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近年來,靈石縣把科普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精神文明建設規劃,擺上黨政重要的議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為全縣科普事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形成了科普工作大聯合、大協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全縣科普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靈石縣委、縣政府在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強科普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吸引社會各方面力量興辦科普事業及參與科普活動,建成何澤慧院士紀念館、王家大院科技觀光園等科普場館。
何澤慧院士紀念館開館以來,面向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和科技工作者開展了“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弘揚先賢精神”“牢記科研初心、不忘奉獻使命”等主題突出的宣講活動;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走進科學大家、領略先賢文化”等游學參觀活動;面向婦女、工人、青年等群體,開展了各類科技科普志愿服務。
王家大院科技觀光園,占地面積210畝,由靈石之光煤炭主題館、蜜蜂文化產業園、迪士尼海洋科技館、珍奇植物園等場館組成,集科普教育、互動交流、觀光體驗等功能于一體。近年來,王家大院科技觀光園大力開展研學實踐與科普工作,每年開展科普研學課程100余次,年接待參訓學員、觀光游覽1萬余人次,掛牌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學工作室、應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等,成為普及科學知識、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陣地。
統籌安排,健全運行機制。縣科協充分發揮牽頭抓總和組織協調作用,以全面提升全社會各類人群科學素質為目標,以開展科技志愿服務項目為載體,聯合縣委宣傳部制定了《關于開展2022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志愿服務項目的實施方案》,依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基層所、站,充分發揮廣大科技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廣泛開展以科技惠民、科學普及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志愿服務項目。
整合資源,明確工作任務。圍繞2022年世界氣象日、世界地球日、全國防災減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全國科普日等12項重點科普宣傳活動,針對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明確由縣科協、縣委宣傳部主辦,組織縣氣象局、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教育局、環保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衛健局、老干部局等12個縣直部門和各鄉鎮、城區科技志愿服務隊伍,利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報告廳開展防災減災、醫療衛生、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12場科普知識講座。
完善措施,確保活動實效。健全科技志愿服務隊伍積分管理和科技志愿者星級認證制度,把科技志愿服務項目開展情況納入2022年度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確保科技志愿服務項目有力度、有創新、有成效。
2007年以來,靈石縣在農村、社區著力打造科普宣傳欄,不斷擴大科普覆蓋面,目前有科普宣傳欄47個,縣財政每年投入6萬余元,做好保潔維護工作,科普宣傳實現了陣地化、常態化。
覆蓋面廣。科普宣傳欄覆蓋全縣農村、社區、學校、企業等不同領域,擴大了科普宣傳范圍,讓科普宣傳走進了群眾生活中。
科普內容實。每年從省科協訂制6期科普掛圖,每兩個月更換1次,內容都是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生活、環保教育等科普知識,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成為了公眾學科學的一個個窗口,也成為了靈石縣社會文明建設的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維護效果好。采取詢價、議價等程序,與保潔公司簽訂了協議,明確了保潔、維護、維修事宜,確保了科普宣傳欄維護事項制度化、規范化。