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兩道菜,一道是喜歡的,一道是不喜歡的,要先吃哪道菜?把喜歡的留到最后,這是有些人的習慣。先除去不喜歡的,把那道不合胃口的菜消滅,接下來就可以盡情享受喜歡的那道菜。
有這個習慣的人,用的是順向的思考。不喜歡的擺在眼前,不僅礙眼,而且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一直有如鯁在喉的感覺。于是,先解決不喜歡的,剩下的自然就都是喜歡的。
我的選擇是相反的,我覺得這是有風險意識的表現。
把喜歡的留到最后,風險太多。時間,就是最大的風險。一道菜,從出鍋時的熱氣騰騰,到后來的漸漸冷卻,味道不可能是一樣的。還有,空腹品嘗喜歡的美食,和飽腹后再品嘗,個人主觀上的感受,可能會打了折扣。
這么一來,從上菜那一刻開始,越往后頭,美味損失的風險系數就越大。先花時間吃完不喜歡的,再動筷品嘗喜歡的,那道菜能否與原先預期的那樣滿意,就有些難以預料了。所以,從這個結果反推,把喜歡的擺在前頭,美味系數不打折扣;把不喜歡的留在最后吃,也不妨礙繼續不喜歡。這么一來,皆大歡喜。
我想到了人生。我覺得要過一種“低險人生”,需要重視的不是以后,而是應該更加重視現在。把握好現在,努力在現在,因為現在之后的每一個時間點,都有變化的風險。越想保險,越得認真對待當下的每一刻,在最好的時機里,享受最美的果實。
(摘自《雜文月刊》 郭華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