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樂
(天津市靜海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天津 靜海 301600)
家畜氫氰酸中毒是由于過量食入含有氰苷的飼料或新鮮的植物嫩芽引發的中毒病,常見于反芻類家畜。春季各種植物幼苗萌發,家畜極易誤食,是此病高發季節。
家畜常用植物飼料如高粱、玉米、亞麻籽、豆類、薯類等含有生氰糖苷,這種物質并不能使家畜中毒,當家畜食入過量含有生氰糖苷的植物后,體內中的羥腈裂解酶等植物脂解酶將其分解,加之反芻動物瘤胃有發酵功能,隨即產生了有毒物質氫氰酸(HCN),具有致病作用的是氫離子,可以降低體內多種酶的活性。氰離子與氧化型三價鐵結合,生成氫化高鐵細胞氧化酶,導致細胞色素喪失傳遞電子和激活分子氧的作用,切斷了呼吸鏈,阻礙了組織對氧的吸收,導致機體缺氧甚至窒息。
采食含有過量氰苷的飼料的牛易出現神經興奮癥狀,主要表現是狂躁不安,腹部疼痛,搖頭張嘴,呼吸困難,全身抽搐無力,嚴重者無法站立倒地不起。瞳孔擴大,結膜發紺,全身肌肉痙攣,呼吸短促,呼出氣體有苦杏仁味,嘴角流涎,體溫下降到37℃左右。觸診瘤胃部位鼓脹有彈性,聽診有敲鼓聲,結合臨床癥狀,可判斷為氫氰酸中毒,鑒于該病發病急,2 h內可致死,可以先按照氫氰酸中毒治療。
首先是進行針對性地解毒,靜脈注射與牛體重相對應所需劑量的5%亞硝酸鈉溶液,隨后靜脈注射5%硫代硫酸鈉溶液150~200ml,為防止病牛出現脫水,靜脈注射生理鹽水1 500 ml左右。待病牛身體情況稍有好轉,肌肉注射維生素C60ml與樟腦磺酸鈉40ml的混合溶液,目的是興奮呼吸系統,強心,恢復細胞色素還原作用和組織對氧的吸收。待病牛機能逐漸恢復正常,在可以站立的情況下,繼續灌服液體石蠟以起到排凈體內殘余氫氰酸的目的,也保護了胃腸黏膜。同時停止飼喂新配制的飼料,并減少含氰苷的飼料占比。
家畜氫氰酸中毒的發病程度與機體吸收氫離子的數量和速度有直接關聯,尤其在較大規模牛場和羊場群體發病情況各不相同,發病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將飼料和胃內容物進行實驗室化驗是比較準確可靠的診斷方式。本病發病過程短,直接傷害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時可直接致命,因此,養殖場常備亞硝酸鈉和硫代硫酸鈉是十分必要的,生理鹽水、葡萄糖等可以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恢復正常代謝機能。中藥金銀花、綠豆可以用來煮水,連續灌服3~5 d,幫助排出剩余毒素。預防氫氰酸中毒最重要的就是合理使用含氰苷的飼料,使用前要進行漂洗和加工才能使用,不能因為追求產量的提升而隨意增加高粱、玉米、豆類等飼料,另外在春季放牧時要注意避免采食植物幼苗和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