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山東孫子研究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90余位會員代表參加了會議。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張偉紅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聽取并審議通過了山東孫子研究會會長張建設代表第三屆理事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監事會工作報告、財務工作報告及《章程》修改等草案;選舉產生了山東孫子研究會第四屆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監事;新當選會長王行惠發表講話。
會議對第三屆理事會五年來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第三屆理事會帶領全體會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務實重干,戮力奮斗,在弘揚孫子兵學和文化強省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全省社科系統的“黨建示范點”,被評為全國優秀社會組織。
——堅持目標定位,在品牌塑造中搭建孫子兵學研究工作的“四梁八柱”。堅持把創造品牌作為“謀求新作為、開創新局面”的奮斗目標和主攻方向,自覺把孫子研究會十幾年來接力攀登到達的坐標點,作為繼續前行的出發點,根據新的形勢要求與使命任務,研究提出了“爭創兩個社團、打造四個平臺”的“兩爭四創”總體目標,堅持工作部署圍繞“兩爭四創”來系統籌劃,創新突破圍繞“兩爭四創”來精準發力,制度機制圍繞“兩爭四創”來建立完善,工作落實圍繞“兩爭四創”來推進實施,形成了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落實的工作格局,傾力打造的海峽兩岸(濱州)孫子文化論壇、海峽兩岸(濱州)青年學生孫子兵法友誼辯論賽、(廣饒)孫子文化論壇、(萊蕪)嬴秦文化與遠古文明論壇、(臨沂)銀雀山兵學論壇等品牌,已成為日臻成熟的特色經典品牌,在增強兩岸文化交流、弘揚傳統兵學文化、助推文化強省建設等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政治影響與社會影響。
——堅持學術立身,在創新傳承中提升孫子兵學研究工作的起點水平。不斷強化學術高地意識,聚力提升學術研究的看家本領,始終保持“公益為本、學術立身”的戰略定力。
五年來,做到了每遇到重大歷史事件必有主題研討,每遇到重大現實問題必有具體回響,走開了主題研討清晰、特色研討豐富的學術研究路子;大力扶持著書立說,研究出臺《關于扶持資助課題研究和學術著作出版發行的試行辦法》,發揮孫子研究戰略領軍人物的示范引領作用,高標準完成省社科聯賦予的《傳承齊魯兵學文化,助推文化強省建設》課題,出版《向孫子兵法學思維》等孫子研究系列叢書,為孫子研究走向普羅大眾提供有力抓手;高度重視《孫子研究》期刊建設,積極化解辦刊過程中遇到矛盾問題,想方設法為期刊排憂解難、創造良好條件。五年來共出版《孫子研究》24期,發表學術文章330余篇共 288萬字,榮獲由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成果獎”一等獎,編纂的《孫子兵學年鑒》,被眾多國際友好機構、國內黨政機關和重點大學圖書館收藏。
——堅持開放辦會,在融合互鑒中激發孫子兵學研究工作的生機與活力。遵循文化傳承傳播規律,牢固樹立開放辦會理念,不斷探索實踐“開放式”發展之路,從本系統本領域聯合逐步走向跨區跨界跨海聯合,推進孫子研究不斷邁出新的步伐。積極與濱州、惠民、廣饒、蘇州、臨沂以及萊蕪等地聯合舉辦各種論壇和研討會,主動與本省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嬴秦文化、齊文化、鬼谷子文化、紅色文化以及考古、史志、新聞、出版、影視等各個領域展開交流合作,在融合互鑒中增強兵學文化自信,助推孫子兵學發揚光大;積極與山東幾所知名學府進行友好協商,積極探索聯合辦刊新路徑,為《孫子研究》雜志健康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堅持直面現實,在服務社會中展現孫子兵學研究工作的時代風貌。始終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主動自覺融入中國夢、強軍夢的火熱實踐,積極沖向事關全局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的主戰場,堅持每年聚焦一個重大主題,聚兵學研究的星星之火,發古為今用的思想先聲,收獲積小成為大成的功效。從“孫子兵學與建軍之路”到“孫子兵學與改革創新”,從“孫子兵學與應對重大公共危機”到“建黨百年與兵學謀略”,每次重大研討活動,都是以敏銳的大局意識和前瞻思維來謀劃,以兵學研究戰線強烈的高地意識和擔當精神來組織,旨在從兵學謀略的角度,透視歷史沉煙,探究發展規律,發揮智庫作用,提供決策服務,為新時代強國強軍強省建設貢獻兵學智慧、提供兵學方案、貢獻兵學力量;同時,在軍地雙方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積極承擔海峽兩岸孫子文化交流的重任,持續舉辦“海峽兩岸(濱州)孫子文化論壇暨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孫子兵法友誼辯論賽”,根據國際形勢和臺海局勢的最新發展變化,適時準確地確立每屆論壇主題,始終指向“孫子兵學與民族復興”的職責使命,在凝聚“九二共識”、抵制“臺獨”勢力、促進兩岸統一方面,起到了獨特的文化傳導和輻射影響作用。另外,注重發揮孫子兵學研究的社會功能,傾情投入社科普及和志愿者社會服務實踐,持續開展孫子兵學“走進文化殿堂、走進講學課堂、走進書屋習堂、走進研討大堂、走進文建館堂”活動,形成了靈活豐富的文化服務特色。
——堅持黨建引領,在強基固本中加強孫子兵學研究工作的組織保證。按照“八有六好兩促進”要求,積極推進黨組織建設規范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運用,注重從思想上、政治上堅強黨組織,從內涵上強化黨組織的凝聚力、帶動力和影響力;針對研究會非營利公益性質,研究工作“十年板凳冷”的特殊要求,注重加強擔當作為、傾心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引導和底蘊培植,倡導大家把孫子兵學研究作為事業來追求,作為義務來踐行,作為責任來擔當,在工作中培塑踐行“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積極主動的工作精神、任勞任怨的吃苦精神、追求一流的進取精神、深鉆細研的攻關精神”,形成了以“五種精神”為核心的“孫子兵學研究精神圖譜”;注重規范管理,積極理順關系,建章立制,不斷完善會議制度、工作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堅持按制度管人、按規矩辦事,在會議制度落實上做到經常、規范,在工作制度落實上做到細致、有序,在財務制度落實上確保清楚、干凈;注重人才建設,成立43名委員組成的山東孫子研究會專家委員會,聘請16海內外知名專家擔任特邀專家,形成孫子兵學研究的領軍團隊。采取專業會議培養、委托課題鍛煉、專家“一對一”幫帶、專項政策激勵等有效形式和措施,有針對性地從年輕一代中培養孫子兵學研究的有志者,激勵在孫子兵學研究中的勤勉者,成就為孫子兵法研究做出貢獻的有為者,梯次合理的人才儲備正在形成。
會議一致感到,當前孫子兵學研究站在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新起點。必須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大歷史觀和大時代觀,在堅定文化自信、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興盛的時代號角召喚下,秉兵學底蘊,發時代先聲,以更加自信和奮發有為的姿態,煥發孫子兵學研究的時代風采,不斷開創孫子兵學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要在學術研討上邁開新步伐。堅定“學術立身、以研為上”的戰略方向,堅持“聚焦大局、服務中心”的工作思路,將孫子兵學研究根植中國夢、強軍夢、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在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上發思想先聲,適時開展強國強軍強省的戰略性研究,發揮智庫作用,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升孫子兵學研究質量。
要在學術編著上邁上新臺階。加大組織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深化對孫子兵學文化的認識,科學辯證地梳理《孫子兵法》“全勝智慧平天下”的時代意義,系統發掘孫子兵學思想形成的環境基礎、孫子兵學著作以及傳承研究體系、孫子時代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孫子兵法的戰爭實踐應用史料等,不斷培植孫子兵學的文化優勢。
要在學術交流上開辟新渠道。認真總結近年來品牌創造的經驗做法,積極創建“工作聯合體”,走“開放式”發展之路,行“大聯合”發展之策,采取吸收入會、邀請參會、聯合辦會等多種形式,把國際國內相關兵學研究機構和團體聯結起來,共畫一張圖、共謀一盤棋,真正走開活動聯辦、力量合用、成果共享、經驗互鑒的路子。
要在文化服務上擴大新影響。強化孫子兵學研究的文化服務功能,積極探索開辦“孫子學堂”、開辦孫子兵學文化專題輔導課等有效模式,使孫子兵學文化真正走得進“象牙塔”,飛得進百姓家;積極投身社科普及和志愿者社會服務實踐,組織優勢資源滲透到各個領域宣講孫子兵學文化,開辟網上普及專欄和互動通道,創建和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兵學文化活動,增強兵學文化普及的吸引力、生命力。
要在自身建設上迸發新活力。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進一步提高研究會自身建設起點。要突出政治建設,抓好主題教育,加強業務建設,規范工作秩序,加強“兵道網”“兵道群”的建設與管理,調整充實專家委員隊伍,采取有效措施擴大孫子兵學研究的人才群體,為孫子兵學研究積攢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