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仁杰 鄒鍔

業務交流

指導辦案
從當初的警營新人到現在沉穩理性的優秀法制員,他已數不清一年里有多少天在伏案工作,一份份卷宗成了與他陪伴最久的搭檔。作為派出所法制工作的監督員、執法質量的“守門員”,他尤其喜歡“雞蛋里挑骨頭”。經他“挑”過的卷宗材料,更加經得起上級部門的檢驗。因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后榮獲個人嘉獎4次、優秀公務員3次,并獲得“蘇州最美勞動者”等榮譽稱號。他就是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公安局濱湖新城派出所民警倪忠健。
“別看它們有些破損了,可都是我的秘笈寶典。”在倪忠健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厚厚一摞法律書籍和資料,其中有些書因為經常翻看,幾乎快要散架,可即便如此,倪忠健仍視若珍寶。
2021年年初,倪忠健從一名刑偵民警轉崗成為法制民警。雖然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但他通過不斷地看、問、學、悟、踐,快速掌握了法制工作業務技能,成為辦案民警公認的“法制專家”。在日常執法監督過程中,為更好地服務派出所民警的執法工作,倪忠健充當起了“小鬧鐘”,上午9點準時發送“督促問候信”,下午“任務回頭看”,晚上“檢查再督導”,一天三次的“叫醒服務”,讓派出所民警省了不少心思。如今,大家對他的評價多是“要求多、標準高”,大到案件定性,小到卷宗上的錯別字,都無法逃過他的“火眼金睛”。也正因他身上的這股“較真勁兒”,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各類案事件辦理越來越規范、越來越高效。
2021年以來,倪忠健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優良的工作作風和精湛的業務能力,審核各類案件342起,提出整改意見300余條,均無一差錯。
“偵細于心踐于行,審明于理嚴于律。”這既是倪忠健的人生信條,也是他的工作標準。為了讓派出所民警能更加熟練地掌握各項法律法規及辦案流程,工作之余,他創造性地開設“法制沙龍”,通過歸納總結日常執法和辦案中的常見問題、典型案例以及常用的法律條款等,與同事們互動探討法律知識。不僅如此,在案件辦理中,他常常利用“換位思考法”,通過從偵查員的視角認真分析案情,發現現實問題,然后回歸法制視角分析案件法律關系,為案件偵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不久前,濱湖新城派出所辦理了一起租賃合同詐騙案。這個案子也是蘇州發生的首起“高收低租”合同詐騙案件,在偵辦經驗不足,又無成功案例可參考的情況下,倪忠健積極應對挑戰,結合前期調查掌握的情況,就案件程序、定性、證據收集及深挖擴線等問題與偵查員及時充分溝通,并迅速明確偵查策略,制定了縝密的偵查方案。隨著調查的深入,證據收集更加豐富,案件事實也日趨清晰,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當案件成功告破后,他還主動與檢察院、法院溝通,通過會商對案件定性和情節認定等環節達成一致意見。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提起訴訟,并實現最大限度地追贓挽損。
“濱湖新城派出所轄區商業體多、小區多,同時在建建筑工地也比較多。”說起轄區情況,倪忠健了如指掌。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倪忠健對各類警情進行梳理,分門別類制作了應對處置預案和策略,以指引派出所民警輔警依法、規范、高效地處置。
2022年年初,轄區發生一起工人討薪的事件。接到警情的倪忠健立刻帶領輔警趕至現場。他發現數名工人因討要工資未果,爬上高樓外墻平臺。一時間情況危急。在一片嘈雜喧鬧中,倪忠健集中注意力安撫工人的情緒,并同時聯系甲方進行協商。經過近3個小時的工作,他和同事成功將工人勸住并帶回派出所做進一步調查。

悉心調解
在這起事件中,一方面,工人的極端行為擾亂了社會治安秩序,應當對“鬧事者”進行處罰;另一方面,工人們的難處也深深觸動著倪忠健的心。弄清事情原委后,倪忠健立即與項目負責人取得聯系,明確告知其這是一起經濟糾紛,如果協商不成應該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為快速解決此事,倪忠健在現有糾紛調解機制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所里支持,對接住建局、經發局、駐所律師等多方力量,形成農民工討薪糾紛專項調處方案,以情理法并重的方式化解矛盾、助力雙方互利互讓。
接下來的三天里,倪忠健為工人討薪盡心盡力,不斷在開發商、承包商、分包商之間協調,最終幫助工人們討回了工資。而另一邊,倪忠健時刻堅守“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底線,依法對涉事人員進行了行政拘留。
一份熱愛、一份探索、一份信念、一份堅守,在與法律“并肩同行”的日子里,倪忠健始終保持匠心鉆研的工作態度。也許,伏案工作的時間有多少他并不記得,但他清楚,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將是一道道被老百姓看得見、亦能溫暖老百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