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K視頻”高級創作者計劃于2020年8月實施,主要以短視頻為突破口,推動科普內容、形式和手段等創新提升,把科普內容做成核心,把視頻做成亮點,制作精品佳作,一方面加強某一專業領域內的專家聯動,另一方面滿足公眾對高質量科普內容的需求,助力社會科學素質整體水平的提升。
依托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的專家資源,嫁接專家資源,鏈接企業與院士專家,結合專家的專業背景,確定細分領域,通過人設塑造、語言風格、內容選題等方面的個性化設置,打造富有特色、辨識度高的創作者IP,做好賬號布局,在不同平臺建立傳播矩陣。
堅持以內容為王,針對健康養生、身體解密、農業技術、情緒管理等多方面進行選題策劃。在做短視頻前,做充足的準備,了解當下的熱點是什么,大家關注的是什么。
科普視頻的動效難度并不高,關鍵還是梳理內容邏輯,根據選題形式和科普短視頻的形式要求分類拍攝,對每一個科普視頻進行精挑細選。如很多專家錄制視頻時,表達很口語化,這就要思考字幕怎么配才能更好,力爭每一次內容創作都符合短視頻的創作規律和傳播機制,最終形成一個知識集中、精練有料、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優質科普作品。
視頻剪輯完成后在抖音號、西瓜視頻、今日頭條號等平臺同步發布,擴大地域覆蓋面,擴大人群覆蓋面,擴大社會影響力,全力打造“K視頻”融媒矩陣。
目前,簽約的專家共百位,主要集中在農業、健康、法律等方面,視頻發布后,經后臺數據統計顯示,人們對于健康科普短視頻的接受度極高,受眾規模數量較大,專業化的醫學與接地氣的生活總能找到契合點,讓短視頻也能干貨滿滿、通俗易懂,更有利于轉發傳播。因此,最終發布的健康類視頻較其他類比重大。其中,朱青峰老師在抖音上發布的《鉛衣戰士——微創介入顱內動脈瘤栓塞手術》,瀏覽量達421.6萬+人次,標題中的“鉛衣戰士”,讓用戶忍不住想點開看看,在視頻中,朱老師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詳細講解,為大家科普每位“鉛衣人”的日常,避免輻射“侵襲”,讓公眾看罷印象深刻。穆志明老師在抖音上發布的“怕肝臟不好,可以常吃這三種食物”,瀏覽量13.7萬+人次,視頻中,告訴公眾在日常生活如何減輕肝臟的負擔,增加肝臟的營養。
“K視頻”創作計劃實施過程中,通過專家+平臺+服務聯合創作的方式將粉絲與流量集合到一起,將視頻“破圈”傳播,擴大影響力,借助平臺的規則,將其轉化為優勢,將科普視頻曝光給更多對話題感興趣的人,實現能量“聚合反應”,探索“流量變現”反哺創作的運營模式。此外,還可對產業有帶動作用,推動公司融媒體中心建設和發展,在堅持科普短視頻公益屬性的同時,以更充足的人力、財力保障創作者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短視頻,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