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石杏茹/孫雅蘭 吳翠蓮 郭云峰 杜遠武
十建公司承擔央企責任,在能源保供項目建設中奮力爭先,創造了一大批奇跡。
“1 個小時47 分!”。
盡管已經過去了4 個多月時間,但是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建公司)青島液化天然氣工程項目部負責人牛家興對這個數字依然記得清楚。
這個時間是我國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國內首臺、建設速度最快的27 萬立方米全容式LNG 儲罐工程順利完成穹頂氣頂升所用的時間,比原計劃提前3 分鐘。此前國內最大的22 萬立方米LNG 儲罐穹頂升用了將近3 個小時。
27 萬立方米全容式LNG 儲罐工程是青島LNG 三期工程,是十建公司家門口的活。牛家興說:“家門口的活肯定要做出彩才行。”
但這個活并不好干!
首先第一條是儲罐穹頂氣頂升。相比22 萬立方米儲罐,27 萬立方米LNG儲罐每個穹頂片跨度增加了4 米,每片重38 噸,穹頂重量增加了300 噸。為此,十建公司自主研發了一套27 萬立方米LNG 儲罐穹頂氣頂升系統,并成功應用。這套系統從受力計算、穹頂穩定性、密封性等角度綜合考慮,形成了一套27萬立方米LNG 儲罐穹頂氣頂升系統的全套工裝,保證氣頂升各系統平穩運行,最終保證了穹頂氣頂升順利實施,最大偏差控制在60 毫米以內,遠遠小于200毫米的允許值。此舉創造了“世界最大LNG 儲罐底板澆筑、周長最長外罐壁澆筑、跨度最長穹頂片預制及吊裝,以及最重穹頂氣頂升”等多項紀錄。用牛家興的話說“沒出一點岔子,非常順利”。
除了氣頂升,實現該工程的最大難題在于克服北方地區冬季低溫天氣對外罐混凝土在罐體高空施工時產生的凍害影響。為克服這一技術難題,公司組織專業技術團隊針對該工程的特點,突破常規結構中傳統的冬期施工工藝,從原材料選型、施工工藝改進和施工環境溫度控制和監測等幾個方面,針對性研發了一套適用于LNG 儲罐外罐壁冬期混凝土施工的技術工法,通過該技術工法的實施有效利用了去年冬天2 個月的施工周期,科學地推動了該工程的建設進展。
如今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該項目建成投產后,青島LNG 接收站年供氣能力將提升至165 億立方米,一舉邁入千萬噸級接收站行列,將對華東地區增強冬季調峰保供能力、改善大氣環境、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發揮重要作用。
湛江8 臺12.5 萬立方米原油儲罐及廠區所有配套工程是2020 年十建公司承建的國家重點工程,也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落實國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條件下的重大任務。由于種種原因,正常18 個月的工期壓縮為6 個月。
工期一下子縮短了三分之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年輕的項目經理胡少森初生牛犢不畏虎:“是有壓力,但是我相信奇跡就是一個個創造出來的。要相信我們的‘鐵軍’,只要百分百付出了,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湛江團隊以及十建公司為這個項目確實百分百付出了,也確實得到了好的結果。這其中的酸甜苦辣胡少森已經淡忘了,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南方的雨。“整個9月,湛江下了20 多天雨,把我給嚇慌了。我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下雨沒有。有時候在現場趕進度時突然就會來一場雨,大家也不回去,就在現場等雨停了再繼續干。整個施工現場1800 人,晴天雨天白天晚上人都不斷……”
天公不作美,人力卻可為。
面對巨大壓力,湛江項目團隊科學組織,根據8 臺儲罐同步施工的特點,將儲罐劃分為4 個組,土建組織4 個施工隊伍同步施工,安裝組織4 套設備并行配置。按照業主提供4 臺儲罐試壓用水的要求,錯開單臺儲罐充水間隔,保證施工的連續性。
從儲罐基礎開始,項目部一次次優化施工工序,制定了包括20 道工序、絕對工期46 天的基礎施工計劃,密集組織可交叉的作業環節,采用“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的形式控制每道工序的進度偏差,以工序進度保證總體進度。
在整個工程建設中,項目部采用了“雙鏈軌式耕耘機進行陰極保護施工”“攤鋪機代替人工鋪設進行瀝青砂敷設”“儲罐壁板TOFD 檢測技術代替射線檢測”“應用儲罐壁板國產化氣電立焊絲”等創新技術,不僅大大縮短了工期,而且施工質量也得到了保證。胡少森說:“8 臺儲罐的一次焊接檢測合格率達98%,配套管道一次焊接檢測合格率達98.56%,遠遠高于計劃焊接質量目標。”
2020 年12 月28 日,歷時189 天的艱苦奮戰,項目順利中交,創造了6 個月高標準建成8 臺12.5 萬立方米原油儲罐的奇跡,創造了中國石化同類項目建設的最快速度。
DISCOURSE
2020年12月28日,歷時189天的艱苦奮戰,湛江項目順利中交,創造了6個月高標準建成8臺12.5萬立方米原油儲罐的奇跡,創造了中國石化同類項目建設的最快速度。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 年10 月21 日視察勝利油田時做出的重要指示。作為中國石化集團所屬工程建設企業,十建公司勇于承擔央企責任,彰顯央企擔當,在能源保供項目建設中奮力爭先。
能源安全,在于“儲”,更在于“運”。長輸管道是油氣運輸的重要方式。在油氣長輸管道建設中,十建公司同樣創造了許多奇跡。
2018 年11 月15 日15 點16 分,一束黃色火焰沖破濃霧,從中國石化鄂爾多斯-安平-滄州(簡稱“鄂安滄”)輸氣管道一期工程安平分輸清管站噴出。這束跳動的火焰,標志著國家“十三五”規劃大型能源項目,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督辦的重點民生工程順利投用。
十建公司就是這個項目的建設者,用責任擔當和奮斗情懷兌現了“工期不得晚一天、供氣量不得少一立方米”的中國石化的莊重承諾。
為了這個承諾,十建公司鄂安滄輸氣管道一期工程項目部800 多名參建員工,從2018 年4 月15 日啟動焊工技能驗證,到項目建成輸氣投用,始終保持“加班加點、只爭朝夕”的大干沖刺模式,靠著頑強的毅力,啃下了測量踏線、征地協調、滹沱河定向鉆穿越、安平分輸清管站建設等一個又一個硬骨頭,以“時新日異”的速度,僅用214 天就安全、優質、高效完成了任務,創造了長輸管道施工的又一奇跡。
面對輸氣成功的喜悅,員工們感慨萬千:有人說想哭,有人說心被掏空了,還有很多人說,壓在心里的巨石終于落地了。
是的,為了讓河北人民走出“氣荒”,為了讓老百姓安心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十建人勇擔責任,再苦再累也不忘記工程建設人“履行央企的社會擔當”的情懷和初心。
從上世紀承攬兩臺10 萬立方米原油儲罐起步,十建公司經過20 多年的孜孜以求,到目前建造5 萬立方米以上大型石油儲罐近500 臺,建設LNG 等低溫儲罐近40 臺,完成10 余個接收站建設、各類長輸管道3000 多公里,所有承建的工程均一次投產成功,成為國內能源儲運工程建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