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會,曹艷霞,王秀均,王 敬,季英霞,王靜云,陳一秀,李 碩
(1.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外一科,北京,100102;2.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護理部,北京,100102)
護理服務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它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一環,對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積極的政治意義。隨著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患者對疾病預防、治療和護理的需求日益提高,護理服務的全過程和延續服務理念日益受到重視。探索和建立中醫專科護理門診服務模式,為門診患者提供集專科護理、康復護理、心理護理、養生保健、慢病管理為一體的綜合護理服務,滿足患者對中醫護理多層次、綜合化的服務需求,從身、心等全方位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任重道遠。
護理專科門診是一種提供正式的、有組織的衛生保健服務形式,可滿足就診者對護理各方面的健康需求[1]。中醫護理門診在滿足患者中醫治療、護理、心理、慢病管理等多樣化健康需求發揮重要作用[2]。門診服務特點是:80%以上的工作處于獨立角色完成或是與其他健康團隊成員合作,較少依賴于藥物的使用,而是根據患者及其家庭的需要提供整體護理服務,出門診護士能夠在特定護理領域提供更高級專業的護理實踐服務[3]。
2018年,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對首批認定的20個護理工作室進行授牌,授牌的工作室內容涵蓋主要有:慢病管理、創面治療、認知訓練、造口護理、中心靜脈導管留置及維護、糖尿病健康管理、健康呼吸、喉癌康復、心境管理、心血管健康管理、脂肪肝健康管理、血液凈化/腹膜透析、老年綜合評估、帕金森照護等等。這20個護理工作室的構成主要由護理團隊或專科護理專家和相應學科的醫務人員組成的以護士為主導的團隊,具備有較高專科護理水平和能力,能為就診患者提供全過程、系統化、科學化、專業化的護理服務,在護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打造學科特色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組織,并且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首批認定的20個護理工作室的建設經驗對中醫護理門診建設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現階段,隨著國內專科護理的不斷發展,以護理工作為主導的專科護理門診服務模式應運而生,三級醫院的護理專科門診調查研究發現,開設護理門診前五位的專科為:PICC、傷口造口、糖尿病、圍產期、腹膜透析[4]。調查還顯示:社區居民最需要的社區中醫護理服務方式是中醫護理門診;最需要的是中醫護理知識及飲食調護、生活起居和按摩保健等[5]。
創新拓展護理服務模式,精準對接新時代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健康需求,是護理學科發展的主要方向。中醫護理門診將成為醫養結合模式下醫療和養老護理的結合點、延續護理的有效形式,將在“三級預防”中為患者實施全方位全周期照護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中醫護理門診的運行模式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護理部主管,垂直運行模式,主要為PICC、傷口造口等技術性較強的護理;另一種是科室主管的、多學科聯合的、橫向運行模式,多見于以疾病類型的護理,如帕金森照護[6]。
1.3.1 以護理咨詢、專家門診形式出現:由臨床中醫專科護理經驗豐富,年資、職稱等較高的護士承擔工作,主要對患者進行專科護理指導、健康咨詢,跟蹤觀察隨訪,包含出具健康教育處方、對就診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進行干預等。
1.3.2 以專科護理門診形式出現:一些綜合性三甲醫院相繼開設了由取得專科護士資格證的護士承擔出診工作的專科護理門診,例如:造口傷口、PICC、康復、糖尿病、中醫護理治療等專科護理門診。服務內容拓展及延續護理、健康維護、健康問題的診斷和處理等方面,護士承擔著護理者、教育者、指導者、咨詢者、協作完成者和研究者的角色[7]。
專科中醫護理門診應由中醫護理骨干、專科資質護士或全國(市)中醫護理骨干證書的臨床資深護士組成,需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有扎實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有較強的辨證施護能力,且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嫻熟,取得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者優先。
出診醫生、護士共同完成收集患者健康資料,建立患者病例檔案工作。通過辨病與辨證(癥)進行分析歸納,綜合體質辨識確立健康問題,進行辨證施護、辨證施術、辨癥施食、辨證施教、辨證施情,制定個體差異化的健康護理計劃,有效減輕患者痛苦。
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結合醫院醫療水平與護理能力,依托專科特色確定相應的出診項目,如專科疾病臨床癥狀的中醫技術及健康指導等中醫護理干預手段,慢性疾病的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飲食指導、康復指導等,突出中醫特色與優勢。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護理人員中醫技術使用手冊》,結合醫院特色項目,確立服務項目及內容,實施規范的中醫護理操作。
中醫護理門診開設滿足了患者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擴展了護理工作的服務模式,提升了中醫護理專業化水平,打造了學科特色;安全、規范、科學的護理門診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是中醫護理專科發展的有力保證,現階段護理門診建設和質量管理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服務范圍包括:建立個性化健康管理檔案、實施中醫護理特色技術、評估、提供健康護理和健康計劃服務、傳播中醫藥文化、服務百姓健康行動促進等,發揮護士在健康促進中的作用,成為醫生的協助者[8]。
在建設周期中開展相應的專科中醫護理門診評價工作,對專科中醫護理門診的運行、管理進行有效評價。評價內容主要涉及護理門診質量管理水平、中醫特色專科護理技術開展情況、健康教育實施、患者滿意度等方面,以此持續有效地促進專科中醫護理門診護理服務能力與質量的提升
圍繞出診護士核心能力,主要依據中醫護理專科護士的核心能力的7個方面進行能力考評,即:直接實踐能力、專家層次的指導和培訓能力、提供咨詢能力、研究能力、臨床及專業領導能力、合作能力及倫理決策能力[9]。對于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要求全面發展,鼓勵特色發展、創新發展,以培養一批中醫護理專家型人才,建立一支梯隊合理的中醫護理人才隊伍,為中醫護理門診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護理專科門診是由護士主導提供,正式的、有組織的衛生保健服務形式,以滿足患者及其家庭在護理、照護等方面的需求為目的,是一種前進中護理實踐模式[10]。通過建立專科中醫護理門診服務模式,全面提升中醫護理服務核心競爭力,有效促進專科中醫護理門診護士隊伍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高,同時也為充分發揮專科護士優勢及施展才能提供了更多的平臺,有效推動了護理專科化發展的進程,是中醫護士未來職業規劃及發展的方向。專科中醫護理門診是中醫專科護士開展工作的平臺,對中醫護理服務體系建立、促進中醫護理專科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6],值得廣大中醫護理管理者和具備專科工作經驗的臨床護理人員去開拓和實踐。
開放評審
專欄主編點評:隨著人們對疾病預防、治療和護理需求的日益提高,中醫護理門診應運而生,其在滿足患者中醫治療、護理、心理、慢病管理等多樣化健康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而如何實現中醫護理門診的規范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也成為擺在中醫護理人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作者以建立專科中醫護理門診服務模式的思考與實踐為題,探討中醫護理門診服務模式,總結中醫護理門診高級實踐服務特點,并通過加強中醫護理門診服務質量管理等舉措,來推進中醫護理門診的規范化建設和護理人才隊伍的培養,促進中醫護理服務能力的提升,值得參考借鑒。全文結構符合要求,邏輯思路清晰,論據較充分,觀點表達準確,語言流暢,論證方法較合理。參考資料與主題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