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自省科協八大以來,山西省科技館在省科協黨組的領導下,積極履行“四服務”職責,強“三性”去“四化”,按照“廣覆蓋、系列化、可持續”原則,統籌規劃、精心打磨流動科技館巡展工作,巡展206站點,受眾270.3萬人次,有效緩解了基層科普資源短缺的狀況,提升了基層科普公共服務能力,打造出“流不走的科技館”這一響亮的科普名片,為山西科普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
按照中國科學技術館要求,巡展范圍主要為科普資源缺乏的縣級市和縣。省科協八大以來,巡展范圍最北到達天鎮縣、最南到達芮城縣,最西到達呂梁山區,最東到達太行山區。由于展品互動性強,展示的科學原理深入淺出,社會反響較好,很多不在巡展范圍的城區科協主動申請巡展。
為了進一步豐富巡展內容,整合省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資源,將科普劇、科學實驗、科學秀、科學課、科學有曰、天文觀測、科普講座等結合起來,協同地方科普資源展板及小型科普展品開展巡展工作。如省科協舉辦的平遙攝影大展優秀作品展,自編自演了科普劇《超市奇幻夜》、科學秀《小丑嘉年華》、科學有曰《激情世界杯》、科學課《3D全息投影》等。此外,充分利用市縣科協科普資源,在當地的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活動室等開展科普活動。如在呂梁市巡展時,將呂梁市科協自制的20余件科普展品和一套珍稀動物三維立體展板充實進來。
巡展中,團隊緊密結合時事熱點,采用懸掛橫幅、電視播放、發放宣傳手冊進行宣傳展示,同時積極利用地方公眾號等自媒體進行多種方式宣傳報道。在2019年全國流動科技館工作會上,省科技館就流動科技館在組織運行方面的經驗與做法,作了題為《構建三級聯動體系,努力探索流動科技館運行新機制》的典型發言,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省科技館流動科技館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啟示:
制定了科學有效的實施方案。為使巡展工作有序、有效進行,在全省基層科普資源和教育情況調查研究基礎上,結合巡展工作特點,制定《中國流動科技館山西巡展實施方案》,對全省巡展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具體部署。具體做法是“三明確一劃分”,即明確目標任務、明確實施方式、明確巡展重點和劃分工作片區。
建立了高效的三級科協聯動組織運行機制。由于巡展過程中,隨機性情況導致的臨時性問題經常發生,因此建立了三級科協溝通、協調機制。借助微信建立了“山西巡展微信群”,將省、市、縣三級科協相關工作人員加入到群中,方便隨時溝通協調。
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制度。為使巡展工作更加科學、標準、規范,根據每個站點的工作在前期籌備、中期組織、后期總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與關聯性的特點,對整個巡展流程進行了梳理,對各個環節進行了分析,然后將其共性特征提煉出來,制定了《流動科技館六不準》《流動科技館布展要求》《流動科技館安全制度》《山西省流動科技館員工工作職責》《山西省流動科技館轉場辦法》《山西省流動科技館布展辦法》《山西省流動科技館展品維修制度》《山西省流動科技館巡展安全運行制度》等相關管理制度,作為各站點運行的工作模板,更好地、更規范地開展流動科技館巡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