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福袋兒
“每逢佳節胖三斤”,高高興興過完年,很多人發現自己的體重迅速增長,于是“減肥”再次提上日程。其實,減肥已成為很多人的日常功課,即使有些人看起來并不胖。本刊與問卷星合作,開展了關于中青年人減肥行為的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1638份,樣本男女占比為34.85%和65.15%,其中18—35歲受訪者占樣本總量的62.06%.
調查顯示,80.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減過肥。其中26—35歲女性最熱衷于減肥,高達92.03%的人有過減肥經歷。受訪者認為,導致肥胖的兩大主因是“吃得太多”“運動少”,也有人認為“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同樣會導致自己發胖。00后小詩就讀于湖南大學,看起來圓潤可愛,但體脂率高達30%,已經超過正常范圍,她說:“我太愛吃高熱量食品了,奶茶、薯條、蛋撻都是心頭好。”80后程序員陳運說:“我經常加班,作息飲食不規律,導致‘過勞肥’,不得不加入減肥大軍。”
談到減肥原因,59.09%的人選擇了“減減更健康”,但“瘦一點更好看”顯然更重要,因為65.15%的人都選了這一項。還有3.02%的人選擇了“大家都在減”,看來跟風也可能成為一些人減肥的因素。86.36%的人同時選擇了“運動”和“控制飲食”來減肥,80后銷售吳巧玲說:“決定減肥以后,我每頓只吃七分飽。”陳運主要靠運動來減肥,他每天傍晚在公司的健身房里跑步,哪怕跑完之后繼續回去加班。“運動可以加快代謝,不僅能減重,而且還能讓我更有活力。”他說。

本次調查顯示,曾有過減肥經歷的受訪者中,僅有25.76%的人成功減肥,37.88%的人雖然減了,但未能達到理想體重,21.21%的人還是老樣子,15.15%的人則“體重反彈了”。
不過,無論是否成功減肥,減肥本身還是讓很多人“更健康了”“變美了”“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了”,甚至有24.24%的人表示,減肥能幫助自己社交。“自從我減掉10斤以后,平時很少說話的同事都會跟我聊減肥,不知不覺竟多了兩個朋友。”90后新媒體編輯張小哲說。當然,也有部分人因為減肥而產生了“腸胃不好”“失眠”“掉發”“月經不正常”等不良后果。上海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副教授徐世芬說:“減肥一定不能求快,要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一定要保持營養均衡,確保正常的飲水量,否則會損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