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杜嘉 楊潔
文/圖 趙春國 高佳慧 李天洋
文/圖 田元武
文/圖 周蕊 陳勇
文/圖 連鑫龍 任宏
文/圖 楊軍 楊宇
文/圖 馮柳 唐靈
文/圖 馮作文
文/圖 張司雨 李樹鵬
日前,長慶油田采氣二廠創新打造的首個“油公司”模式下的“作業區+處理廠”全流程綠色低碳智能化采氣示范作業區正式建成投用。該廠將天然氣低碳生產與新能源業務深度融合,構建以安全環保、生產運行、智能監控、計劃經營為核心的智能化運行管理架構,切實提升多層級全面感知、自動生產、預測預警、智能優化和協同運營能力。預計到“十四五”末,該示范區的碳排放強度將進一步下降,折算后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8.45萬噸,等于植樹造林8.45萬公頃。清潔能源利用率提高至62.91%,清潔能源替代率也將達到17.53%。
文/圖 杜嘉 楊潔
近日,玉門油田第三個新能源重點項目——3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正式啟動。
與以往項目相比,該項目的光伏組件安裝容量擴大了三分之一,需要新增一座配套的儲能系統、建設一座更高等級的330千伏升壓站及一條更長距離的330千伏送出線路。項目建成后,年均發電量可達6.058億千瓦時,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4萬噸。
日前,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重點工程——樊頁平1試驗井組射孔施工圓滿收官。施工中,中國石化經緯有限公司勝利測井公司兩支隊伍參戰,連續奮戰80天,完成了8口井/252段/1040簇,射孔發射率、橋塞一次坐封成功率、資料優品率均為100%,在國內東部油區首個頁巖油井工廠交出亮眼成績單。
文/圖 趙春國 高佳慧 李天洋
近日,由中國石化煉化工程十建公司承建的中韓石化碳四炔烴選擇加氫項目實現高標準中交,進入開車投料準備階段。中韓石化碳四炔烴選擇加氫裝置采用北京化工研究院開發的碳四炔烴選擇加氫技術,可將丁二烯尾氣進行高效回收利用。
文/圖 田元武
文/圖 周蕊 陳勇
日前,部署在中國石化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氣廠古近系的YKE1-2井,喜獲高產油氣流,初期測試日產原油255噸、天然氣3.4萬立方米。至此,今年部署在古近系的4口新井,先后完鉆見產,進一步落實了主力層系之外的規模油氣產能,新增古近系西部砂組原油地質儲量近百萬噸。
文/圖 連鑫龍 任宏
今年以來,江漢油田瞄準年度天然氣產量目標,聚焦老區調整、精細管理、新區評建等工作,增動用、提產能、控遞減,提高效益開發水平,天然氣產銷量持續攀升。
今年1-8月,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42%。其中,涪陵氣田焦石壩區塊整體采收率提高到23.3%,較開發之初增長近一倍。
文/圖 謝江
今年以來,冀東油田以技術增效為突破口,強化新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持續推進壓裂工藝配套技術研究。針對致密氣主力層間跨度大、層內薄互層發育等特征,優化形成小井眼可溶橋塞分段壓裂為主體,配套限流分段和層間暫堵工藝,大幅提高縱向多層動用程度,在開發直定井上取得規模應用。今年前8月,油田已累計完成34口井壓裂施工,關鍵參數較初步方案有較大提升。
文/圖 楊軍 楊宇
近日,歷經4年技術攻關,大港油田采油工藝研究院成功研發出綠色低碳微納米碳化稻殼調驅劑、微納米采出液沉積物驅油劑產品。研發中,技術團隊首次將成本低廉的農業廢棄物稻殼用作新型顆粒類調驅劑原料,從根本上解決了顆粒類調驅劑低成本與高性能難以兼顧的問題。
文/左博文 圖/周爽
今年以來,為實現提質增效降本目標,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在經營上精打細算,按照“一場多井、一井多層、立體開發” 等方式降本增效,大力推廣“部署運行一體化”模式,新井上產節奏持續加快,運行效率持續提升。截至9月18日,川西中淺層氣田今年累計產氣1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投產新井30口,同比增長7%。
文/圖 馮柳 唐靈
日前,蘭州石化以“質量月”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群眾性質量提升、質量攻關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其中,下屬蘭州三葉實業有限公司針對近期疫情反復的情況,堅持“每一只出廠口罩都是精品”,嚴把原材料入口關,將原材料抽檢改為全檢。每一只口罩由生產員工、專業管理人員全過程檢查驗收質量,做到“出片、折痕、耳線、內包袋、外包袋、包裝盒”全流程質量把控,確保口罩合格率達100%。
文/圖 馮作文
近日,揚子石化烷基化裝置針對待生酸單元原有保溫材料隔熱性能差、散熱損失大等問題,開展專項攻關,對保溫工藝進行節能升級改造。裝置改造投用后運行平穩,總溫降減少約30℃,熱損失降低了近23%,節能效果顯著。
文/圖 張司雨 李樹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