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晉中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于2011年創辦以來,不斷創新辦會理念與工作思路,在持續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成為晉中市科技興市戰略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2018年,為加強老科協黨建工作領導,努力推進老科協黨組織全覆蓋,市老科協成立了黨支部。把黨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將黨建工作列入年度計劃要點。認真履行黨支部職責,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建帶會建創新創優融合發展,黨建會建同頻共振互促共贏。
晉中市老科協現有團體會員16個,個人會員266名。協會內設農業、工業、教育、醫衛、文藝、林業生態綠化6個責任專業委員會。辦會之初,該協會創新辦會理念,凡是會員必須是中高級職稱以上的科技人員。推選高級工程師、晉中宏藝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旭擔任會長,在他的帶領下,協會幫助18名企業家創辦的企業在科技創新中走出了新路。同時鼓勵和扶持高科技人才帶頭領辦實體,帶動社會就業。協會會長曹旭帶頭領辦科研攻關項目,他牽頭的“厭氧發酵醋糟苗木花卉專用肥”“板藍根苗菜”兩項科技攻關成果通過了省科技廳鑒定,其中專用肥項目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了可觀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協會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充分發揮高科技人才凝聚的優勢,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一邊把深入慎密論證良策獻計政府,一邊把重大科研成果推廣和科技扶貧項目接手付諸實施。協會自成立以來,組織高科技人才開展近百次調研,向政府提交合理化建議一百多條。與此同時,承接政府科研攻關,新技術推廣及科技扶貧項目。其中太行山老區“千村萬戶”玉米高產扶貧項目由協會專家向市政府提出建議,市領導指示成為政府重點扶貧項目,由協會牽頭實施,項目連續實施八年,爭取項目經費1042萬元,各級科技人才200多人參與,其中58名科技工作者受到各級表彰,受益人口達幾萬人,獲全國首屆扶貧創新行動一等獎。
協會以科學普及、科技推廣為己任,不斷創新科普渠道,有效縮短科技變為生產力的距離。一是組織高科技人才編印科學普及定期刊物。副會長蔣德寧牽頭,26名老專家參與編寫出版《設施農業技術討論》一書,全市五成戶菜農戶均一本,成為室內設施農業的金科玉律。協會專家編印定期科普刊物17期,印發科普單行材料10成份。二是每年組織一次“科技、文化、醫療”三下鄉活動,為廣大農民送科技、送文化、送醫療,受到省老干部局的表彰。三是圍繞科研項目,新技術推廣由協會班子成員領辦創建示范基地,實施科技示范。會長曹旭創建600畝,300多種林果種苗科技示范基地,成為城鄉生態綠化苗木科普的活標本。副會長梁鐵柱、李江創建平遙縣萬畝果桑科普示范基地已定植果桑2000畝,成為特色農業、采摘農業、旅游農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基地。副會長于培樓、賀明福創辦的晉中德源醫院,吸納了醫療界老科技人才88名,成為民營醫院醫學科研的引領者。副會長成東虎領辦600畝富硒農產品基地,成為晉中功能農業的先創者和領軍者。副會長程守林創辦的新世紀書院,承接多項教學科研教改項目,成為晉中市最大的幼教、小學、職高綜合型民辦學校。
協會以山西高校園區落戶晉中為契機,闖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為科研協作搭建大平臺,為科技工作者創業提供大舞臺的辦會新路。2015年協會依托會員企業晉中市宏藝園林綠化公司,上掛省老科協、山西中醫學院創辦了山西生態綠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盟成立以來,舉辦了具有國家級水平的遼東櫟科技開發扶貧項目論證會,來自國家、省級、市級的一百多位專家參與論證。圍繞優化生態綠化技術創新鏈已開展了三項創新性產業開發研究,正在研發的系列產品10多個。其中與山西中醫藥大學合作開展的山西省特有植物麗豆營養成分研究項目已經由市科協作為省校合作項目重點推動,該項目將使麗豆功能食品研發技術達到省內一流,全國領先。通過加強校企合作進一步壯大發展平臺,推動協會上下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加油干,為科技強市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時,協會還建成高科技人才加企業家的科技實驗示范基地9個,基地年產值22億元,帶動21個企業實現了科技創新,7個實現了靠科技創業。協會受到了省老科協、晉中市委、政府的多次表彰。省老科協先后三次在晉中召開現場會推廣該會的工作經驗。2017年度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授予晉中市老科協“2017年度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