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哲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二中學 寧夏 銀川 750001)
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學生學的主要內容較初中略有難度,在這一部分內容中,數學思維是十分關鍵的,這是這一階段學習的主線,也是學生所面臨的一個難點。本文結合高中生數學學習主線,將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如何讓學生通過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來更扎實的學習數學內容,為自身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
數學這一門學科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教育價值,其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除此之外,數學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當學生學好數學這一門學科之后,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中也能更好地立足,并且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正是因為如此,數學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升入更高學府所必須要考核的一門學科。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利用自己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學好數學這門學科呢?
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也能夠將數學的邏輯和抽象性更清晰地表現出來,也避免了學生會因為知識難度系數比較高,而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這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就是可以將更多地資源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可以更全面地接觸到知識的廣泛性,能夠代替傳統課堂講解一些學生不了解的知識,將課堂效率強化起來,這也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好處,讓學生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的方式,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了解一些陌生的知識內容。
例如,在教師教學“無理數指數冪及其運算性質”這一課時的時候,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指數冪的概念,而且學生在初中已經了解過二次根式的基礎概念,通過擴張指數范圍,讓學生明白根式之間的轉化和求值,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數學建模能力。高中學生主要讓學生學會數學方法的運算,本課時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去強化自己的知識題庫,教師可以借助教材進行實質演練,讓學生明白實質運算過程。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去搜索更多相關的例題,在課堂中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也能夠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師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聽課也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想要提高課堂質量,也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風格,因為高中的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將一些難懂的題目將數形結合起來去讓學生更好地接受,不斷的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教師轉變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也能夠加強學生的個人學習學習習慣,將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的提高。想要在高中階段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好是讓學生可以有多種的解題方法,這樣也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因為高中課堂的學習方式還是比較復雜的,讓學生擁有多種的解題思路,這樣對于學生思考問題也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在教師教學“集合的含義”這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讓學生進行學習,這樣也能高效利用課堂的時間,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進行問題探究,再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去將個人想法和成員溝通起來,就是可以針對于重點的學習概念給學生多講解一下,通過課堂補充的方式,讓學生也學到課外的知識。留足夠的時間能夠在課堂上做一些練習,這樣也能夠及時地鞏固訓練,讓學生每節課都能有一個小的個人總結,對于規律和方法不理解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講解。
課外知識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比較重要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如果只是依靠教材進行學習會比較的枯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的模式也能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通過課外知識的拓展,也能夠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習不是那么枯燥無味,在應對高考的道路上也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讓自己放對心態去面對高考,這樣才能夠有好的心理建設,對于之后成績的提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師教學“函數的概念”這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入一個課堂實例,讓學生體會一下函數是怎樣表示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去刻畫函數,能夠讓學生明白定義域和值域的關系,并且學會用區間表示,教師可以讓學生拓展課外的知識,去創新一些比較新穎的想法,這樣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多次進行習題方面的練習,幫助學生不斷總結經驗,從而在做題正確率方面得到大大提升。
學生須在高中數學生學習中掌握四項基本技能,分別是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要教會學生從數學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并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數學學習中應培養好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清楚的認識到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要培養具備什么能力的學生,只有對教什么樣的學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才能在平時的教學中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去培養學生各項能力。
4.1 提高教師本身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培養是建立在傳統教育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的基礎上,對教師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我們想培養出具備數學核心素養的優質學生,我們教師首先得先具備這些素養。為人師表,須立德樹人,以理服人,在核心素養的內涵中,將人的道德素養置于首位,因此,教師需時刻以崇高的道德素養要求自己,用良好的作風,端正的態度影響學生,感動學生。
教師想上好一節課,充足的備課是前提,教師須弄清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了解學生動態,把握好課本知識,做到增減得當,重難點突出。教師不能永遠想著用昨天的知識來教今天的學生去面對明天的社會,教師應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學習,盡量多涉獵不同的學科領域,良好的學科素養和淵博的學識將會深深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應努力提高個人的創新意識,努力尋求知識的創新點,根據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時刻進行教學反思,不斷探索所從事的學科方法,找到教學的樂趣,避免進行幾十年教學而產生的倦怠感,有目的又高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不能一蹴而就,教師應努力完善自己,從而教育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學生。
4.2 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完善的評價機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通過評價反饋能盡可能地關注到所有學生。在學校的課改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等等進行記錄,教師積極觀察學生的解題思路,時間安排,動手能力等,結合每個小組的記錄情況,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并提出改進的方法。評價機制的建立,教師能更加的了解學生,能更明確的知道學生缺少什么,以便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找到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
4.3 怎樣實現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制定符合自己本校學生學情的學習目標,明確每節課的學習任務。以及在本次教學中,教師想培養學生哪一方面的核心素養?在課堂中,教師或許師生針對本節知識點提出問題,師生互探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用文字語言,口頭語言,數學語言表達對該知識點的看法,教師認真傾聽,由學生補充,如果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師須需進行補充,并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建設生態課堂,生態教學。
建立小組教學,把知識探究權交給學生,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小組成員間優勢互補,能有效解決靦腆的學生不敢于向教師求助的難題。在分組的過程中注重學生間的均衡搭配,在小組中培養各科的小老師,同學間學會合作,資源合理利用,解決教師不在時同學們遇到的難題。
學生的情感變化十分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高中數學教師為學生所營造的教學氛圍是沉悶僵硬的,那學生也無法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講臺下昏昏欲睡”的現象就是基于此產生的。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就需要致力于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氛圍的感染下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這樣一來,即使沒有高中數學教師的再三督促,學生也能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并且積極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例如:在進行《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幾何體的三視圖,然后對學生提出如下問題:你們覺得它們是哪種幾何體呢?接下來可以為學生營造緊張激烈的競爭氛圍,要求學生進行搶答。如可以一共準備10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果學生能夠成功答對,那他們就能夠得到獎勵。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積木,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拼積木。為了獲得拼積木的機會,學生就需要對各種幾何體的三視圖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積累,為即將到來的游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也是很有必要的。為什么呢?因為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和學生形象簡單的思維之間存在著矛盾,這一點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而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學生如果沒有一個樂觀的心態,那他們就很容易產生退縮的心理,進而導致學習效率有所降低。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促使他們積極地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并且努力地去克服,由此讓自己的知識基礎更加扎實。例如:在進行《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及判定定理;需要掌握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的球閥;需要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的概念。這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和復雜的,如果學生沒有一個樂觀的心態,他們就很有可能產生放棄的想法,進而無法在教學匯總時具有極高的參與度。此時教師可以讓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個平面和一條直線,然后會對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從簡單到復雜,學生通過操作平面和直線來獲取答案。學生每順利地解答一個問題,可以對他們進行一次表揚,并予以他們一次獎勵。即便學生被困在某個問題上,只要他們認真地進行了思考,并且告知大家思考的過程,教師同樣可以對他們進行表揚和獎勵。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重視課后復習活動,并且將重視的態度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和應用。那么高中數學教師具體該如何去做呢?他們此時就需要為學生布置課后復習任務,并且對學生的課后復習結果進行及時檢測,進而及時了解學生的復習情況。除此之外,高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幫助學生解決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使學生的復習效率有著十分明顯的提高。例如:在進行《直線的方程》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可以將該節課所有的數學知識總結到微課中,并且將微課傳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認真的觀看。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微課中有三處錯誤,他們需要找到這三處錯誤。這是為學生所布置的復習任務,學生為了完成復習任務,他們就需要不斷地進行微課的觀看,并且對微課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當學生找到了這三處錯誤之后,他們就需要通過網絡交流工具告知教師;如果學生沒有找到這三處錯誤,他們同樣要利用網絡交流工具來與老師進行交流,說出自己尋找過程中的問題,并且尋求教師幫助。
教師需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突破難點題型。學生面對一道題,可以多角度地進行思考。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反例法、分層法、對比法等。在教學中,如果能把數學思維和思維方法長期滲透,通過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那么,學生不僅能理解一道題目,還能從中領悟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還能用于解決問題,提高人們的認識和思考能力。在必修一函數的相關章節中,老師要向學生講解最多、最大、參數范圍問題、恒成立問題、方程和不等式問題。在此基礎上,將組合函數法分解為相應的功能問題,并將其轉換成圖像問題,如果是包含參數的問題,則需要運用分類的方法來解決。對所有問題的解決,都應該堅持采用啟發式的方法,指導學生對轉換方式的探索。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將課堂重點知識先講述教學,再借助教學工具的支持,將考點和難點的知識點再進行鞏固提升,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更好地學習效果,數學學科的考試要求很高,需要學生熟練掌握解題技巧,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工作功夫做到位,教師也要多布置課下任務,讓學生去及時完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并可以在高中階段能夠對數學學科學習有一個確切的認識,也有利于學生之后思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