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全方位分析自身實況,適度擴充獸醫團隊,并組建專業素質過硬的獸醫團隊,為當地畜禽養殖業順利發展提供有利參考依據。政府方面必須加強對該行業資金、資源支持力度,周期性設置獸醫從業者培訓計劃,保障獸醫從業人員綜合專業素質能夠得到有效培養,使之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部分經濟較好的區域,可定時定期引導獸醫人員前往外地交流學習,了解掌握其他地區先進的畜禽防治技術,豐富自身臨床經驗,使自身畜禽疾病治療業務水平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
全面提升畜禽疾病診療技術,這也是保障獸醫防治畜禽疾病效果能夠達到預期的基礎條件。實踐期間,必須重視獸醫診療技術、專業知識的先進性和完善性,針對畜禽養殖健康狀態做全方位分析,理順畜禽養殖與農業經濟的因果關系。地方政府及獸醫部門必須聯合協作將獸醫工作重要性放在首位,發展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知識,引導獸醫從業者養成良好的繼續學習意識,不斷強化自我認知,完善自身專業診療技術和知識儲備,融合理論實踐內化為自身技能。治療病患畜禽期間,嚴格依循畜禽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合理分析病因,明確病因后,設置治療方案,治療過程,涉及用藥療程,需圍繞藥物說明科學配藥,嚴禁隨意搭配、隨意增減藥量的問題出現,治療期全程觀察病患畜禽機體狀況,以此方能達到有效治療畜禽疾病的目的[4]。
改革創新畜禽疾病預防模式,正式開展畜禽疾病預防過程中,必須先設定完備的監管體系,針對各級力量予以全面協調整合,比如像重大疫病必須迅速給與反應,提高重視等級,促進防疫工作順利開展,但堅決不可縮減疾病防治時限,避免疫苗浪費的情況發生,以此降低疫病危害性,將畜禽疫病傳播范圍限定在可控范圍內。像家禽養殖,則要采取育雛免疫模式,定時定期做好家禽健康檢測,最終達到切實預防畜禽疾病的目的,這也是提升我國畜禽食用安全性的有力依據。
增強畜禽疾病有效防治意識,關注平時畜禽疾病防范內容舉措,盡可能在疾病發生前便借助預防手段將之“扼殺在搖籃”。當地政府部門、養殖戶、獸醫從業者必須客觀對待畜禽疾病,各方必須正確認識畜禽疾病的危害性,獸醫人員需明確自身職責,通過會議、報紙、宣傳資料等模式,盡可能將畜禽疾病基礎特征、病理成因、危害程度做區域內全面科普,讓相關人員對其有更加深入的認知。比如定期舉辦講座、開展報欄宣傳、定時宣講等活動,讓獸醫和養殖戶參與其中,使之掌握常見畜禽疾病發病因素、藥物藥理、診療技巧等信息,組織養殖戶提前開展畜禽疾病預防方案,最終為畜禽養殖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創設適宜的生態環境[5]。
綜上所述,通過對獸醫在畜禽疾病治療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獸醫在畜禽疾病治療中存在問題主要有缺乏系統培訓常有操作失誤現象、診斷治療方法缺乏科學合理性、用藥誤區明顯、治療方法運用不到位等,實踐期間則必須從建立專業素質過硬的獸醫團隊、全面提升畜禽疾病診療技術、改革創新畜禽疾病預防模式、增強畜禽疾病有效防治意識等方面做起,才能保障畜禽疾病的治療效果完全達到預期,這也是我國獸醫行業整體專業行醫水平得以不斷提高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