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欣,陳聰聰,張 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北京市,100034)
肺癌的起源大多數為支氣管黏膜上皮,全球的癌癥確診人數中,肺癌所占比例最大,死亡人數最多。國家癌癥中心收集的最數據顯示,國內已經有大約48.66萬人死于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3-4]。肺癌發病的年齡大多是60~74歲[2],因此,應該格外重視老年肺癌的治療和護理。目前,肺癌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5],而老年肺癌患者基礎病多、免疫力低下,各種臟腑功能退化,其圍手術期的護理非常重要??焖倏祻屯饪疲‥RAS)理念在護理實踐中逐漸被應用,在促進術后恢復中發揮了很大作用[6-8]。本文通過查閱文獻,總結肺癌患者快速康復的圍術期護理研究現狀,以期對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提供幫助。
丹麥的外科醫生kehlet最先提出ERAS理念,他總結出因為有以下幾種情況手術后的患者不能快速出院:不合適的術前準備、不合適的控制手術應激能力以及術后疼痛等,并提出應用各種模式、各種途徑、多種方法來減少手術后創傷及應激反應,采用合理的、經循證證據優化的措施,使患者從心理和生理上能夠接受,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同時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使醫療費用更加合理[9-11]。目前,在全球范圍,ERAS理念的應用已取得了良好效果[12]。顧華倩等[13]學者在圍手術期對30例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實施以ERAS理念指導的護理干預,觀察組術后出院時間、VAS評分、各種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情況好??梢奅RAS理念的應用有助于避免肺癌手術患者減少并發癥,在促進術后康復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2.1.1 入院評估:通過對老年患者多方位的檢查、評估來發現患者所存在的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14],從而有效地降低手術風險,促進老年肺癌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減少與住院時間的減少。評估內容主要包括:①一般評估。入院護理評估表、跌倒/墜床評估表、生活自理能力(ADL)評估表、壓瘡評估表進行評估并記錄。根據評估結果向患者講解相關的健康宣教。②??圃u估。對患者的疾病知曉度、呼吸功能、心功能、吸煙飲酒史、血栓風險、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進行評估。
2.1.2 術前呼吸功能準備:老年患者的調節和適應能力降低,為了確保術后快速康復,術前肺康復訓練至關重要[12,15]。肺康復訓練方法包括:①呼吸功能鍛煉:結合呼吸操及各種呼吸系統訓練器械。②自主深呼吸:加深與加慢腹式呼吸和縮唇呼氣練習,這兩種呼吸練習操作,不用受地理位置限制并且簡單,隨時可以操作,可以使呼吸肌和膈肌的肌力、耐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16]。③有效咳嗽:進行深呼吸幾次后,屏氣,然后用力咳嗽,可以拉長尾音,使痰液慢慢移到咽喉上方,用力將痰咳出[17]。
2.1.3 術前腸道準備:常規手術前的腸道準備一般都需要口服瀉藥和灌腸等,但易加重老年患者的術前胃部不適、脫水以及電解質紊亂等,增加手術中及手術后各種風險,不利于患者的術后快速康復。劉小燕等[18]研究顯示,術前不給予腸道準備,患者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并沒有增加。所以肺癌患者術前并不需要進行機械性腸道準備是安全可行的[19]。
2.1.4 麻醉前飲食管理:常規術前禁食12 h、禁飲4 h,老年患者出現低血糖、脫水等的風險增高[20]。有學者研究發現,進行胸腔鏡手術術前禁食6 h,禁飲2 h,在手術中沒有發生麻醉誤吸[21]。最新指南推薦在麻醉前對經口進食液體和固體食物限制不同的時間,從而使手術時胃容量減到最小,防止誤吸[22]。所以患者可在術前6 h前進食易消化食物,術前2 h之前飲用清流質食物,術前2 h以內再禁食[23]。
2.1.5 術前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老年肺癌患者心理壓力大,情緒低落,對預后缺乏信心,不利于疾病的預后和后續醫療工作的展開。研究[24]顯示,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夠減少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手術應激反應。護士可根據術前評估,采用簡單、易接受的、積極的方式講解肺癌疾病知識、為手術需要做的準備、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注意事項,并鼓勵家屬參與相關知識的研究,與患者分擔壓力。
2.2.1 術中保溫:由于術中普遍存在非控制體溫降低的現象,可能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術中要排除發生低體溫的原因,加強保暖,預防低體溫的發生[25]。手術過程中,可以根據患者不同的體質、手術方式,實施不同保溫措施。保溫措施[26]包括:①室溫調節:術中保持適中室溫在22~24°C;②保溫墊的應用:在患者下方鋪上恒溫保溫墊,增加溫度,保存患者體內熱量;③靜脈輸液或輸血可以進行加溫輸注;④術中要減少患者暴露;⑤沖洗傷口時用恒溫鹽水。
2.2.2 液體管理:保持體液平衡,肺切除術中患者容易發生肺間質和肺泡水腫。常規的補液方案不能使老年患者機體達到理想的容量狀態。夏燕等[27]研究發現,ERAS理念在維持患者機體正常需要的前提下,提倡嚴格控制補液的速度和量,可以減少肺間質水腫引起的肺部感染。
2.3.1 術后疼痛管理:術后疼痛是常見并發癥,若鎮痛不足可能導致術后應激、無有效咳嗽咳痰、無早期活動、睡眠困難等,嚴重影響術后恢復質量,延長患者恢復時間。傳統單一的鎮痛藥物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血壓下降、消化道出血、呼吸抑制以及尿潴留等不良反應。應用多模式鎮痛(MMA)聯合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鎮痛藥物與方法,疊加鎮痛效果,有效地減少單種藥物或方法引起的不良反應[28-29]。MMA是ERAS理念推薦的鎮痛方法,護士應利用疼痛評分表動態評估患者疼痛程度,評價術后鎮痛藥物和方法的鎮痛效果。建議醫生修改或調整鎮痛方案,以達到最佳的鎮痛效果。
2.3.2 術后早期活動:術后24 h內在患者病情情況允許下可以活動。早期活動可促進肺復張、增加肺活量、減少肺部并發癥,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促進腸道運動的恢復,減少便秘的產生[19]。
2.3.3 術后飲食管理:術后盡早進食,增加攝入能量和蛋白質,降低手術對于新陳代謝的影響,術后免疫功能及營養功能指標的恢復均有提高[30]。術后早期患者無惡心、嘔吐等不適感,對于吞咽功能評估正常的患者,建議術后4 h即可以食用清流質飲食,可在術后第1天早上進食流食或者軟食,如無不適感,午餐可改為普食。老年人胃腸情況特殊,應注意合理搭配膳食,改善患者營養狀況。
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應用ERAS理念,通過術前對患者的身體及心理狀況認真評估,做好術前準備及術后飲食管理,重視術后鎮痛與早期活動等有效措施來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可以顯著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但受傳統圍術期管理模式的影響,部分圍手術期管理措施的更新仍具異議,在臨床上未得到廣泛推廣、實施。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康復計劃還應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切實做到精準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