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雅
(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 鄭州 450003)
在5G時代來臨之際,艾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技術手段的推動下,5G技術使得網絡的運行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也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數碼傳媒藝術中5G技術的發展也為流行的藝術形式注入了一股勃勃生機。新媒介的傳播是零散的,科技的發展必然會帶來嶄新的變化。但是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如何合理地運用新技術傳達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是當前新媒體發展中需要研究的課題。
伴隨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信息交流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實現了模擬語音通信,它解決了最基本的語音溝通問題;第二代移動通訊技術(2G)引入數字通訊技術;第三代移動通訊技術(3G)普及了手機終端網絡的需求,能夠傳輸圖片和文字;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4G)是一種新型的移動通訊技術,它可以實現更高層次的智能手機交互和數據傳輸,從而開創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G是一種全新的、獨立的無線接入技術,包括2G、3G、4G、Wi-Fi等技術。”5G網絡的主要特征是:數據傳輸速率快、延時低、能耗低、成本低、數據傳輸穩定以及設備接入量大。5G時代,新媒體的信息傳播不再僅限于個人。5G最典型的三個應用場景是:增強移動寬帶、大規模機器類與超可靠低延遲通信。高速的移動寬帶服務將會帶來更多的新的應用體驗,比如3D、4K甚至8K,云計算的普及,VR與游戲、生活等領域的融合。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實現了物聯網、汽車聯網、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城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uRLL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為具有高延遲需求的遠程醫療手術、汽車聯網、自動駕駛以及工業互聯網等應用[1]。
通信技術的變化與發展,使整個新聞媒體行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但這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在3G和4G時代,新媒體無疑是媒體中最閃亮的弄潮兒。無論是新型媒體的發展或者是網絡直播的出現,還是各種社交媒體,這些都是新媒介與傳統媒介的不同而產生的新領域,并且在公眾領域中的發言權超過了傳統的媒介。5G時代的來臨,帶來了高速、高數據連接、低延時的移動網絡將會成為5G時代的一部分。走向全新、立體、感官化和虛擬真實化的交流,這種新型的傳播模式給新媒介帶來了發展的機會,但也伴隨著各種形式的資金爭奪戰。因此,5G時代給新媒體信息傳播行業帶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和挑戰。
自2000年以來,由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傳遞的途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诙鄻踊⒓磿r化的社會化媒體,新傳媒產業已形成了自己的通信領域,在4G時代由于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比3G時代快了很多,而且每小時的話費都比以前少了很多。4G時代,媒體平臺層出不窮,媒體記者層出不窮,通訊交流也從單一的文字形態開始轉變,新的媒介如高清圖片、短視頻、即時網絡直播等也逐漸成為主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新媒體產業逐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手機連接終端產業鏈,各種泛娛樂終端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2]。
5G的網絡化特征使“萬物互聯”成為當前新時代社會發展的新潮流。在此背景之下,新媒介更應該懂得如何抓住機會,從而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通過互聯網的建立使一切產品聯通成為可能,任何產品都會逐步數字化。而各種數碼產品與各種手機終端應用的結合,必將掀起一場通信革命。極光《2019年Q2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中的數據研究顯示,截至2019年6月,手機用戶數達到了11.34億,手機用戶平均安裝了56個APP,人均APP每天使用時長為4.7小時。同時,除了即時通訊APP,短視頻已經取代了在線視頻,成為了第二大用戶。目前,微信和QQ等即時通訊應用,除了特殊的新聞APP,還有一些短視頻APP新媒體的主流平臺。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行業在傳統媒體平臺上擁有一定的資源優勢,而新媒體之所以能在新聞傳播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完全是依靠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的同時,也給新媒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因此,可以預見5G的迅速發展將為新媒體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5G網絡能夠針對不同行業的需要,實現分層技術,實現網絡的可視化,使網絡的部署更加靈活,并能按需組網,確保高品質、高可靠性。在5GeMBB的應用場景中,大容量的移動寬帶使視頻的清晰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需要為分辨率而煩惱。3D、4K以及8K視頻的清晰度、色彩還原度和視頻播放的流暢性,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高清音質帶來的快樂。超高清視頻是5G新媒體中最易于實現的一個發展方向,它將是第一個出現爆炸式的發展。中國在5G+超高清視頻實況轉播方面已有相當多的工業應用。2018年9月,央視記者在浙江對錢塘江潮進行了現場直播,這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的5G室外高清電視實況轉播;浙江移動于2018年10月在杭州舉辦的杭州國際女子馬拉松賽上進行了“5G+無人機”的直播;2019年6月,央視在中華龍舟競賽中運用了“5G+4K”技術;中央電視臺于201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上進行4K直播;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在2020年1月末竣工,采用5G、高清晰度、24小時實時直播[3]。
5G網絡的傳送速率很高,可以實現現實(VR)、混合現實(MR)等日常應用,數據信息由可穿戴裝置(例如VR眼鏡)以虛擬的三維立體方式顯示。5G網絡下,大容量的寬帶可以滿足VR和MR的傳輸需求,毫秒級的延遲可以讓玩家看到的景象完全符合視覺的移動,降低圖像的清晰度和延遲。同時,用戶和場景的交互信息也會被傳輸到電腦上,電腦會根據數據進行處理,實時反饋,讓使用者猶如身臨其境。2019年2月,央視與長春和深圳兩個分會場通過應用新型技術將進行了“5G+4K+VR”的現場直播;“5G+8K+360°VR”形式錄制和播放2019年2月江西春晚;2019年4月,CCTV將“5G+VR”的體育比賽轉播于《2019國際體操聯合會成都跑酷世界杯》。除了VR和MR之外,全息投影技術可以將現實中的畫面還原出來。今年年初新華社舉辦的“5G+全息電視直播”,通過使用全息技術,新聞工作者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與數千公里外的眾多被采訪者進行實時“面對面”的溝通?!?G+全息”技術突破了真實和虛擬的邊界,創造了多個時間和空間的遠距離訪談,也是新聞報道中一種全新的信息表達形式[4]。
在5G時代,以eMBB(增強移動寬帶)為基礎的高數據傳輸速率、大流量寬帶將徹底改變電視媒介的生產與傳播。用戶無須自己搭建高性能的服務器,只要租用一臺云計算,像阿里云、騰訊、谷歌、亞馬遜等,都能提供更便宜的高質量的影像技術。新聞工作者在5G網絡上采集到的新聞和視頻資料,多個新聞工作者可以在云服務器上直接進行視頻剪輯,在制作完畢后,觀眾可以在不同的終端上收看到新聞錄像。在云上進行生產視頻方面會更加節省人工費用,無須大容量的存儲設備,終端僅負責視頻的回放,大大降低了終端的性能需求。通過傳統媒體和4G網絡,制作新聞視頻的操作過程復雜、時間長,在5G網絡下,云上的視頻新聞可以完成多人協作,極大縮短了視頻的制作過程,節約制作實踐,進而提高了新聞的生產效率,突出了新聞的即時性。網易于2016年推出云視頻業務,提供視頻直播、錄制、存儲、轉碼和點播等穩定、流暢、低延遲的視頻業務,能夠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實現對電視、賽事等高清晰度的直播,觀眾可以在終端上觀看。
在5G網絡中mMTC的應用中,大量的設備可以接入到網絡中。萬物都是可以聯系的,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建筑、商業物流、智慧農業、智能交通、企業自動化以及遠程醫療等等,5G可以提供很多的應用,例如在智能家庭、智慧城市以及智能交通等領域的建設中,將會有大量的終端設備進入到5G網絡中[5]。在家庭場景,通過網絡通訊技術連接到家庭,然后利用音頻、視頻、自動控制等技術,使多個設備相互連接,快速、有效地獲取和反饋信息,從而達到智能生活的目的。在城市中,利用信息化技術,將包括電力、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的系統與服務,實現校園、社區等的數字化改造,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的管理與服務,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質,建設智慧城市。在運輸方面,智能汽車連接5G,uRLLC方案下的超低延時和可靠的數據保證了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
5G網絡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和大數據融合將會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在今后的發展中,人工智能必將被廣泛地運用。高速的網絡將會帶來大量的信息,在信息的獲取、生產方式以及呈現形式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改變。以新華社為例,新聞采寫階段,新華社運用新聞攝影機、智能監控系統記錄、發現熱點新聞;在制造過程中,借助智慧的媒介和平臺,比如攝像頭新聞機器人、AI主播等,實現對新聞素材進行分類、標引,并運用智能化技術生產文字、短視頻、圖片、數據新聞等全媒體產品;在分發時,為新華社及新聞媒體的最終讀者在用戶畫像技術的基礎上,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推送;通過對知識產權的智能評估與區塊鏈技術,對信息的傳播效果進行準確的評估。記者們已經不需要把所有的新聞都收集起來,他們可以通過AI來收集信息,形成一個獨立的數據庫,然后根據特定的情況進行分析[6]。
但是新媒體的發展也不容忽視,它從一開始的去專業化、去中心化,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新媒體生態圈,不僅僅是內容的制作,還有流量的獲取。“大V”的粉絲數量龐大,已經成為了一種引導輿論的力量,換句話說,他們就是某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在當今的新媒體產業中,雖然很多內容提供者都是由大量的用戶自發組織起來的,但是在擁有了一定規模的自媒體賬號之后,他們的背后往往都是一支專業的編輯隊伍,包括文字編輯、視頻剪輯、技術支持和操作。這說明新媒體行業不再是“單打獨斗”的個體,而專業的內容制作已成為一支新興的新聞報道力量。AR、VR等科技手段的變革,為新聞報道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立體敘事方式,而人工智能、大數據將使其更加精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今日頭條和抖音,都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分析用戶的喜好,從而推出更多的相似信息[7]。而5G將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嶄新的媒體,因此,我們更需要從各方面去分析,以獲取更多的資訊。大數據是一種“雙刃劍”,它是一種“比你更熟悉你”的技術。一方面精確的分析可以使觀眾獲得更多的資訊,同時也使得新媒介的內容制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真實意圖。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使用者要想維護自己的隱私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因為海量的數據使得人們即使自覺地拒絕透露自己的個人資料,也難免會暴露自己的身份。新媒體行業和其他網絡公司,都會在用戶聲明中明確表示他們并沒有將其用于商業用途,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企業的自覺性和市場監管是否有說服力,還有待商榷[8]。資訊科技的發展,使資訊愈來愈豐富,特別是在5G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資訊的吸引必須要有某種刺激。這也是網絡傳媒向娛樂化方向發展的原因,優質的內容不如形式的豐富,而具有深度的文字,則沒有讓人興奮的短片來得有趣。另外,媒體制作者為了獲得觀眾的關注,往往會不顧事實編造一些未經核實的消息。媒體平臺與有關部門應及時、有效地對其進行監督,拒絕為其提供“滋生土壤”,其傳播的速度過快必然會造成輿論失控。作為新聞業的一部分,新媒體產業肩負著傳播正確價值觀的重任。
綜上所述,新媒體產業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通訊技術的發展。不同于傳統的報刊、廣播、書籍,新媒體會帶來碎片化、即時化以及虛幻的現場體驗,這無疑會給受眾更多的媒體參與機會。未來新媒介的內容將更加鮮活、生動,它可以使觀眾產生“真實”的“身臨其境”的信息體驗。在大數據的指引下,使用者對娛樂的要求也會更高。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讀者往往會迷失在各種信息的洪流之中。伴隨5G時代的到來,要在新媒體背景下為觀眾創造一個更加純粹的傳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