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能
(廈門宏旭達園林環境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濱海旅游區生態環境良好、地理位置優越,擁有沙灘、陽光、海水等自然資源,天然具備環境景觀優勢,成為游客尤其是內陸游客向往的度假圣地。濱海旅游最重要的就是對度假酒店的選擇。一般而言,吸引游客的濱海度假酒店不僅能夠充分滿足旅客在休憩、服務等方面的需求,還應在外部環境景觀上具備足夠的感官舒適性和充分的可觀賞性,滿足旅客對旅居環境的需求。這就要求濱海度假酒店的設計不僅要考慮環境景觀的基本構成要素,還要認真融入地域文化、酒店主題、游客心理需求、生態理念等內涵,這是濱海度假酒店不可忽視的設計要點和核心內容。本文以廈門七尚酒店為實際分析案例,就高端濱海度假酒店設計要點的實踐經驗進行分析。
濱海度假酒店主要指修筑在濱海區域內,能夠以滿足旅客度假需求的酒店。區別于一般的酒店,濱海度假酒店就是要用環境景觀的構成要素與內涵設計來重點突出“濱海”與“度假”兩個界定概念,不僅能夠把游客置身于“陽光“”沙灘“”海浪”,還能給旅客提供完善的身心服務項目,充分滿足旅客的私人休憩需求,使旅客能夠全身心地沉浸在“度假人”的角色之中,充分體會度假的快意。濱海度假酒店的度假功能一般可體現在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療養等服務方面,健全的服務項目體系能夠充分滿足旅客的度假需求,提升旅客的度假體驗感[1]。這些都離不開對環境景觀的構成要素與內涵設計的把握,是高端濱海度假酒店環境景觀設計的要點和核心內容。
綜合考量“濱海”和“度假”兩個界定概念,可將濱海度假酒店的環境景觀的構成要素劃分為天然要素與人為要素。天然要素主要指濱海區域天然的自然景觀要素,人為要素則主要指人為添造的各種景觀要素。不論是天然要素,還是人為要素,無外乎就是海景、水景、鋪裝、植物、光影等。
1.1.1 海景
海景是濱海度假酒店最獨特的構成要素,屬于一種天然要素。海景作為一種自然景觀,天然具有十足的吸引力,是絕大多數以度假為目的的旅客想要觀賞到的環境景觀,是濱海度假酒店景觀十分重要的天然構成要素之一。濱海度假酒店的修建應面朝大海,保持較高水平的視野開闊性,保證旅客能夠在酒店內觀賞到足夠遼闊的海洋景觀,充分發揮海景的天然吸引力。此外,酒店的選址也應考慮到海景要素,應盡量保證酒店大門(正廳)的位置能夠以相對開闊的視野觀賞到海景,提升旅客的度假體驗感。
1.1.2 水景
水景一般是指酒店景觀中人為添加的水體景觀,例如泳池、噴泉等景觀,多屬于人為要素。水景是酒店景觀中的重要輔助要素,特別能夠與天然的海景相呼應,呈現出天藍、澄澈的視覺基調,配合藍天白云,頗具水天一色的氛圍感,有利于旅客身心舒適度的提升。
根據水體狀態,可將水景分為靜態水景和動態水景。靜態水景主要表現為水池、泳池的形式,以池岸為空間界限,同時形成水景的平面構形,一般具有自然式、規則式及混合式三類構形,不同構形會對水景視覺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動態水景主要表現為流水(溪流、旋流等)、跌水(瀑布、疊水、水幕等)及噴水(音樂噴泉等),動態水景多與靜態水景組合搭配,易營造出動靜結合、生動豐富的水景景觀,提高旅客視覺體驗。
1.1.3 鋪裝
鋪裝是典型的人為景觀要素,鋪裝的選材對酒店氛圍感的營造具有直接的影響,高端濱海度假酒店鋪裝的選材一般宜貼近自然,并且具有本土特色,能夠形成獨特的美感。鑒于度假酒店的“度假”功能,鋪裝選材應盡量古樸自然,降低商業公務感,體現“回歸真璞”的自然主題,提升旅客的度假體驗感。鋪裝選材可以與植物和諧搭配,易形成良好的景觀氛圍感。
1.1.4 植物
植物屬于有生命的景觀構成要素,植物景觀的營造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酒店環境的舒適性。植物景觀主要可分為兩類:規則式植物景觀和自然式植物景觀。規則式植物景觀中的植物多經人為篩選,選用規格、觀賞形態一致的植物種類,配置成整齊統一的幾何景觀構形。自然式植物景觀則多是在自然植物群落分布的實際基礎之上,選用相配植物進行視覺美感的模仿,具體栽種手段包括孤植、叢植、群植等。濱海度假酒店的植物景觀中多見自然式植物景觀,相比于規則植物景觀,其與天然植物群落具有更高的適配度,能夠營造出更加自然的舒適氛圍,并且能夠降低人為構建帶來的生態影響,提高生態效益。
植物種類的選擇是植物景觀營造中的重要一環,種類選擇因考慮到實際的濱海生態環境條件,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栽種植物。此外,考慮到本地風格與特色,鄉土植物種類的選擇也是必要的,合適的鄉土植物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能夠營造出獨具特色的環境景觀,能夠促進酒店氛圍的表現和營造。當然,植物形態的觀賞特性也是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孤植樹種,作為視覺焦點,在環境氛圍的營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5 光影
光影主要影響到景觀的整體氛圍感。景觀營造中常借用光影作畫,當光線透過格柵、云層,或倒影在水中時,都會產生魅力十足的光影效果,形成如夢如畫、虛實結合的立體景觀畫面,提升環境的氛圍效果。在夜晚,燈光和夜色交相輝映,使環境景觀呈現出另一番氛圍,光影特征的轉換有利于提升環境景觀的層次感。
濱海度假酒店環境景觀的內涵與底蘊以構成要素為載體,通過地域文化、酒店主題、滿足旅客心理需求、生態理念等來體現。
1.2.1 地域文化
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景觀表達是濱海度假酒店環境景觀營造的重要部分,在環境景觀特色體現方面起到關鍵的作用,其融入能夠提升環境景觀的氣質感。特別的,景觀中的“地域文化”可以是一個廣義上的范圍概念,景觀中所融入的地域文化可以不僅限于酒店當地的本土文化,外域文化的融入也能夠為酒店環境景觀增添特色。
1.2.2 酒店主題
酒店特色主題是酒店商業經營的戰略出發點,是酒店的核心競爭力。酒店主題確定了環境景觀的基調,決定了景觀的整體營造思路與框架。酒店景觀的個性特征多與酒店主題直接相關,酒店主題是景觀營造過程中始終需要把握的主線,也是實現酒店景觀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1.2.3 旅客心理需求
旅客的各種心理需求是景觀空間布置、空間尺寸設計、景觀氛圍營造的重要依據。在這之中,旅客對私人空間的需求多具有最高的優先度,合理的景觀設計能夠提升私人空間的私密感,滿足旅客對于景觀空間的“占有”和“控制”需求。
1.2.4 生態理念
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理念是景觀營造需要考慮的基本因素,特別對于濱海度假酒店而言,天然的濱海生態環境是濱海度假酒店所需依托的重要資源,在景觀營造中需要格外注重沙灘和海水的保護,注意建材的選用及景觀養護的手段,將景觀營造所可能帶來的生態風險降至最低,避免環境污染與破壞。
本文選取廈門七尚酒店為案例,具體分析高端濱海度假酒店環境景觀設計要點和核心內容的實踐效果。
七尚酒店位于福建廈門五緣灣東岸,毗鄰五緣灣濕地公園,環境優越、交通便利。作為廈門首家定位為“都會桃源”的奢華酒店,七尚酒店是國際一流水準的超五星級旅游度假型酒店,具備鮮明的特色,能夠滿足多樣的旅客需求,提供充分的個性化專屬服務。
七尚酒店的環境景觀設計源于福建豐富的歷史文化,靈感來自海洋、沙灘和光影的融合,應用福建特色石材,巧妙組織園林景觀空間,打造經典、優雅的公共環境景觀。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2832m2,其中綠化種植約13576m2、園路鋪地約14335m2、水景面積約4921m2。
建筑、水景庭院、海景、光影和植物是七尚酒店景觀營造最為重要的幾大元素,利用光、影的靈動,借用建筑圍合形成的不同庭院和利用水景形成的不同尺度的空間,組合成步移景易的景觀綠化空間。泳池和水景把整個景觀的空間結構貫穿起來,一直延續到無邊際水池,與大海的景色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幅天然海景與綠色相交織的美麗畫卷。整體低矮建筑盡可能地融于周圍的植物之中,綠化率高于40%,是名副其實的大隱于市的都會桃源(見圖1)。

圖1 七尚酒店俯景
2.2.1 門樓景觀
酒店位于五緣灣濱城道上,門樓曲徑通幽,石、木、竹演繹著園林式的夾道蜿蜒前行,引人入勝、心之所歸。整齊排列的柵欄圍墻采用天然石井繡燒面石柱,45°斜面平行安裝,石柱形成線條立面肌理獨具特色,在酒店與外界之間形成天然屏風,融合密植的竹林,圍合出酒店私密的空間[2]。隨著陽光的移動或夜晚燈光的變化,簡潔的石柱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猶如跳動的音符,彈奏著曼妙的音樂(見圖2)。

圖2 七尚酒店門樓景觀
2.2.2 迎賓區景觀
迎賓區入口處呈矩形天井景觀,采用框景構圖,運用“小中見大”的園林手法,當陽光透過天井傾灑在綠葉上,五株叢生幌傘楓沉浸在綠影婆娑中,便有了自然叢林的感覺。懸空而立的木雕垂花柱,以“七匹狼”為文化主題,由泉州著名木雕大師專門定制,在光與影的變換交錯中回味著“七匹狼”品牌的崢嶸歲月,道出七尚酒店的遺世獨立的覺醒(見圖3)。

圖3 七尚酒店迎賓區景觀
2.2.3 中庭景觀
中庭景觀設計以回字形鏡面水景環繞中心草地,簡單純凈,豁然開朗,一種大隱隱于市的感覺油然而生。回字形鏡面水景,底部散置黑色卵石,周邊建筑在水中完美倒映。中心草地上孤植三株百年古荔枝,周邊陳列土陶罐,中心下沉天井為SPA區中心鏡面水景,水中花壇種植三株古樁雞蛋花。古荔枝、古樁雞蛋花、土陶罐能夠襯托出七尚酒店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歷史沉淀(見圖4)。

圖4 中庭景觀
2.2.4 大堂外景觀(中央水景景觀)
大堂內落地玻璃將室外超大鏡面水景引入室內。獨立于水池的花壇中種植六株高大的叢生紅花天料木,使人錯覺樹是從水中長出。水景中倒影建筑肌理,合著婆娑的樹影,與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水影交匯在一起,使得園林景觀和建筑外表呈現了渾然一體的效果,將外部園林景觀引入建筑之中,形成室內外景觀相互交融(見圖5)。

圖5 大堂外景觀(中央水景)
2.2.5 西側水景景觀
西側戶外采用無邊際泳池水景設計,選用專門定制陶瓷窯形成藝術馬賽克,暗藍色漸變淺藍、淺綠,色彩豐富,高端華貴,為暢游者提供夢幻的水中意境。鏡子般的水面倒影著分寸間的肌理與輪廓,平和安詳,身臨其境,錯綜復雜的心緒總會奇跡般地被撫平。無邊際泳池多可形成水景與海洋無縫銜接的表現效果,能夠給旅客帶來水天一色的視覺體驗(見圖6)。

圖6 西側水景景觀
2.3.1 環形連廊設計
環形連廊是七尚酒店景觀連接的特色設計,環形連廊將酒店大堂、客房、餐廳、各區域水景、室外景觀等連接,形成一有機整體,造型簡潔優雅,和周邊環境風格統一,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極簡的連廊立柱,采用綠色環保新型材料GRP仿陶瓷材質飾面,專屬造型設計,廠家開模成型定制,達到完美景觀效果。頂部暗藏射燈,不同時段會變換不同的色彩和亮度,給以賓客不同的體驗感受(見圖7)。

圖7 環形連廊
2.3.2 古荔文化融入
荔枝樹在閩南人心中有著非凡的意義,象征著欣欣向榮、吉祥長壽、富貴相隨。4棵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是七尚酒店最標志性的元素之一,它們形態特色各異,或清奇俊逸、或孤高古樸,卻都有著歲月磨礪的滄桑感,極具審美價值和地域文化。酒店迎賓茶的茶具上有手繪荔枝圖案,餐具上有定制的荔枝圖案,賓客抵店即可品嘗荔枝果飲(見圖8)。古荔元素的延伸應用,增添了景觀所表現出的文化內涵。

圖8 古荔文化融入
2.3.3 特色植物應用
植物是景觀營造當中最富有生命的構成要素,七尚酒店的植物景觀設計中,上層喬木以棕櫚科植物蒲葵和本土特色植物荔枝為主,通過高低錯落來營造豎向空間,構成美麗林冠線。植物配置上很好地注重了疏密結合,有主有次,層次分明的種植效果,營造了一幅幅碧水綠蔭、繁花秀色的畫面。
樸素淡雅為酒店景觀設計的主色調,視白色為高品位的審美象征,因此開花植物除了紅花雞蛋花,其余均選擇開白色系的植物,古樁九里香、白花雞蛋花、香柚、白花三角梅、梔子花、蜘蛛蘭、白花蔥蘭等,大量白花的組合營造出一種冰清玉潔的色彩氛圍,白色的花木點綴于藍天碧水中,展現出飄逸、清純無瑕,打造極具個性化的植物景觀空間。
2.3.4 夜景燈光
七尚酒店運用了5種調光系統,設置7種可調控的場景模式,根據不同時段不同需求來設置不同的燈光,其中包括為特殊場合設置的特殊場景燈光,如歡迎模式、節日模式、慶祝模式等,燈光的搭配可以營造出多彩的光彩效果,形成不同的格調和氣氛(見圖9)。

圖9 夜景燈光
綜上所述,濱海度假酒店的設計不僅要考慮環境景觀的基本構成要素,還要認真融入地域文化、酒店主題、游客心理需求、生態理念等內涵。廈門七尚酒店對濱海度假酒店設計要點和核心內容的實踐說明:景觀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可通過廊道設計將不同景觀空間相互連通,避免不同景觀空間直接過渡而產生的突兀感;文化與景觀的交融,能夠提升景觀表現的文化內涵,成為亮點,提升旅客的享受體驗;將符合濱海環境景觀特征的特色植物引入戶外景觀的設計中,能夠提高景觀的自然感,營造清新愜意的自然氛圍;合理使用多彩的燈光效果營造對應的主題氛圍,能夠提升酒店氣氛的高級感,滿足旅客的度假休閑體驗。
總之,高端濱海度假酒店天生具備良好的自然環境優勢,再融合獨特個性特征的景觀營造,傳達出酒店文化與品牌價值,相信能夠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