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柳
建所時間:1987年10月。
轄區概況:轄區面積179平方公里,實有人口3萬余人。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6人、輔警7人,駐村輔警9人。
榮譽:先后榮立集體三等功3次,被評為先進黨支部4次。
“近三年來,麻城鎮的刑事發案年均下降25%,電信詐騙發案下降70%,有九個村都實現了‘零發案’。”2022年8月5日,湖北省荊門市公安局高新區·掇刀區麻城派出所所長劉哲君在警民懇談會上就派出所工作向村民代表做了詳細介紹。
麻城鎮上的石膏開采加工企業眾多,在治安形勢復雜、警力不足的現實條件下,為達成平安和諧鄉村的建設目標,麻城派出所積極探索創新群防群治鄉村警務治理機制,走出了一條符合麻城實際情況、具有麻城特色的新時代平安鄉村建設“麻城路徑”。
派出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推進“一村一輔”建設工作,廣泛吸納有意愿參加巡邏、具備群防群控經驗的村民加入駐村輔警隊伍。同時,在各個社區、村場和部分重點企業設立警務室,在與周邊鄉鎮交界處設立治安卡點,駐村輔警駐點辦公。
派出所在每個村落施行“1+2+N”勤務機制,成立由一名管片民警和兩名專職人員(一名專職駐村輔警、一名治保主任)和N名社會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的社會治安治理小組,專門負責治安防范、安全巡查、法制宣傳、信息收集、服務群眾、糾紛調解等工作,主動回應鄉村群眾的“平安需求”。
(1)建立新的世界根節點,將小行星以及探測器模型經轉換后生成的.wrl文件格式,導入虛擬現實工具箱中,作為該世界下的Transform節點,再加入Text Transform節點,記為初始時間Time節點;
“我們村離派出所十多公里,以前發案,派出所出警至少要十幾分鐘。現在我們駐村輔警就地辦公,既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做前期保護處置,還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服務鄉鄰。”駐村輔警劉義說道。2021年10月,麻城官堰、鄧沖村接連發生家禽被盜案。駐村輔警聞警而動,在麻城鎮鄉村公路12個交通路口開展“扎口袋”式布控清查,最終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走訪群眾

護學崗

警民懇談會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齊抓共管效能,麻城派出所在麻城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以麻城鎮雷集片區為試點,成立雷集片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推行“185”片區治理警務模式,整合雷集片區中心警務室、 “李濤義務巡邏隊”、“紅管家”等社會治理力量,開展信息聯通、服務聯辦、治安聯防、矛盾聯調、平安聯建等“五聯機制”。該中心每月定期召開綜治例會,匯總當月糾紛調解、隱患排查情況。自運行以來,矛盾調處成功率達100%,改變了過去村民“一有矛盾就上訪、一有問題找領導”的舊風陋習。

集合夜巡
關于麻城鎮鄉村治理警務模式的創新起源,還要從丁店村村民自發組建的“李濤義務巡邏隊”說起。
2005年,在外打工回鄉的丁店村村民李濤因自家豬場被盜,便萌生了組建義務巡邏隊的想法。2006年6月,通過與麻城派出所和村委會銜接,他在村里張貼告示,招募了七名隊員,由此,丁店村義務巡邏隊正式掛牌成立。他自掏腰包買了一輛面包車當作巡邏車用,并把巡邏隊隊部設在自己家,組織隊員每天在村里開展治安巡邏。同時,派出所及時派員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召開每月例會開展講評。隨著工作的有序開展,巡防隊的管理也漸漸走上了正軌。
在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的支持下,“李濤義務巡邏隊”隊員由最初的個位數擴充到現在的39人,其中還有一支女子巡邏隊。其功能也從最初的治安巡防,擴大至集義務巡防、義務消防、民兵應急、交通勸導、矛盾化解于一體。這些隊員中,“夫妻隊員”就有5對。
寒暑易節,年復一年,16年的堅守換來了丁店村連續13年“零發案”。談及村里現在的治安狀況,村民羅瓊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自從有了巡邏隊,十幾年都沒聽說哪家東西被偷了。現在就是把東西放在門外都很安全。”
2021年5月,麻城派出所啟動“一村一警”工作,李濤和隊友張華主動加入了駐村輔警隊伍。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為充分挖掘群眾自治潛力,麻城派出所以“李濤義務巡邏隊”品牌經驗,輻射帶動周邊21個村場社區,組建240余人的義務巡邏隊,以片區為單位開展巡防,守護一方平安。派出所聯合鎮綜治辦每晚不定時對巡邏情況進行抽查,讓“我為大家巡一天,大家為我巡一月”在麻城落地生根。
“我們能這么快破案,你們都功不可沒呀!” 2022年5月6日,蔡院村的幾位村民專程將一面寫有“老百姓的守護神”的錦旗送到了派出所。接過錦旗,所長劉哲君也向鄉親們表達感謝。
2022年4月下旬,麻城鎮蔡院村來了一名外地籍婦女,稱可以高價上門收糧,現收現付。想著機會難得,村民紛紛將自己家的糧食搬了出來。誰知,該婦女在收糧的過程中采取克扣斤兩的辦法,騙走了村民7.5噸糧食。
接到報警后,麻城派出所迅速調取了案發現場及周邊的視頻監控,因家家戶戶門口都安裝了“看家”探頭,民警通過視頻追蹤,很快便鎖定作案人的真實身份和作案軌跡,并將其成功抓捕,為村民追回了血汗錢。
近年來,麻城派出所圍繞“智慧公安”持續加力,架構出由點及面、由面及立體的“天羅地網”全方位巡防體系,有力賦能麻城平安穩定。一方面,在集鎮主要農村道路路口安裝高清視頻探頭,在集鎮中心的荊潛路上安裝鷹眼高清探頭;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遵循村民意愿,大力推動“看家”探頭建設。現如今,麻城鎮已有680戶村民家門口都裝上了監控。同時,改建了集案件研判、指揮調度、警力部署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化派出所綜合研判指揮室,實時匯集前端數據。2021年以來,麻城派出所破案率同比上升56%,現行案件破案率達80%以上。
“有一個不知道家的老人……”2022年7月31日深夜,在朱廟村微信群,駐村輔警李濤收到了一條@自己的消息,村民梁策稱在朱廟村某糧店附近遇到了一位迷路老人。接到求助后,李濤迅速將老人送往派出所。經平臺查詢,派出所很快便聯系上了老人家屬。
借助微信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優勢,麻城派出所在每個村落建立微信群,管片民警擔任群主、駐村輔警任管理員,并協調鎮直機關各職能部門聯系片人員、每戶居民代表入群,定期發布安全提醒、警務動態,第一時間傾聽村民訴求、回應村民呼聲,積極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了“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村解決”。截至目前,通過微信群,已累計解決村民反映問題300余件,切實增強了村民安全感和滿意度。
“今天,我們請大家坐在一起,就是聊聊天、談談心,大家有什么想法、要求,都可以隨便說、隨便提。”8月5日上午,在朱廟村的一顆大樟樹下,駐村輔警李濤主持召開第四期警民懇談會,現場三十余名村民和民警、治保主任一起話收成、拉家常,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
懇談會上,為了鼓勵村民梁策等三人見義勇為的好人好事,派出所所長和管片民警還專門為他們送上了鮮花和獎品,號召其他村民向他們學習,互幫互助,共創美好家園。
自7月份以來,各村召開的警民懇談會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24條,現場解決13條,協調相關部門解決7條,提請上級解決4條,真正做到了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