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霍藻棉小學
打造一支務實創新的中層干部隊伍是激發辦學活力的關鍵,學校在培養中層干部時要做到因校制宜、因人施策、因時而變。其中,校長從源頭賦能中層干部成長最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團隊有情懷,管理有力量。教育情懷是中層干部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內生動力”,只有中層干部有為教育事業奉獻的意志和恒心,學校這間“廣廈”才能建起堅實的“四梁八柱”。
首先,要有家國情懷。校長要以師為本、以德為范,引導中層干部勇于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使命擔當,做新時代的“大先生”,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并將其升華為國家民族復興的偉業,致力于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其次,要有敬畏和尊重之心。校長要善于在管理團隊中營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的文化氛圍,讓管理團隊更具感染力和號召力。中層干部要有大局意識,充分認識自己所擔負的工作與學校發展、師生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把熱愛、奉獻、擔當和尊重的美好品質傳遞給其他教職工。
最后,要有人格魅力。校長要結合實際工作,引導中層干部俯下身來做實事,服務廣大師生的發展和成長。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干部要用“正能量”贏得團隊的尊敬和信任。
辦學思想決定著學校教育的實施方向,是學校治理的靈魂。霍藻棉小學以“養正教育”為辦學思想,校長在辦學思想賦能上著重突出了“三見”——
一是“閱見”。通過與中層干部一起研討學校的章程、文化規劃、新課改經驗等,在共同學習中進一步凝聚辦學思想共識,讓“養正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育見”。辦學思想要“頂天立地”,更要“落地”,筆者要求學校中層干部不能只把辦學思想掛在墻上、寫在紙上,而要真正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好辦學思想的育人功能。
三是“遇見”。筆者十分注重培養中層干部用思想文化影響人、帶動人的能力,紅色養正、課程養正、協同養正……有了辦學思想的引領和支撐,中層干部普遍感到工作的底氣足了,層次上來了,學校里的課題研究、論文、總結、新聞宣傳等都有了“養正教育”思想文化的意蘊。
在學校“養家國情懷,正成長根基”的辦學追求下,中層干部自覺貫徹落實辦學思想、積極主動踐行辦學理念,讓這所已有71年歷史的村小蓬勃發展,成為全國書法特色學校,形成“五育并舉、四季養正”的良好教育生態。
古語云,“學不可以已”,意思是學習是終身的、無止境的。管理團隊理論基礎薄弱、總結能力欠佳是學校長久以來的發展瓶頸,而中層干部的理論素養關乎學校的整體發展,因此,中層干部應在學習中更新觀念,不斷提升治理能力。為此,筆者作了許多嘗試,如建立微信學習群、舉辦學習沙龍、構建讀寫說“三結合”機制等,以一系列舉措幫助管理團隊實現學而不厭、學以致用、以用促學。
中層干部既要“眼高”也要“手高”:“眼高”是指通過大量閱讀擴大教育視野;“手高”則是指在工作執行和實踐中不斷提煉總結,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理論,講好學校和師生的發展故事,這也是中層干部應修煉的“內功”。
下好中層干部隊伍建設這盤棋,學校既要下好制度、歷練、評價等“本手”,讓中層干部守土有責、善作善成;更要下出源頭賦能這樣的“妙手”,讓管理團隊中的“千里馬”馳騁教育熱土,充分激發辦學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